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小巫见大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小巫见大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刚和郑把式学熬盐煮碱手艺的老五,见到到处流浪的臣儿,心生怜悯,他问清了臣儿的身世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叫臣儿,他到北方讨生活,但他啥也不会,毕竟南方和北方的生产方式生活传统都不一样,要想适应就得从头开始,可他一没亲戚二没钱,不会种盐碱地不会下海打渔,干啥都不干成。传说,渤海湾北岸曹妃甸这个地方在北魏时期就开始熬盐煮碱,那时候没有什么工艺,人们在海滩盐碱地上,找片含盐碱高的地方,刮土熬盐煮碱,剩下的黑黑乎乎的卤水没啥用,一般都倒掉。别看熬盐煮碱不是个精细活儿,但里面也有很多窍门,掌握得好,都能多出盐,掌握得不好,挨累不出盐。那时候和现在一样,要想有一技之长,有门好手艺,掌握过人的技巧,必须拜师。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小巫见大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1)

俗语有老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一个事物总有另一个事物可以降伏它。

有资料表明,卤水的学名为盐卤。卤盐水熬盐后,剩下的黑色液体即为盐卤,是、和的混合物,是副产品,有一定毒副作用,所以做豆腐时放得极少,强调的是"点",与豆里的蛋白结合以后毒性就变得很小了,少食无妨。

制作豆腐的过程为:把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要使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或石膏,盐卤主要含,石膏是,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

据上了年岁的老辈讲,刚开始的点豆腐是从渤海湾北岸传出去的,而且这里面还有一段挺有意思的故事。

传说,渤海湾北岸曹妃甸这个地方在北魏时期就开始熬盐煮碱,那时候没有什么工艺,人们在海滩盐碱地上,找片含盐碱高的地方,刮土熬盐煮碱,剩下的黑黑乎乎的卤水没啥用,一般都倒掉。

别看熬盐煮碱不是个精细活儿,但里面也有很多窍门,掌握得好,都能多出盐,掌握得不好,挨累不出盐。

那时候和现在一样,要想有一技之长,有门好手艺,掌握过人的技巧,必须拜师。

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叫臣儿,他到北方讨生活,但他啥也不会,毕竟南方和北方的生产方式生活传统都不一样,要想适应就得从头开始,可他一没亲戚二没钱,不会种盐碱地不会下海打渔,干啥都不干成。

刚和郑把式学熬盐煮碱手艺的老五,见到到处流浪的臣儿,心生怜悯,他问清了臣儿的身世后,心里一直放不下。

老五父母走得早,他十六岁就成了孤儿,是当地熬盐煮碱的头号把式郑把式收养了他,并手把手教他手艺。郑把式为人耿直,手艺精,同样的盐碱土他能比别人多熬出一成,有手艺的人都自大,他也是一般的人看不到眼里,尤其是他看不上的人,从来不收。

老五心肠软,他带臣儿找到郑把式,把臣儿的现实情况说了一遍,央求说:" 师傅咱留下他吧,他学了手艺就能养家糊口了。"

郑把式上下打量了臣儿几眼,又看了老五一眼,没吭声背着手走了。

郑把式没答应也没反对,老五偷偷一笑,领着臣儿来厢房草屋,把他安顿下来,笫二天,带着臣儿先从筛选熬盐用的盐土地块开始教起,按程序一步一步带他学。

刮盐碱土,洗盐淋碱,下锅升温,降卤起盐,臣儿一干就是一年。臣儿想,来年该学点别的了吧,谁成想,师傅郑把式没答应,让他再干一年,他心里不服,嘴上没敢说,委委屈屈第二年接着干。

老五听话会办事,这天,师傅郑把式单独和他说:"咱们这儿盐碱大,熬盐煮碱税也大,人总得吃粮食,可咱们这儿只能种点高梁和玉米。几年前,我们几个老人从外面找了点大豆种子,种了种挺好,这两年收成不错。"

老五苦着脸说:"是挺好,那东西总炒着吃,肚子里涨气不说,好多人都吃坏了胃。"

郑把式笑了,说:"对呀,今儿找你,是想让你把熬盐煮碱的活儿放放,你把的活儿都交给臣儿,这段日子你法儿用大豆想琢磨几样新吃法。"

老五寻思着说:"我试试。"

老五把手中的活儿交待给臣儿后,找了一口袋大黄豆,又碾又泡,发现大黄豆泡好捣成酱挺好吃,他把这种吃法教给了大伙儿,大伙儿都夸他聪明。

臣儿还是每天重复着熬盐煮碱那点事儿,又脏又累没人夸,心里不服气。

老五有心计,他没有满足大黄豆泡好捣成酱这种做法。有一次,琢磨来琢磨去,他在捣黄豆酱时,一走神,把水加多了,他把水舀出来一看,水是白的,倒掉吧挺可惜了的,尝了尝有豆腥气味,不好吃。他放进锅里加火煮开,又尝了尝,味挺对。他高兴地把这个法告诉了大伙儿,大伙儿又都夸他聪明。

臣儿还是每天重复着熬盐煮碱那点事儿,又脏又累没人夸,听着大伙儿夸老五,心里不服气。

没出一个月,老五琢磨出大黄豆的两种吃法,师傅郑把式当着臣儿的面满意地:"看看你师兄,这几天干成两件大事,记住,干啥事只要用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师傅夸老五,臣儿更不服气,心说:"这事我也能干。" 从此后,他对老五总是爱答不理,怀狠在心。

老五没理会臣儿的情绪,还是每天接着琢磨着大黄豆的新吃法。那一天,他把泡好的黄豆捣了一大锅,刚加了满一灶膛劈柴火,师傅郑把式让他给村东老王家去送粮。

臣儿见老五前脚走,他后脚溜进来,揭开锅把一瓢黑倒了进去,急慌慌地跑了。

老五送完粮回来,锅里漂出一阵阵香味,他揭开锅一看,锅里的黄豆酱变成了块状,他放在嘴里尝了尝,非常滑流可口,他弄不清是咋回事,急忙把师傅郑把式找来。

郑把式好像明白了这事,把臣儿找来逼问,臣儿不得以说出了原委。

一物降一物。臣儿做坏事却变成了好事,师傅郑把式没有责怪他,只是提醒他,做人要心善,心善有好报。

原来可以点出豆腐,师傅郑把式让老五把这个方法一五一十教给了乡里乡亲,乡里乡亲们又把这个方法一五一十又教给了自已的亲朋好友。

就这样,点豆腐的传统做法,一直到现在还被人们喜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