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望窗外雨后彩虹飞架蓝天,细读了全会的公报激情无限,这怎么能当唱词?可裘先生唱得真好听,那断句、那气口、那起伏,还有那节奏,妙不可言,这是政治宣传也还罢了!可在舞台上由戏中角色唱政治口号,真的是难为作曲家了。我们看看样板戏中的政治口号类台词都是怎么写的。《海港》中的方海珍唱:

注:本文摘自郭宝昌、陶庆梅著《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三联出版社2021年出版。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侵删。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1)

李少春 刘长瑜 高玉倩 红灯记

从文学角度讲,样板戏最大的致命伤,就是大量的以纯政治口号作为大段演唱的歌词,这是不可思议的。

(开始)兴唱语录歌(时),我听过裘盛戎先生创了一段语录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这怎么能当唱词?可裘先生唱得真好听,那断句、那气口、那起伏,还有那节奏,妙不可言,这是政治宣传也还罢了!可在舞台上由戏中角色唱政治口号,真的是难为作曲家了。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2)

我们看看样板戏中的政治口号类台词都是怎么写的。

《海港》中的方海珍唱:

细读了全会的公报激情无限,

望窗外雨后彩虹飞架蓝天,

江山如画宏图展,

志容妖魔舞翩迁!

任凭他诡计多瞬息万变,

我这里早已经壁垒森严!

这段还有两句写景抒情,再看另一段:

烈火中涌现出钢铁战士,

黄继光、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

反美帝为人民奋勇挺进,

发扬了国际主义的战斗精神!

千万个英雄说不尽,

我们要学他们献身于世界革命,奋斗终身,

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才是革命者伟大的胸怀,灿烂青春!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3)

这些词都可以在游行时当口号来喊的,既无诗情也无意境,既不成句,也无章法。可人家的曲子做得那么牛。

每当唱到最后一句"伟大的胸怀"时,从鼻音里出来的"胸"字,拖一长音,然后突然爆发出了"怀"字,千古绝唱。

每唱到"革命者"慢慢下滑到这一句,听至此我都激动得坐不住,两手紧握,全身紧绷。这唱词不是唱词啊!可是作曲和演员竟然能将它演绎成如此色彩斑斓的乐句。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4)

这其中的道理应该与传统戏一脉相承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思维,可以使文学与音乐达到如此对立中的和谐,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再如《红色娘子军》中,吴清华唱:

燎原烈火旺,

工农齐武装。

誓把那南霸天北霸天,

一切反动派通通埋葬,

照耀着我们的是永远不落的红太阳。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5)

这些干巴巴的口号怎么唱?我曾问过扮演样板戏中吴清华的杜近芳老师,说我非常好奇,这样的词怎么编成唱腔的。杜老师说:"我就有这本事,不管你给我什么词,我都能编出好腔来。"

显然,样板戏的创作是先有了剧本(不似传统戏大多是没有本子的) 按字行腔;在创作过程中唱词也应当是在不断改动的。

样板戏显然也为了政治宣传牺牲了文学的诗意、画境和格律要求,生生地把只作为口号用的句子全写进唱词中。但这真的需要极其深厚的作曲功力,非凡人可为也。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6)

杜近芳 高玉倩 红灯记

我一直搞不明白样板戏中这些唱段,是腔随字走,还是字随腔行。我细细搜了一下,这些口号在唱中竟无一"倒字",可谓奇迹。我只找到一处:方海珍唱"江山如画"的"画"字,发了"花"音,再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了。

样板戏音乐的另一大创造就是用了大量地方戏的曲艺旋律,同时,样板戏也打破了不同派别的行腔方式,程派、马派、谭派、梅派的行腔都用于一部作品,形成了音乐上的独特风格(有人称其为"杂烩风格",是贬义),在音乐上做出了特别大的贡献。而且,样板戏还扩大了原来京剧音乐的板式。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7)

钱浩梁 红灯记

我原来听样板戏还是在干校,用半导体收音机听不出什么板式来。我问了很多内行,都说不清,后来样板戏的书出来,才知道样板戏自己创造了新的唱腔和板式。

像西皮的宽板、快二六、回龙、娃娃调原板、三拍的一板两眼,等等,都是样板戏自己创造出来的音乐板式。

原来是散板的,现在在样板戏里用西洋乐队固定在节拍里走。比如说导板,原来没有板,是散的,在样板戏里要跟着板走,要按照曲谱的节拍演奏。

最典型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原来唱导板都是散的,现在上板了,变得有节拍了,不再是你想唱多长就多长,晚点张嘴就赶不上节拍,你不唱这就过去了,大乐队不等你!所以说样板戏在唱腔的改革创新上,打破了常规传统,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所谓"杂烩风格"一说,是你没懂。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8)

创新腔当然并不始自样板戏。比如裘盛戎的、张君秋的,都有自己创的且被普遍接受的新腔。但京剧的板腔体限制很大,即便有创新,也是个别的,不会有整体的突破。而样板戏里二黄西皮的新腔,我算了一下有十几种之多。这不是一般的丰富,主导动机贯穿始终,是有整体的音乐构型。这个实在是功不可没

对于样板戏这种音乐上巨大的创造性,以后许多人不仅视而不见,反而不断地在音乐上找毛病。找毛病你就认真找,大多意见又都是胡说八道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9)

我后来看资料还有搞音乐的说,"打虎上山"和"平原作战"的一段音乐板式是相同的,令人生厌。简直是荒唐。

原来京剧上千出传统戏都是一个板式,怎么不说让人生厌?看看传统戏的老腔老调是怎么重复的:

三国戏《捉放曹》 "陈宫宿店"一大段西皮慢板,唱:"一轮明月照窗前。"

战国戏《文昭关》 "伍子胥住宿荒村"一大段西皮慢板,唱:"一轮明月照窗前。"

宋朝戏《清官册》 "寇准宿店"一大段西皮慢板,唱:"一轮明月照窗前。"

杜近芳唱的什么样板戏(杜近芳说无论什么词)(10)

李光 平原作战

什么情况?没别的板式了?没别的词了?信手拈来互相抄袭,你怎么看着这样的重复不生厌?传统戏这样的重复,不正凸显出样板戏在板式上的突破有多么重要、多么了不起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