香格里拉最后的地平线(再探香格里拉真谛)
香格里拉最后的地平线(再探香格里拉真谛)诚如王蒙所说:“没有了这个荒诞,没有了这种神秘,没有了这种宿命感,这个小说就失去了很多吸引人的力量。它给我们一个启发,小说既要表达人生的那些可知的方面,又在那里的影影绰绰,暗示着人生中有一些不可知的方面。有一些你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方面”。他虽然点评的是《红楼梦》的小说艺术特点,但中外名著殊途同归。一个优秀小说家,他所追求的往往是奇思妙想,丰富想象力或者虚构能力完成布局构架,使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活泼、细节描写叙述流畅、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这些希尔顿也毫不例外做到了。当然,中央民大外语系高才生译者和为剑,忠实于原著客观而切实阐释“香格里拉”之谜,可谓下足了功夫,加上译审李国武、中文审校李德静助力,珠联璧合使这本书更为饱满。诚然,除了汉藏文化,我在书里还隐隐约约读到纳西族玉龙第三国传说、大研古镇及周边多种文化和宗教并存、纳西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神性写作慰抚读者都市欲望带来千孔百
撰稿:和振华 编辑:徐敏
我首读希尔顿著、和为剑译、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消失的地平线》,已经是十多年前了。当俄乌冲突使战争与和平再度成为人类命运走向的焦点,英国著名作家希尔顿的传世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构造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再次敲击了我的思绪,勾起我的读书欲,并颇费周折联系到译者和为剑,找到了第七次印刷最新版本,重读后感触良多又有新收获。
如同所有的经典作品,《消失的地平线》这部长篇小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悬念迭起。从《引子》开讲,有个阿富汗人或者别人,劫持了一架印度巴斯库小型飞机,然后改变航线劫持到一个西藏高原东南边缘的藏在深山的“世外桃源”,在这个被称为“香格里拉”的仙境里,主人公外交官康维、助手马林逊,“诈骗犯”巴纳德,传教士布琳克罗小姐,经历了种种不可思议的惊险、刺激、激情和悬念。
直至故事结束《尾声》:“我沉默不语地坐了许久……后来,我又开始说起我记忆中的康维,那一脸的孩子气,很有天赋而且充满魅力的年轻小伙子,说起那场改变他的战争以及许多许多关于时间、年龄和心灵世界的秘密;说起那位变得老态龙钟的满族姑娘和那神奇怪诞而遥不可及的蓝月亮之梦。”“你认为他会找到香格里拉吗?”我问道。特别是康维、马林逊与满族姑娘的爱情纠葛,仍然没有结果。只有戏剧色彩和匪夷所思,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没有答案的结尾,留下给读者无数的猜想,这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雏形。
诚如王蒙所说:“没有了这个荒诞,没有了这种神秘,没有了这种宿命感,这个小说就失去了很多吸引人的力量。它给我们一个启发,小说既要表达人生的那些可知的方面,又在那里的影影绰绰,暗示着人生中有一些不可知的方面。有一些你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方面”。他虽然点评的是《红楼梦》的小说艺术特点,但中外名著殊途同归。
一个优秀小说家,他所追求的往往是奇思妙想,丰富想象力或者虚构能力完成布局构架,使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活泼、细节描写叙述流畅、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这些希尔顿也毫不例外做到了。当然,中央民大外语系高才生译者和为剑,忠实于原著客观而切实阐释“香格里拉”之谜,可谓下足了功夫,加上译审李国武、中文审校李德静助力,珠联璧合使这本书更为饱满。
诚然,除了汉藏文化,我在书里还隐隐约约读到纳西族玉龙第三国传说、大研古镇及周边多种文化和宗教并存、纳西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神性写作慰抚读者都市欲望带来千孔百疮之心,灵魂得到皈依。诸如此类,诱惑着我重读这本名著,激发起寻找香格里拉的欲望。正因香格里拉有着无数抵不住的诱惑,我欣然感到,《消失的地平线性》一书,除了文学的魅力,还有少年人读到惊险刺激,中年人感知和平不易,老年人品到康养益寿。一句话:超越了开卷有益,是历经时间淘洗,永不“消失的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