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聋人手语翻译教程(这么包容的手语)

聋人手语翻译教程(这么包容的手语)三、了解相关现状手语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增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手语不同于普通语言,作为视觉语言,其通过双手表意,相比汉语更加注重展现述说的画面,语法也与汉语相差极大,自我感觉使用这两门语言时,两者的差异能够帮助自己在讲述事情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对象理解。一、结交手语朋友通过手语,我接触到了聋人群体,了解了聋人文化,交到了许多聋人朋友,也感受到社会的不公与歧视。同时也结交了一大批喜爱手语,富有爱心的伙伴,在手语的路上一起进步。二、优化思维方式

2016年,手语老师杜银玲开始在线上开班教授手语。如今3年过去了,杜银玲老师的一些学生已经从当年手语小白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手语翻译 当我们总是着眼于聋人与手语的联系,不妨听听这些听人学习手语后的心得体会,也许我们可以看到手语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加重和意义。

01赵家成(手语名:小哈)

聋人手语翻译教程(这么包容的手语)(1)

小哈在小米橙色跑担任手语翻译

记得在大二结束的那个暑假,在贵州省农村某小学短期支教的时候接触了手语,成功被其吸引,而后不久,得知手语老师杜银玲开设手语班,便毫不犹豫地成为了杜老师手语教学系列班的首批学员。在经历了十个月的学习之后,终于“修成正果”,能用偏文法的自然手语和聋人基本无障碍交流、轻松考取了中级手语翻译证并做过几次手语翻译。我想重点说说,学习手语对我到底有什么意义。

一、结交手语朋友

通过手语,我接触到了聋人群体,了解了聋人文化,交到了许多聋人朋友,也感受到社会的不公与歧视。同时也结交了一大批喜爱手语,富有爱心的伙伴,在手语的路上一起进步。

二、优化思维方式

手语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增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手语不同于普通语言,作为视觉语言,其通过双手表意,相比汉语更加注重展现述说的画面,语法也与汉语相差极大,自我感觉使用这两门语言时,两者的差异能够帮助自己在讲述事情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对象理解。

三、了解相关现状

这一点很重要,在学习手语、使用手语的过程中,了解到以下几个不可思议的现象:

1、手语翻译的地位

从我了解来看,目前公众对于公益行业存在一种“公益即无私奉献,不该要求回报”的思维,认为从事公益行业的人不应该拥有较高的薪水。同时,手语翻译也是带有公益性质的职业,因此目前来看手语翻译的薪资水平较其它语言翻译低。这也是目前手语语言地位较低的一种体现。

2、手语翻译的标准

新闻中的手语老师翻译的手语,大多数聋人不能或者不能完全看懂。这意味着,电视上的手语翻译只是一种形式。但近期十九大的新闻中增添了手语翻译窗口,同时,新的通用手语书即将全面发布,其中将《中国手语》一书中大部分文法手语词汇调整为自然手语词汇。至少这意味着国家正在改善听障方面的无障碍发展现状。

3、开始理解无障碍

我自己曾被推荐做过一次主要针对聋人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沙龙的手语翻译。在那次会议中了解到许多教导聋人学生的教师有着“聋人仅能从事计算机、教师等职业”的刻板印象,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聋人学生。另外,很多聋人的无障碍意识就我个人看来并不正确,例如参与沙龙的绝大多数聋人认为政府应该开设一些仅供聋人申请的就业岗位。而真正的无障碍应该是指,通过一些方式方法使得聋人能够同听人进行公平竞争,做到普特共融。

比如,政府不需在学校里设定仅仅聋人能够竞争的教师岗位,而是从更深层次解决问题。聋人无法成为有编制的老师,最大的困难在于考取教师资格证时,无法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那怎样才能让聋人能够与听人公平竞争?在普通话考试时加入手语翻译,为聋人提供服务,并允许聋人使用手语进行考试,问题迎刃而解。

如果一味地通过开设聋人岗位,或者免除聋人对普通话等级测试的要求,那么换个角度来看,听人会想“为什么他们可以直接申请岗位?”“为什么他们可以直接通过普通话考试?”,在这样的思路中,自然就会产生“聋人和我们不是相同的社会地位,是弱势群体”“凭什么他们可以这样?”的想法,那么对聋人的歧视也就不可能有消除的希望。可喜的是,四川省已经成为手语考试代替普通话考试的试点,且其它一些省市也开始试行。可盼的是,未来还有更多无障碍措施等待实行。

四、提高自我价值

我自己是一个较为热爱公益的人,学会手语之后,作为翻译参加了不少的活动,帮助了不少聋人朋友。在我看来,在收获了手语进步与快乐的同时,自己的个人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总的来说,手语是自己收获的一笔财富。这笔财富里有无话不谈的朋友,有独特有趣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有对于无障碍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02兰靖杰(手语名:洲)

聋人手语翻译教程(这么包容的手语)(2)

洲洲在做一对一陪同翻译

最初接触手语,是因为旋律动听、动作优美的手语歌。

直到几年之后,跟着杜银玲老师学习,才慢慢揭开手语的面纱,真正开始了解手语。

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手语的表达更侧重画面感,需要有视觉思维,因此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用手语表达自己,我开始注重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也慢慢学会了运用表情和口动,渐渐融化了我的“冰山脸”。

手语也让我有幸接触并且认识到了许多聋人朋友,他们内心柔软而坚强,和他们相处常常会有满满的正能量,让我变得更加乐观开朗。

最后,手语让我更加理解和尊重弱势群体,明白他们的不易与坚强,也激励着我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03瞿羽佳(手语名:羽佳)

聋人手语翻译教程(这么包容的手语)(3)

羽佳参与助残日手语歌镜头

和手语最初的联结,要从高中的手语歌社说起。本来并没有打算加入手语歌社的我,因为好朋友在手语歌社招新时学会的一首《宁夏》而被深深吸引,我觉得手语怎么可以这么美,便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在社团里,几乎学的所有手语歌都是来自一个叫杜银玲的老师发布在网上的视频。只是因为喜欢,那时的我练习着一首又一首的手语歌。

如果当初仅仅只是把手语歌当做爱好的话,我绝对坚持不到现在。让我把简单的爱好变成热爱的,是因为杜杜老师。让我想系统的学习手语的,也是因为杜杜老师。让我有能力和聋人朋友进行简单的日常沟通的,还是因为杜杜老师。这是高中时的我想都不敢想,且想都没想过的事。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残障人士不太好接近与相处,包括之前的我。但在真正接触后,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容易相处得多,原本陌生的他们看到会手语的我,露出的是惊讶和赞赏的表情。在和我交流时,他们会主动放慢手速,特别是在我没看懂时,愿意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解释,直到我明白后,他们便会很高兴。因为即使我的手语打的并没有那么流畅,但是以一种他们熟悉的方式在交流,他们会感到被尊重。这些善良的、可爱的、优秀的特殊朋友,也让我学会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手语带给我的已不再是简单的兴趣,而是与聋人朋友建立友谊的桥梁,我想去靠近他们,用他们的表达方式进入他们的世界。杜杜老师打手语时身上所发的光,照亮了我。而在我有能力和聋人朋友交流时,我想把这束光,照亮更多的他们。

04卢越翎(手语名:透明)

聋人手语翻译教程(这么包容的手语)(4)

透明在街道进行手语讲座

当我想写这段文字的时候,胸腔就弥漫着一股苍茫的宽广。

我也在疑惑,为什么是苍茫,这个词明明藏着一点悲凉;我也在释怀为什么是宽广,它毕竟是太包容了。

一切都开始在对杜银玲老师手语歌《时间煮雨》的惊鸿一瞥,那是大一刚进校第一周的社团活动。心怀不满的半强迫被参加手语社团,可是,第一眼就沉醉在手语的表演里了。舞动的手很美,藏着的情绪却更美,这样只用一个人就可以表达的情感宣泄,实在是太震撼了!整个身心仿佛都浸泡在这情绪,千丝万缕的复杂通通被从文字底下挖了出来。

不甚了解,却已然了解。

手语不仅有手动的部分,还有许多的非手控要素。这是我的聋人老师杜银玲教给我的,很感谢她带我认识了、走进了一门感染力这么强的语言。我学到了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我能说的是,它让我更好的表达喜怒哀乐,它让我在公共场合和朋友有了秘密,它让我能在嗓子发炎时自由畅言,它也让我敢在聋人遇见困境的时候上前搭话。这,是它为何宽广。它极其丰富,灵活,且多用。

我曾在乘大巴车回家时遇见一个聋人。热闹的节假日,烦闷的交通,司机师傅停在了服务区,上厕所回来发现他在和师傅焦急的比划,司机师傅大声猜测得不到答案。一阵心跳后,我走了上去,对他用手:你好……刚出来两个字,他就开心极了,给我‘讲了一大堆’,紧张的我就看懂一两个词。我告诉他:慢一点,我手语不太好。经过一番并不算顺畅的沟通,成功的帮了忙并且和他成为了朋友。原来,他乘坐上上上一班车在这里休息时,那一位师傅把他忘记在这里了,真的等了很久很久。

很多人不了解手语,称之为“哑语”。在他们看来“哑语”只有手比划,而且只有哑巴才会这么比划,甚至遇见一个偏执的老大爷,认为打手语的聋人们全是脑子有病的。那次,刚好我背包里装着我的特殊教育专业书,是一个出现在火车站挨着座位要钱的聋人学生引起的。大庭广众之下,大爷声嘶力竭的据理力争,脑子没病怎么可能不能说话,这是人生不完整,这就是有病。循环往复的谈论着他的道理。我翻着书给他解释,他看也不看。好在周围的看客都还是明事理的,脸色中有一丝被科普的神情。也许就是这个瞬间,让我意识到了,学习的责任,能力的责任。我渴望着大家都能像我一样热爱手语,了解手语,了解手语的群体。

手语让我学会了“戏精”。有的时候,自己都找不出文字来仔细描述刚刚手语的意思。手语是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是一门寓情于景的语言,是一门表演的艺术语言。它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也绝不亚于任何一门语言,这样的动作视觉性语言,纠缠在人的生活之中,又跳出了生活有了自己的灵魂。它让我更加仔细的去观察生活,去夸赞生活。它教我用在生活中寻找到的这些美来丰富自己,变得更加“戏精”。它能把任何一幅画面描绘在你的眼前,空间、顺序、事物,什么都能运用上!你不能想象它到底有多么神奇!作为一门足够特别的语言,它也是普普通通的一门语言,在什么场合都可以用上。

当我学习了手语,我才知道:原来聋人也很鄙视直接要钱的行为,大多数残疾人要钱都是诈骗;原来手语除了手更多的是人的神态表演;原来懂手语的人这么少,以致于聋人生活办事都不太方便;原来新闻联播的手语很少聋人看得懂。不会口语的人会被排斥和歧视,那么,不会用手说话的人,是不是也应该被排斥和歧视?

原来聋人,除了听,什么都可以做。

这么包容的手语,请你爱上它吧!

05文 末我们来看看杜银玲老师和她的 学生们的作品《我和我的祖国》,为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

聋人手语翻译教程(这么包容的手语)(5)

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参与本话题的讨论

本文转自公众号:残障之声 ID:srrw007

多元 / 融合/ 发声 /行动

投稿邮箱:wangczzs1203@163.com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