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的八大技巧(写作方法用好这四种方法)
作文写作的八大技巧(写作方法用好这四种方法)(二)参差错落2、绘态1、绘色语言要有穿透力,要有视觉效果。即语言形象生动,叙事写人,要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尽量选用图画般鲜明的词句。【例如】“她眼睛很美”,就很抽象。而如果添加上绘色的形容词,写成“她的眼睛碧蓝,闪动着明亮的眸子,甜甜地望着我”就形象多了。又如,“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就像很好的事情再作改动”,就比较抽象。而莎士比亚写成“替精炼的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萝兰上”就是色彩鲜明的图画。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想要作文内容充实,文采飞扬,离不开优美的语言。那么,如何让作文文采飞扬呢?
词句是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要使文章有文采必须下功夫润饰词句。
(一)绘声绘色绘态
所谓 “绘态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1、绘色
语言要有穿透力,要有视觉效果。即语言形象生动,叙事写人,要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尽量选用图画般鲜明的词句。
【例如】“她眼睛很美”,就很抽象。而如果添加上绘色的形容词,写成“她的眼睛碧蓝,闪动着明亮的眸子,甜甜地望着我”就形象多了。又如,“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就像很好的事情再作改动”,就比较抽象。而莎士比亚写成“替精炼的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萝兰上”就是色彩鲜明的图画。
2、绘态
(二)参差错落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
1、长短交错
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为长句;反之,为短句,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谨、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往往产生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例如】“我求贤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韩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气走范增。如此,你众叛亲离,我渐丰羽翼,不纳人言,你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代价是戎狄胡马摧雕楼,始皇奢掠黔首,代价是诛秦族万年遗臭,你一意孤行,我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函谷关前,范增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张良让我谢罪,我以身脱险。项王啊项王,由此看来,只该我大汉并吞八荒,横扫六合,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英雄》)
长短句交错,极尽变化之能事。内容上构成鲜明对比,尽显项羽“一意孤行、盲目自信”的个性,有力的表现了文章主题。
2、整散结合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表达活泼生动,明快自然。整句和散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例如】;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霍金,他就是火,点亮了我们前进的灯;霍金,他就是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人生的斗士》)
这段文字整散结合,灵活多变,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流畅悦耳,令人拊掌击节。
二、化抽象为形象【例如】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
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
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 “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 “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旬,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一)以名句为题
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获得读者的青睐。
【例如】以“少年心事当拿云”、“不畏浮云遮望眼”为题,远比以“谈志气”、“人要有远见”等题目更形象,更具韵味。考生写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引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曹操的评价,高度概括,观点鲜明,并为全文内容的安排理出了清晰的思路,起到了纲目的作用。
(二)以名句开篇
【例如】《生命的色彩》开篇这样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颜色,灰暗、沉闷;“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苏轼的生命的颜色,雄浑、超旷。那我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呢?
作者运用李清照、苏轼两位宋代词人笔下的名言开篇,形象而凝炼地告诉我们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名句虽短,却含蓄深沉,极具概括性,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启迪我们对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以名句过渡
【例如】《琐忆》一文就是用鲁迅笔下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纽带将全文有机地贯串起来,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平易近人而又爱憎分明的人格,让读者感到形散而又神聚。
(四)用名句对比
【例如】《积极思维,快乐青春》中这样写道:年轻的桃花总是灿烂的,年轻的日子总是不知忧愁的。年轻没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伤感,也没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更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有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澎湃激情和“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迈壮志。
文中运用了5句名言,将伤感、感慨、无奈的忧愁之情与澎湃激情、豪迈壮志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年轻人的心态特征。
(五)用名句议论
【例如】《我的世外桃源》引用名言,用议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语文的喜爱之情时写到:阅读语文,它使我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感情;阅读语文,它使我有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念;阅读语文,它使我有了“行贤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的做事准绳。
作者运用了3句名言,将“阅读语文”的作用(原本抽象的语言,诸如“丰富我的感情,陶冶我的情操”等等)具体化为古代先贤的崇高形象。
(六)用名句写景
【例如】散文《家乡的三月》,为了突出江南三月独特的魅力,作者在文中巧妙地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扬柳风”三个名句,江南莺飞草长的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会给文章带来可观的姿色。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成功地嵌入些精美的修辞语段,那么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丰赡,气势充沛。
(一)比喻
运用比喻关键是要准确、新颖:准确,就是要贴切反映对象的特点;新颖,一是喻体新,二是喻体与本体的联系角度新。
【例如】也许我是唐时的一株柳,矗立在古风河畔;也许我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微波;也许我是明时的一股风,穿越在修长的胡同;也许我是清时的小女子,终日在河边洗涤衣物……(《给妈妈的一封信》)
这段文字以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雅致的娴静、节奏和谐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将心曲娓娓道出,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追求和人文意识,读起来令人惬意。
(二)排比
排比句式用于叙述,具体形象;用于抒情,淋漓尽致;用于说理,理直气壮。无论哪种文体,使用排比都可以充实内容,增加气势。好的排比,如骏马走坂,读来酣畅漓淋,神盈气足。
【例如】当我们看到嶙峋的山石上屹立着一株苍翠的青松时,不必惊奇,因为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当我们看到长江的源头只是一弯细流时,我们不应感到诧异,因为那是一种爱的广博;当我们听到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回答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时说“不知道”时,不必不解,因为那是一种大家的风范。(《本没有意外》)
(三)拟人
拟人就是赋予物以人的某些方面的特征,即当成人来写,它追求一种对读者强烈的印象感,情感的冲击力,动人的情趣美。
【例如】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齐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水明山秀》)
考生用拟人手法,化静物为动景,融情思于山水。在这里,流水有情,青山有意,山水有了灵性,景物有了情趣。
编辑: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