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林峰画家(福清展览预告)
福州林峰画家(福清展览预告)协办单位福清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福清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艺季系列活动
“天山水·闽江情”——融籍画家林峰画展
主办单位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
中共福清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
福清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福清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
福清市美术馆
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艺季系列活动
“天山水·闽江情”——融籍画家林峰画展
开幕时间
▼
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上午十点
展览时间
▼
2020年6月20日——7月12日
展览地点
▼
福清市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林 峰 / Lin Feng
1938年出生于印尼 幼年回国 福建省福清市人。1961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院 志愿赴新疆工作。1981年选送到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级研究班深造 1985年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深造。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东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理事、中国装潢设计委员会委员、新疆装潢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新疆装潢公司总设计师、乌鲁木齐书画院副院长、乌鲁木齐人大代表、乌鲁木齐政协委员、乌鲁木齐市侨联常委、新疆侨联委员。
在新疆、福建、北京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作品多次参加过亚洲、欧美等地区的联展 并多次获全国及新疆美术创作奖。小传编入《世界书画名人辞典》《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工艺美术家辞典》《中国书画家辞典》《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现代美术辞典》等20余种美术辞典。其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厦门电视台、中国侨报社、新疆日报社、福建日报社等新闻单位专题报道。专访《不懈的努力——归国华侨林峰》载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编的《新疆精英传》一书中。
经历与作品
1974年,国画《代表归来》获新疆美展二等奖,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
1976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布展设计获全国一等奖
1979年,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1981年,版画《珠房叠翠》获新疆美展一等奖,入选全国版画展,被东京博物馆收藏
1982年,与吴山明合作创作国画《红星照我去战斗》获新疆美展二等奖
1984年,国画《珍珠累累》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获优秀奖
1986年,在乌鲁木齐 举办《雷中峋、林峰、申西岚三人画展》
1986年,专访《不懈的努力——归国华侨林峰》载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编的《新疆精英传》
1991年,国画《热土》获西北五省美展一等奖
1991年,在福清举办《福清籍新疆画家林峰画展》
1993年,国画《飘香》获新疆美展二等奖
1995年,在福建省美术馆举办《西域闽籍画家林峰返乡画展》
1997年,在厦门举办《西域闽籍画家林峰返乡画展》
2006年,在乌鲁木齐举办《新疆人物画家林峰画展》
2007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新疆人物画家林峰等画家会展》
2007年,在义乌与姚天沐、许文厚等名家共同举办《关注关爱慈善书画展》
2008年,参加第十届亚洲艺术节 国画作品获二等奖
2008年,国画《帕米尔春天》等6幅作品被厦门世博园收藏
2011年,在福州举办《两岸画家黄胤杰、林峰作品联展》
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闽疆情丝——林峰中国水墨人物画展”
1982年—2003年,多幅作品参加法国、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举办的美术联展,其中部分作品被收藏
1988年—2013年,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厦门电视台、中国侨报社、新疆日报社、福建日报社、乌鲁木齐晚报社、新疆天山网等新闻单位专访采访与报道
前言
▼
五色交辉 八音合奏
——画家林峰的艺术追求
文 | 范迪安
林峰先生的个展举办并出版他的作品集 让美术界同仁和广大公众有机会欣赏他精湛的艺术手笔 也了解和认识这位长期生活在边疆的画家在艺术探索上所付出的心力。对于一位画家来说 举办个人展览和出版画册是一次成果汇集的重要机会 从大量的作品中遴选精彩 凸显特色 也是一次重要的学术梳理。从林峰先生的艺术历程中可以看到 他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上有自己明确的追求 并且建立了鲜明的个性风格 他几十年在新疆地区的生活与勤奋的创作 彰显出一位画家坚持艺术理想 不断探索艺术创新的可贵品格。
50多年前 林峰先生从东南沿海的福建走向西北的新疆 这对于他来说 不仅是大幅度的地理性跨越 更是艺术和文化环境的转换。他在福建求学和探艺期间 就已打下了水墨造型的坚实基础 特别在笔墨语言上有着自己的品性。南方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氛围熏染了他的艺术情怀 他也在南方山水和生活的蒙养中形成了对笔墨的敏感 在水墨语言上追求清新、抒情的意境 形成了笔线灵动、墨彩淋漓的审美趣味。从南方的湿润到西北的干燥 从素朴的汉民族生活情调到多姿多彩的多民族生活风情 从视野中的青山绿水到宽广辽阔的天山景象 对他既是一种视觉思维的挑战 更是对他艺术精神的磨练。但是 几十年来 他坚持深入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 感受博大精深的历史人文遗产和民族文化遗存 特别是受到少数民族热爱生活、向往自然的性格的感染 使得他不断地迸发创作的激情。他笔下众多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和民族的生活风情以及新疆的自然景色 展开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场景 塑造了优美的人物形象和宽广的自然风景。
在表现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创作中 林峰先生首先具有宽阔的视野 许多作品体现了丰富的容量 展开了民族生活的不同侧面。在《火洲金秋夜》《龟兹五月天》《春华秋实》《万里飘香图》《阿克苏姑娘》《古陶新韵》等一系列作品中 他用丰富的人物组合描绘出火热的生活场景 在群像的塑造上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整体感悟 以情入境 以景写情 作品洋溢出新时代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多彩姿貌 刻画了人民群众向美向善的精神风貌 歌咏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气象 传达出明快、积极和清新的艺术氛围。这些作品透溢出林峰先生对于生活的热爱 正是他真诚地投身于民族地区的生活现实 才能够通过自己的笔墨去歌颂生活的美好 为民族人物造像 抒放时代文化的情怀 这种坚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的创作态度 体现了他真挚的思想情感。
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洋溢着生活的欢乐 传达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林峰先生笔下有大量表现民族歌舞的情境 这是他细心观察生活的所得。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 他把表现歌舞作为学术研究的课题 不仅在造型上收集了大量的歌舞素材 也着重研究人物形象的动态和神情 把形象的塑造和画面整体意境有机统一起来 人物和情境在他的画面中形成了内在的交融 人物的个体形象和群体的动态形成灵动的节奏 画面充满了歌舞和音乐的韵律。甚至可以说 在人物造型的积累中 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将日常生活歌舞化的创作特色 落笔造型都重在刻画人物的动态 画面线条飞舞 墨点挥洒 色彩斑斓 洋溢起欢快的氛境。他不仅擅长刻画人物 也善于对花木、骆驼和山水的描绘 在画面中将人物、风景与花木结合在一起 强化了对情境的塑造。这种多面擅长的艺术修为 在老一辈画家中显得尤为可贵。经过多年的艺术磨练 林峰先生愈发打通了不同的描绘对象之间的界限 达到了一种信手落笔、重在意境的艺术高度。在描绘少数民族的生活之外 他也同样表现古装人物 描绘江南小景 可谓达到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境界。
林峰先生对中国古代文人画有着深入的研究 又通过大量的生活速写形成了娴熟的造型能力 他的水墨人物画充分体现了线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在极为概括的人物造型中施展线条的语言魅力。他以长锋入画 善于用长线勾勒人物形态 在线条灵动的转折中形成急与缓的张力和干与润的对比 将线条交织成丰富的结构 于弛缓虚实之中形成画面的变化。观其作品 在线条的飞舞流转中透溢出畅快的感性 又以墨色的变化渲染出热烈的气氛 加上他善于运用的明亮色彩 共同构成了画面欢快而典雅的诗情画意。在一些作品中 他还大胆地将抽象的形式语言融入到水墨造型之中 注重画面的平面构成 在疏与密、浓与淡、墨与彩的间奏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可以看到 林峰先生十分注重艺术的时代变化 在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在彰显自己个性的同时呈现水墨艺术的时代新风。
林峰先生的艺术历程也是情牵丝绸之路的艺术实践 在今天“一带一路”的建设征程中 新疆的社会文化发展 民族的团结和谐 艺术的传承创新正成为新的主题 作为长期在新疆生活、创作的画家 林峰先生展览的举办和作品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他的作品呈现出的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意境 具有特别的意义。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部分作品欣赏
▼
▲火洲金秋夜 166cmX286cm
▲阿克苏姑娘朵朵花95cmX180cm
▲石榴▪古丽68cmX68cm
入馆须知
▼
1、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早上8点-12点,下午3点-6点(周一闭馆)。
2、请您佩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八闽健康码,经工作人员验证后方可入馆参观。
3、八闽健康码显示为橙色或体温超过37.2度者不得入馆。
4、参观时请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
来源:壹福清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