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朝十大特色小吃(寻味甘肃从唐代)

唐朝十大特色小吃(寻味甘肃从唐代)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名称。该栏目由张子艺工作室出品。我们曾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距离我们很远,但谈到食物,它又是如此之近。那些灶台边烟熏火燎,旷野中白气升腾,节气里眉开眼笑的——食物,经由岁月的验证,开始成为“非遗”的一部分,这是漫长农业文明中留存的暖意,铭刻在我们的DNA里,在某个时刻,一触即发。2022年9月1日起,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推出“寻味甘肃·舌尖非遗”系列栏目,将目光瞄准散落在陇原大地上的非遗美食,它们那么具体而真切,而我们,负责将它们展示在所有读者面前。

【开栏语】

食物最能慰藉人心。

冬天里冒着热气的红薯,夏天冰凉的梅子酒,秋天里甜而蜜的葡萄……这些人生小而美的细节,使我们可以抵御一切外物。

藉由母亲的手,原料会变成暖锅子,会变成十三花一样的宴席,会变成切成米粒般大小的牛肉小饭,这是爱的味觉和体验。

我们曾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距离我们很远,但谈到食物,它又是如此之近。

那些灶台边烟熏火燎,旷野中白气升腾,节气里眉开眼笑的——食物,经由岁月的验证,开始成为“非遗”的一部分,这是漫长农业文明中留存的暖意,铭刻在我们的DNA里,在某个时刻,一触即发。

2022年9月1日起,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推出“寻味甘肃·舌尖非遗”系列栏目,将目光瞄准散落在陇原大地上的非遗美食,它们那么具体而真切,而我们,负责将它们展示在所有读者面前。

该栏目由张子艺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名称。

唐朝十大特色小吃(寻味甘肃从唐代)(1)

全国各地的早餐摊子上,一年四季几乎都有这样一种食物。

外皮是糯米或者面粉制作,里面包着馅儿,或者没有。但一定是要油炸,滚烫的油脂使表面形成一个个微小的气泡儿,制作的人拿着长长的筷子,将锅里的油糕捞起来,一个个架在油锅上专门定做的架子上。

于是,表面的油脂慢慢冷却,滴到下面正在沸腾着的油锅里,架在上面的油糕慢慢变凉,滴下去油脂这个步骤,在敦煌叫做“控”,他们的常用语是“把油控干”,“把衣服上的水控干”,控这个词儿,有着一种节制而不动声色的力气。不过,如今只是当地的土语中才会讲到这个词儿,在显得时髦一些的普通话中,这词儿被换成了“晾”,明明差不多意思的词儿,“晾”就显得干枯寡淡,缺少了“控”这种慢慢滴落的动感。

这种炸熟的食物,北京有,四川有,兰州有贵州有,上海湖南都有,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不过是从名字上听起来,各地略有不同,倘若在大量出产面粉的地方,外皮裹着的是面粉,被叫做糖油糕。在出产大米的地方,不消说一定是黏黏糯糯的糯米裹着,被叫做团子,甚至还在外皮撒上了芝麻。

在敦煌,这种油炸糕被认定为非遗项目。自汉朝起,敦煌就是中国人走出国门的通商口岸、海关,因此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敦煌的食物,不仅保留着自己农牧民族的特色,还融合了中原和西域的特色,并保留至今。这种记不清养了多少代中国人的油糕,如果说到最早的出处,恐怕要追溯到唐代了。​

唐朝十大特色小吃(寻味甘肃从唐代)(2)

唐代时,当然没有浅显易懂的“糖油糕”这个词儿,这种食物被叫做“䭔子”(音dui),煎堆(“堆”正写作䭔)在唐朝非常流行,历代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这种食物的故事。

宋代释道枢写的诗里面说“翻着襕衫歌雪曲。倒携席帽赶村斋。只知随例餐䭔子。也得三文买草鞋。”“堪笑睦州无相度,饆饠䭔子要先尝”,《教坊记》里面说“但多与我钱。虽吃䭔子亦醉。不烦酒也”。

在唐代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植物油压榨提取的技术,这种食物的炸制需要动物油脂,因时油脂的稀缺性,使炸制、出售油脂的餐厅显得物以稀为贵,代表着一种高档的生活方式。

《太平广记》中的《定命录》里面记载着一个关于这种美食的有趣故事。唐代贞观年间,有个名相叫做马周,马周小时候又穷又孤单,作为一个才华横溢者的标准配置,他桀骜不驯又喜爱喝酒。喝酒这种事儿,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为领导所不喜。所以他年少时候因着这些缘故,在家乡一直受到压制,满肚子的才华也发挥不出来,郁闷的马周就来到京城长安,想着这里人才济济,就业的机会也相对来说比较多,要是能够谋个一官半职就好了。

所以怎么说怀才这种东西就跟怀孕一样掩盖不住呢。马周到了京城之后也依旧是一个落魄书生,在街头一家店里吃油糕的时候,被店里美貌的老板娘给看中了。在唐代贞观时期,女性地位虽然没有武则天时期高,但是当时男女自由平等的一派天然之气,还是要超越之后的许多时代。老板娘看着吃油糕的小哥眉清目秀,眉宇间隐约露出将要飞黄腾达的气质,当然也许并没有。

总之认识油糕店里的老板娘之后,马周的人生就好像开了挂一样,此前幻想过的京城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门。通过这扇门,他实现了人生巅峰。​

唐朝十大特色小吃(寻味甘肃从唐代)(3)

所以在这也可以印证当时油糕确实是一种高级食物,搁到现在,沙县小吃、牛肉面馆的老板娘,看中一个客人,能直接引荐给手握军权的将军吗?反正当时油糕老板娘是把马周引荐给了将军常何。常何倒也是痛快,还没有考察这个人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就欣然收他做了门客,可以说,这是踏入到权贵圈内的第一步,马周已经握住了人生的第一个契机,他从小到大的才华、能力,就像被裹在布袋子里的剑,总有一天,会冲破布囊,发出亮光。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帝王,他要求朝廷的官吏每人都要写一篇关于时政得失的文章。将军常何是武将出身,不会舞文弄墨,见皇帝要他写文章不禁着急起来。马周得知了这个消息,本着报恩的想法,主动提出替常何写这篇文章,常何也很高兴,起码解了燃眉之急,便让马周代自己写。过几天,常何把马周写的这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呈给了唐太宗观看,李世民看过后大吃一惊,他知道常何不擅长文才,怎么能写出这么透彻的文章来。常何倒是为人诚实,没有冒功,老老实实地对皇帝说:“臣没有这个本事,这是臣的门客马周代臣写的。”

李世民一听常何门下居然有这么一个奇才,很高兴,并产生了立刻想见见这位人才的想法。等到唐太宗见到了这位穿着普通却气质非凡的年轻人时,便和颜悦色地和马周谈起了当时政治局势以及为政之道。马周侃侃而谈,从古至今的为政得失谈得非常细致,让李世民大为惊叹,直叹相见恨晚。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没过一年,马周就当上了权力很大的监察御史,最后一路青云到大唐帝国国防部长。

作为最早的伯乐,在马周的人生之路上,长安油糕店里的女老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在马周进入仕途的那些年里,老板娘的生意也没有闲着,作为长安著名的油糕餐厅,当时许多名流都以吃上她店里的糕饼跟她攀上关系为荣。

当时的风水界名士袁天罡和李淳风都吃过她做的糕饼,可能太好吃了,两人大肆吹捧糕饼夫人:“这位女士看相富贵不可挡,怎么会屈尊在此卖饼呢?(此妇人大贵,何以在此)”由此不难推测,马夫人在当时的长安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很可能是凭自己的影响将男朋友马周引入政界。总之,最后马周官至宰相的时候,作为他的妻子,油糕店里的老板娘顺利成为“夫人”,在以前,“夫人”当然并不只是妻子的称谓,是一种有俸禄有品级的社会地位头衔呢。

你看,我们常常觉得,历史距离我们太遥远,但是这种色泽黄亮,表明膨松得像轻纱一样,结有密密麻麻珍珠小泡的食物,在千年前,竟然有如此显赫的曾经。曾经达官贵人们才能享用的食物,在今时今日,在全中国大街小巷的早晨,都可以寻找到它的踪迹。只要花上不多的钱,就可以尝一尝曾经上层阶级钟爱的食物,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沛,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更有其重要意义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