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大秧歌小调(侧记大秧歌踏春而来)
临夏大秧歌小调(侧记大秧歌踏春而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震天的锣鼓敲起来,祥和的新春“闹”起来。每年的正月十四秧歌民俗展演,是临夏当地群众过年重要的仪式感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更表达了群众迎新春、庆盛世的美好愿景,让人们在观赏和参与中感受原汁原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喜笑颜开中领悟人生的美好、增强了奋发的信念、激发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万象更新春来早,欢歌劲舞景更娇。秧歌堪称“一座活动的大舞台”,是一种雅俗共赏、接地气儿的文化艺术,老百姓的生活越红火,秧歌也就越扭越来劲。看着秧歌,听着锣鼓,跟随涌动的人流,穿行在日新月异的临夏市,老百姓脸上一张张像花朵般盛开的笑脸是秧歌扭出的“花”,也更是魅力花都结出的最绚烂的“幸福花”。春回大地,万象含新,让我们随着欢快的秧歌舞动新春,踏春而来,踏歌而行,不断弘扬临夏精神,树起文化自信,用好“十有临夏”引流效应,抢抓“十大之年”发展红利,发挥“十城优势”资源禀赋,推动“十大变化”迅速
“没有秧歌不叫年”。正月十四的临夏市,锣鼓喧天震天啸,秧歌进城人气旺!魅力花都、公园城市热翻了天,大秧歌和春天一起欢歌而来!
“咚锵咚锵咚咚锵”!2月4日,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临夏贺新春社火汇演如约而至。歌盛世、颂太平,来自各兄弟县的12支社火表演队齐聚临夏市,“扭”出了临夏人民对“十有临夏”“十城优势”的满满自豪感;“扭”出了各族群众共赴“十大之年”、共迎“十大变化”的信心和豪情;“扭”出了久违的热闹欢腾的浓浓年味儿;“扭”出了复苏回暖,“活起来、火起来、旺起来”的文旅产业新气象;“扭”出了全市人民奋发向前、开局争先的足足精气神!“扭”出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谷粮满仓的新一年!过瘾、振奋、气势恢宏!
那跳动的高兴劲儿,那扭出的精神头,别提有多热闹了!一支支社火汇演队伍精神饱满,在涌动的春潮中更显生龙活虎,大家身着五彩绸衣,头戴喜庆头饰、手持飞舞彩扇,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唱着红火的“秧歌曲儿”,踏歌而来!秧歌高跷狮开道,太平鼓敲得震天响,跑旱船、舞狮、舞龙、鞭子、膏药灯、拉花姑娘、趣味十足的“妖婆”......形式多样的特色民俗表演引得围观群众连连叫好,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大秧歌一“闹”,过节的氛围指数瞬间拉满。
“我们扭得可不是秧歌,是我们临夏老百姓幸福快乐的生活。”秧歌队伍里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这大秧歌扭得真好,衣服穿得也好喜庆啊,希望我们今年的生活也像秧歌这样红红火火!”“快看,快看,那狮子好灵活,快去摸摸狮子头,来年鸿运当头!”“你看,那个是不是网红妖婆,临夏真是出人才啊,哈哈哈哈。”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或相机拍照,记录分享喜庆时刻。
欢快的秧歌扭起来,震天的锣鼓敲起来,祥和的新春“闹”起来。每年的正月十四秧歌民俗展演,是临夏当地群众过年重要的仪式感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更表达了群众迎新春、庆盛世的美好愿景,让人们在观赏和参与中感受原汁原味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喜笑颜开中领悟人生的美好、增强了奋发的信念、激发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
万象更新春来早,欢歌劲舞景更娇。秧歌堪称“一座活动的大舞台”,是一种雅俗共赏、接地气儿的文化艺术,老百姓的生活越红火,秧歌也就越扭越来劲。看着秧歌,听着锣鼓,跟随涌动的人流,穿行在日新月异的临夏市,老百姓脸上一张张像花朵般盛开的笑脸是秧歌扭出的“花”,也更是魅力花都结出的最绚烂的“幸福花”。
春回大地,万象含新,让我们随着欢快的秧歌舞动新春,踏春而来,踏歌而行,不断弘扬临夏精神,树起文化自信,用好“十有临夏”引流效应,抢抓“十大之年”发展红利,发挥“十城优势”资源禀赋,推动“十大变化”迅速实现,同时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继续奔跑,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夏市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