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第01辑(本戏)目录《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的闻世,结束了几百年来历代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文字版本剧目历史,是集黄梅戏传统剧目之大成的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剧目资料,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黄梅戏发源地传统剧目的基本状况,为振兴黄梅戏事业与改编黄梅戏剧目,研究黄梅戏历史,丰富上演剧目,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提供了充实的艺术积累,具有较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宏篇经典留盛世,黄梅一曲寄衷思。《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的问世,实现了先父50年的梦想,50年的追求,50年的企盼……。如今黄梅戏艺术已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迎来了明媚灿烂的春天,假若先父和黄梅戏先人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据此聊作心香一瓣,遥寄哀思,缅怀先父和陆洪非先生、王兆乾先生、黄旭初先生等黄梅戏前辈及历代黄梅戏先人。《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印刷、出版告罄之时,先父溘然谢世,无缘向关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1)

  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传统剧目经过历代黄梅戏艺人和剧作者的共同努力,积累十分丰富,鄂、赣、皖黄梅戏、采茶戏艺人习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亦称七十二小帷)。它题材广泛,地方特色浓厚,是中华民族戏曲遗产中的一份重要财富。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2)

  先父桂遇秋先生毕生追求黄梅戏艺术,建国前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挖掘、记录、搜集黄梅戏传统剧目。他通过反复调查、核实,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首次将几百年来历代艺人口传心授的“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黄梅戏传统剧目名称,以文字形式发表于报刊。他经过近50年向黄梅戏名老艺人请教,长期、广泛地深入到黄梅县民间进行挖掘、搜集、抢救,历经千辛万苦,倾尽全部积蓄,付出毕生心血,共获黄梅县历代黄梅戏艺人演出脚本305本、出,约600万字。其中大本戏106本,小戏、折子戏、串戏199出;有30多个本戏鲜为人知,建国前早就在舞台绝迹,很多老艺人也是只闻其名,而未见演出。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3)

  随后桂遇秋在儿子桂靖雷的协助下,前后花了10年时间,对其中的100个(亦称97个,有三本戏分上下两本)大戏,109个小戏以及依据黄梅县真人真事编写的弹词《瞿学富告坝费》进行校勘、编辑,结集成《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共分15集,约500万字。企盼能印刷出版,作为黄梅戏艺术积累留传后世。在不计报酬,多方求助出版无果的情况下,最终得到安徽省文化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黄梅戏艺术界专家、学者的鼎力相助,方才了却他毕生夙愿。遗憾的是由于经费筹措困难,先父在世时,历时10年(1990—1999)只出版了12集大本戏,后3集小戏由儿子接力完成。“”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4)

孙子桂也丹从小受祖父影响,酷爱民间文学,对黄梅戏艺术情有独钟。1999年桂遇秋逝世后,为实现祖父遗愿,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进入大学(中文)后,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开始涉足黄梅戏艺术的研究工作。依据祖父50年间搜集的资料,利用六个寒暑假,五易其稿,完成了35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详尽记述了流传于鄂、皖、赣三省的300余本(出)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名称、述录人、主要内容、剧本渊源、整理改编、出版演出、影视拍摄、真人真事等情况,对黄梅戏艺术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考证。2005年春,由黄梅戏权威刊物《黄梅戏艺术》杂志分期推出。2018年春,桂也丹的专著《黄梅戏传统剧目探微》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5)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的闻世,结束了几百年来历代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文字版本剧目历史,是集黄梅戏传统剧目之大成的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剧目资料,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黄梅戏发源地传统剧目的基本状况,为振兴黄梅戏事业与改编黄梅戏剧目,研究黄梅戏历史,丰富上演剧目,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提供了充实的艺术积累,具有较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6)

宏篇经典留盛世,黄梅一曲寄衷思。《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的问世,实现了先父50年的梦想,50年的追求,50年的企盼……。如今黄梅戏艺术已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迎来了明媚灿烂的春天,假若先父和黄梅戏先人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据此聊作心香一瓣,遥寄哀思,缅怀先父和陆洪非先生、王兆乾先生、黄旭初先生等黄梅戏前辈及历代黄梅戏先人。《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印刷、出版告罄之时,先父溘然谢世,无缘向关心、支持、帮助该丛书出版的安徽省文化部门领导和黄梅戏专家、学者道声谢谢。作为桂家后人,在此向您们深表真诚的谢意!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7)

  现应朋友之约,将《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目录分集摘录,供黄梅戏改编、研究和文史、戏曲工作者、黄梅戏爱好者参考。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1辑(本戏)目录

1.罗帕记 2.三鼎甲 3.红灯记 4.乌金记 5.牙痕记 6.鱼网会母 7.锁阳城

8.血掌记 9.破镜圆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2辑(本戏)目录

10.南门打赌 11.告经承 12.见青天 13.方卿借银 . 14.绣针记 15.拜金钟 16.青龙山 17.清官册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3辑(本戏)目录

18.荞麦记 19.铁笼山 20.毛宏记 21.金钗记 22.绣鞋记 23.卖花记 24.天仙配 25.白莲台*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4辑(本戏)目录

26.花亭会 27.菜刀记 28.清风岭 29.丝玉带 30.牌环记 31.鸡血记 32.赶子图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5辑(本戏)目录

33.胭毡记 34.下天台* 35.柳荫记 、36.上天台、 37.三世缘* 38.鹦哥记、 39.解石钟、 40.吐绒记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8)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6辑(本戏)目录

41.葵花井 42.三姐下凡 43.白布楼 44.刘子英打虎* 45.三救许蛟春 46.海林州* 47.罗裙宝 48.罗裙记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7辑(本戏)目录

49.二龙山 50.红袍记 51.张四姐下凡 52.闹东京 53.双丝带 54.龙梦金私访 55.卖水记 56.乌江渡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8辑(本戏)目录

57.双插柳 58.秦雪梅吊孝* 59.断机教子* 60.珍珠塔 61.方卿蒙难* 62.麒麟豹* 63.大战凤龙山* 64.黑风洞*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09辑(本戏)目录

65.英雄山* 66.逼宝珠* 67.掉银记(上)* 68.掉银记(下)* 69.青天记 70.打粮房* 71 .宋关佑起义* 72.江流记(上)* 73.江流记(下)*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10辑(本戏)目录

74、水涌登州 75、琵琶井* 76、囚笼记(上)* 77、囚笼记(下)* 78、道光游南京* 79、绣幔帐* 80、花仙果蒙难记* 81、石板记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9)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11辑(本戏)目录

82、云楼会 83、莲花庵 84、香珠记* 85、龙凤锁 86、药茶记 87、断恩仇* 88、衫襟记 89、开棺审子 90、南瓜记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12辑(本戏)目录

91、合同记(《合同记》之一) 92、负义记(《合同记》之二) 93、报恩记(《合同记》之三) 94、落庵记(《合同记》之四) 95、除暴记(《合同记》之五) 96、寻儿记(《合同记》之六)

97、索妻记(《合同记》之七) 98、平妖记(《合同记》之八) 99、两状元 100、双救举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13辑(小戏)目录

1、秋胡戏妻 2、赵五娘自叹 3、祝英台祭坟* 4、韩湘子化斋 5、铁板桥点药 6、薛平贵回窑 7、夫妻观灯 8、螺丝纽 9、吕蒙正回窑 10、买胭脂 11、许士林祭塔 12、打花魁 13、花魁自叹 14、假洞房 16、三娘教子 17、柳凤英修书 18、龙舟会 19、荆州找子 20、绣荷包 21、前撇芥菜

22、绣蓝衫 23、张妻投河 24、张三请菩萨 25、挂招牌 26、小和尚锄茶 27、姑嫂望郎 28、打招牌 29、大辞店 30、送五里墩 31、后撇芥菜 32、劝细姑 33、讨嫁妆 34、叶五辞院 35、回娘家 36、蓝桥会 37、古井幽会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14辑(小戏)目录

38、秀英采桑 39、苦媳妇 40、游苏州 41、李广大过门 42、王氏求计 43、茶亭会* 44、钓蛤蟆 45、毛子才滚烛 46、两河沟 47、报灾 48、逃水荒 49、李益卖女 50、官棚打赌 51、冯氏劝告 52、迈拉逊私访 53、黎明五起解 54、张古董借妻 55、王婆骂鸡 56、王大娘补缸 57、补背褡

58、杨二女起解 59、胡彦昌辞店 60、辞年 61、拜年 62、吃醋 63、大反情 64、小反情 65、双想 67、打瓦 68、过界岭 69、打案 70、柳林会 71、於老四充军 72、补碗 73、送绫罗 74、杨驼子讨亲

《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第15辑(小戏)目录

75、懒烧锅 76、吴三保游春 77、会春 78、瞧相 79、挑牙虫 80、种大麦 81、嫂怀胎 82、姑怀胎 83、送表妹 84、对三字经 85、沙河佬捡柴 86、狗油锥子 87、恨小脚 88、恨大脚 89、张先生邀学 90、讨学钱 91、胡痛姐坐院* 92、聂儿捡柴 93、送同年 94、孔瞎子闹店 95、毛师娘捉奸 96、青龙山赶会 97、蔡金花卖纱 98、卖杂货 99、卖疮药 100、卖大布 101、卖大蒜 102、卖花篮103、二百五卖纱 104、打哈叭 105、染罗裙 106、张监生调情 107、王小六卖鞋 108、汪氏劝夫 109、掰竹笋

附录:瞿学富告坝费(弹词抄本)

*号为稀见剧目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历经七十载(历七十载艰辛凝三代人心血)(10)

乡野黄梅她立足黄梅,服务大众,传播文化,记忆乡愁,搭建桥梁,服务经济发展。《乡野黄梅》由乡野黄梅文化传媒承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