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孩子们匆忙吃完饭后,嘴甜甜的向主人家索要他们最喜欢的猪膀胱,那东西摘去上面的花油,拿在石头上一揉,揉软后吹上气,在缺少玩具的乡村就成了孩子们的汽球。一个个黑漆漆的小脑袋在猪膀胱前醉着、乐着,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杀年猪那些有趣的年俗。接着就是主家请邻居、亲友吃“杀猪饭”, 乡村的人们是纯朴的、友善的,邻里相处是和谐的。每户人家都有几桌,炒鲜肉、腌菜猪血烫、油炸豆腐,萝卜炖排骨、凉拌冬笋……菜肴起码十几种,自酿糯米酒,放开肚皮不定量,体现着一种氛围,也看得出这家人的人脉人缘。亲友、邻居们一年到头,各忙各的农活,难得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家事、村事、国事、天下事,漫无边际,随心所欲,只有到了腊月,哪家杀年猪哪家做东,大家才有这欢乐的聚会。父亲从猪圈里把一头三百多公斤重的大猪赶出来,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把揪住猪尾巴,几个男人一起上阵,把嚎叫着的猪摁倒,随后抬上桌子。“杀手”左手按住猪

当华夏大地被雪花覆盖得严严实实,被年画、春联和笑容染红,人们都陶醉在浓浓的年味中时。在滇西的农村,忙碌了一年的农人便迎来了一件盛事,家家户户忙着杀猪过年,俗称杀年猪,那是滇西乡村年俗的一道独特风景。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1)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2)

杀年猪这一习俗究竟始于何时似乎无人考证,恐怕也无从考证。记忆中养育而我的乡村,从冬至开始至除夕前,外出谋生、工作、求学的人们陆续返乡,乡亲们就开始陆陆续续杀年猪了,家家户户都要杀,即使没有喂养的,也要到市场上卖一头来杀。因为每年能否宰杀上一头年猪,是一家人“运程”好坏,主人有没有经济头脑、是否能干的标志,也是一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好兆头。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3)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4)

我家杀年猪的这天,起得最早的是我的母亲。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系上围裙,打理着锅碗瓢盆,把厨房弄得叮叮当当,在往灶台的炉子里不断添柴禾,把炉子上大二尺的大锅里的水烧得直跳舞。父亲则把力气都花在磨刀上,一把屠刀泛着可怕的寒光,父亲用拇指试着刀口,是那样专注,那样认真。父亲50多了,动作越来越缓,也越来越认真。就在屠刀的问题上,他也忙活了一个早晨。他不是怕屠刀不够锋利,杀不死猪,而是要看看自己磨刀的功夫还在不在。乡村的男人就是为磨刀而存在的,一把刀就是生活,上山砍柴、开荒、割稻,杀猪宰鸡都离不开它。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5)

当大锅里的水花唱起欢乐的调子,家里围满看热闹的邻居时,父亲就把屠刀交给“杀手”,一般是邻居,主人是下不了刀的。在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卷烟一根根分过去,脸上洋溢着喜气。年猪是母亲起早贪黑在野外找杂草来一天天“经管”大的,看着“杀手”在衣服上试着刀子是否锋利,心慈手软的母亲心里不免有点空落落,连眼圈都有点湿润。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6)

父亲从猪圈里把一头三百多公斤重的大猪赶出来,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把揪住猪尾巴,几个男人一起上阵,把嚎叫着的猪摁倒,随后抬上桌子。“杀手”左手按住猪的耳朵,右手把刀从喉咙处一刀插入猪的心脏,一般不会有第二刀,抽出刀后,血就像流水一样,流进主人事先准备好的盆里。猪一边发出声嘶力竭的哀鸣,一边挣扎,待血流尽了,挣扎也停止了。大人们是不许孩子看这个血腥场面的,孩子们也自觉,有的闭上眼睛,有的背转着身体不看。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7)

这时,前来帮忙的邻居,把杀死的猪抬到事先准备的灶房里二尺大锅上,用足够的开水,全身淋泡,随后挽起衣袖,用专门剐猪毛的刀和着滚烫的开水,有的抓耳,有的抓唇,翻来覆去几个来回,把猪毛全去掉,毛去尽后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猪皮,然后开肠破肚,割掉猪头,清理内脏,前后花个把小时,杀猪的过程,就在这谈笑声中结束了。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8)

头是头,脚是脚,剁下来的鲜肉,要风干几天,除过年食用外,其余都腌制成腊肉。那时,“谁家的腊肉腌得多,谁家的日子就好过。”腊肉也是生活富裕的象征。特别是猪头、猪尾、猪前腿,是过年用的“三牲福礼”之一,只有等大年三十祭过祖宗、神佛、土地爷后,才能享用。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9)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10)

接着就是主家请邻居、亲友吃“杀猪饭”, 乡村的人们是纯朴的、友善的,邻里相处是和谐的。每户人家都有几桌,炒鲜肉、腌菜猪血烫、油炸豆腐,萝卜炖排骨、凉拌冬笋……菜肴起码十几种,自酿糯米酒,放开肚皮不定量,体现着一种氛围,也看得出这家人的人脉人缘。亲友、邻居们一年到头,各忙各的农活,难得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家事、村事、国事、天下事,漫无边际,随心所欲,只有到了腊月,哪家杀年猪哪家做东,大家才有这欢乐的聚会。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11)

老家的年俗杀年猪(年味十足的童年回忆)(12)

孩子们匆忙吃完饭后,嘴甜甜的向主人家索要他们最喜欢的猪膀胱,那东西摘去上面的花油,拿在石头上一揉,揉软后吹上气,在缺少玩具的乡村就成了孩子们的汽球。一个个黑漆漆的小脑袋在猪膀胱前醉着、乐着,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杀年猪那些有趣的年俗。

(作者:李明武 云南武定人 ,爱生活、爱文字,用真诚面对朋友,用坚强舞蹈人生的80后,在《春城晚报》、《云南经济日报》、《楚雄日报》等发表新闻文学作品若干, 今日头条三农领域创作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