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玩泥巴(我们一起玩泥巴)
我们一起玩泥巴(我们一起玩泥巴)泥巴是大自然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不需要投入,却乐趣无穷,而且好处多多:既可以阅读,又可以动手捏泥巴,哪个小孩子会不喜欢呢?童年的快乐怎能少得了玩泥巴,这可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哦。也不用特意找水拢土,随便去一个水沟沟边,边挖边玩,捏小鸡小鸭小猫小狗,你捏个我,我捏个你,然后就开始扔泥巴炸弹……现在的孩子接触泥巴可是少多喽,就是捏东西也是那种软软的橡皮泥。日本作家伊东宽用幽默的造型为我们带来了一本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绘本,让孩子把看书和玩结合起来。
《小泥人》
乍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便被一团" 憨态可掬”的泥巴吸引住了。
泥巴真好!一个小泥人教大家怎样捏泥巴,还会带着大家一起玩呢——
主人公“小泥人”诙谐有趣的自述,一下把我们带入了儿时玩泥巴的快乐回忆。
童年的快乐怎能少得了玩泥巴,这可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哦。
也不用特意找水拢土,随便去一个水沟沟边,边挖边玩,捏小鸡小鸭小猫小狗,你捏个我,我捏个你,然后就开始扔泥巴炸弹……
现在的孩子接触泥巴可是少多喽,就是捏东西也是那种软软的橡皮泥。日本作家伊东宽用幽默的造型为我们带来了一本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绘本,让孩子把看书和玩结合起来。
既可以阅读,又可以动手捏泥巴,哪个小孩子会不喜欢呢?
泥巴是大自然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不需要投入,却乐趣无穷,而且好处多多:
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挫折教育.....
即使用现代的育儿理论来评价仍然是很不错的游戏项目。
那就带着孩子到《小泥人》的图画世界里玩一玩吧!
东看看,右看看……
把头拱起来。
使劲伸出胳膊。
哈哈哈……我是一个小泥人。
就是这样一个小泥人,长着两只大眼睛,身体始终呈曲线,真的是憨态可掬的样子,像个孩子,忍不住惹人笑!
看到这样的场景,再多的烦恼和忧愁,也会瞬间瓦解。玩泥巴,就是这般放纵!
伊东宽先生在日本是很受欢迎的绘本作家,他天性中不衰的孩子气在这本《小泥人》中展露无疑——
先来学学怎样制作小泥人吧。
怎么制作它,其实很简单。
准备五杯土,两杯水。
用力搅拌,使劲搅就成了。
水加的少,泥巴会干,霹雳啪啪往下掉,加点水吧!
水加多了,泥巴太稀,就会滴滴答答,粘糊糊的,再来点土吧!
这可都是作者伊东宽用真的泥巴来画的画,教大家怎么玩泥巴, 真是独巨匠心。
伊东宽总结其30年的创作经验,认为从绘本中诞生的,并非对孩子技能素养的训练,也不是所谓“对童心的守护”,而是对未知世界、对世间万物的同理心,是从意外和惊奇中发现乐趣。
千万不要小看这本绘本,它并不只是简单地教孩子玩游戏,还有更多的创意想象在里面。比如接下来的情节——
我喜欢这样做,泥巴炸弹,轰!
泥巴飞溅,嗖嗖嗖——
不仅图画是棕色,全书的文字也是棕色的,就像真正泥巴的颜色,大大增强了宝宝的视觉感受。
可爱的小泥人不仅教大家怎样捏泥巴,还带着大家一起玩呢——
哎哟哟,玩得太来劲儿,我变小了。
马上跳进泥巴澡盆,扑通!
本书看似内容简单,颜色也很单一,就是泥巴的深棕色,很多人或许第一次见它很容易就匆匆略过了,但是孩子就是喜欢这样贴近童心的绘本。
它的画面仔细看起来,其实非常细腻,它把最普通的泥巴描绘成如此可爱的形象——
行了,我又有劲了。
这一回翻个跟头。
骨碌骨碌滚起来。
我变成了威力无边的泥巴团。
伊东宽认为能唤起读者想象力的东西,才是重要的。所以他的绘本作品,总是能与孩子们勃发的想象力相结合,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同时又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
更特别的是,伊东宽在创作的时候不会特别考虑孩子的年龄,更多的是希望将自己认为有趣的、富有想象力的事物传递给读者,希望绘本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去发现寻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就比如这本用泥巴创作的《小泥人》。
泥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百玩不厌的,它可以随意地变换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发挥宝宝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看完这样一件艺术品一样的绘本,谁还会去在意泥巴脏不脏呢?而我们的孩子早已沉迷其中、神采飞扬。
心动了吗?
明天就带孩子一起来玩泥巴吧!
绘作者简介:
【日】伊东宽,1957年生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毕业,在校时开始绘本创作。代表作:《鲁拉鲁先生的院子》、《云娃娃》、《猴子的日子》、《变成猴子的日子》、《没关系没关系》。
译者:蒲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