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皇上为什么不喜欢靖王(琅琊榜为什么一直明哲保身的高公公)
琅琊榜皇上为什么不喜欢靖王(琅琊榜为什么一直明哲保身的高公公)仔细一想,他不站队的理由很是合理:以太子和誉王争得不可开交的情势来看,他们定不会放过高湛这块肥肉,只是,从结果来看,高湛并没有对任何一方有所庇佑和偏袒。而是,一切都谨遵皇上心意,一心为皇上办事。不站队,保持内心的忠诚高湛之所以能够得善终,最后依然留在宫中当太监总管,颐养天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审时度势,不轻易站队任何一方。太子和誉王双方势均力敌,都在拼命拉人到自己这一边,而高湛虽然不是重臣,但是,他却比任何一位重臣的份量都更加重要。
琅琊榜里精明的人太多,除了首数梅长苏之外,上篇文章也聊了静妃。今天,再说一个精明人,就是梁王身边的太监总管——高湛高公公。
这人戏份不多,但是,却能感觉到此人情商智商都不一般。
高湛,历经三朝,梁帝时候已经深得皇上信任和喜爱,梁帝本身智谋不差,心思也算缜密,并且多疑,能深得梁帝的信任,足见高湛的智慧和通透!
1
不站队,保持内心的忠诚
高湛之所以能够得善终,最后依然留在宫中当太监总管,颐养天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审时度势,不轻易站队任何一方。
太子和誉王双方势均力敌,都在拼命拉人到自己这一边,而高湛虽然不是重臣,但是,他却比任何一位重臣的份量都更加重要。
以太子和誉王争得不可开交的情势来看,他们定不会放过高湛这块肥肉,只是,从结果来看,高湛并没有对任何一方有所庇佑和偏袒。而是,一切都谨遵皇上心意,一心为皇上办事。
仔细一想,他不站队的理由很是合理:
太子和誉王,只是皇上用来平衡朝局的棋子,胜负难分,过早跟了谁都有可能祸患无穷,谢玉就是最好的例子。
皇上身体尚且英朗,思维缜密,并没有提早退位的打算。朝中一切都还是皇上说了算,真正的主子还没有倒,偏向谁都不是明智之举。
从他好心相救蒙挚、梅长苏,到靖王最早推荐蔡荃任刑部主事,看破而不说破。可以看出,高湛是位向善之人,以太子和誉王,以及靖王的心性和言行来看,高湛当然能感受到,谁的品行更佳,更适合这一国之主的位置。
看清了局势,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好做了,那就是做好皇上的随从就可以了。
过去朝局如此,现在职场亦是如此。
职场人,干好本职工作是本分,把精力过多的用在趋炎附势,捧某个领导的臭脚上,不但可能荒废了本职工作和特长,更可能因为局势的变化,而被牵连吃了冷饭。
像高湛一样,安分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如果太子或誉王出事,都与他无关,可以置身事外,保自己周全。而如果哪一个皇子继承了皇位,那么,他即便不站队,也是保持中立的忠心奴才,谁都没得罪过,结局也不会太差。
这才是安身立命的中庸之道。
2
装傻,最高明的精明
虽然没有在党争中站队,结党营私,但是不代表他心里没数,论起谁最能装傻打哈哈,非高湛莫属。
皇上得知,太子和誉王正在重金拉拢梅长苏,不禁和高湛感慨到:
“他们在争一个什么麒麟才子,据说得之便得天下!呵呵,不过就是江湖的一介白衣,朕的天下,岂是他说拿就能拿得去的!你说是不是笑话?”
高湛思忖了一下,没有搭腔,而是跟着呵呵傻笑。
他这一笑,既顺了皇上的意思,又不用搭腔去接皇上的话,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还有一次,誉王和悬镜司夏江,一起在皇上面前,因为要提审梅长苏,而意图套路靖王。
与此同时,誉王的养母——皇后娘娘,又抓住了靖王母妃——静妃,私设已故宸妃灵位的把柄。
前朝后宫,一起针对靖王和母亲静妃,让皇上非常愤怒,便问高湛:“你觉不觉得今天的事情太巧了?”。
高湛则回答皇上:“您是说,静妃母子今日命里犯冲么?”
又一次装傻,巧妙的避开了,无法正面回答的这个问题。
其实,会打马虎眼也是门学问,毕竟不是所有场合,在所有人面前,都需要表明立场和态度。
陪王伴驾如此,与朋友、亲人相处也是如此。太过精明计较,不仅伤了和气,更会输了人心。
不是有那么句老话么,叫做难得糊涂!装傻才是成年人最高的境界!
莎士比亚说:“装傻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
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的处事高手!人生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3
广结善缘,能帮就帮
如果说高湛是位精明的太监,更不如说,他是一位有爱的长者。
太皇太后丧气未满,太子便在宫中歌舞升平,奏乐取乐,甚至还口出狂言,对皇上怨声载道。
这一场景,恰被突然造访东宫的皇上撞见,皇上一怒之下下达圣谕,让禁军统领蒙挚封锁东宫。
蒙挚思维简单,以为这样的大事,必得皇上下达谕旨,他执行起来才够名正言顺。
蒙挚三次开口,都被高湛巧妙的挡下来了。因为高湛看得出来,皇上当时盛怒之下,并没有想立即处置此事,毕竟,圣旨一下,就相当于下了废弃太子的诏书!
而如果蒙挚执意要皇上下旨,不免有拉太子落马的嫌疑!
高湛善意阻拦,真是救了蒙挚!
无独有偶,在皇上召见梅长苏进宫问话的时候,高湛三次要救梅长苏!
第一次是直接传话给静妃娘娘:“不要让苏先生进宫!”
无奈梅长苏没有及时得到消息,还是进了宫!皇上有了杀梅长苏之心,让高湛准备毒酒。
待高湛将毒酒递给皇上的时候,他特意说了句:这杯是给苏先生的!
靖王和梅长苏都在旁边,谁都听得出来这杯酒的意思,靖王随即倒掉了这杯毒酒!这是第二次相救梅长苏!
可是,皇上的疑心并未解除,皇上问公公:夏江说梅长苏就是林殊,究竟可不可信?
这是高湛第一次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不信!并且还说出了理由!如果梅长苏就是林殊,那么,靖王是不会让夏江抓去悬镜司的。这是第三次相救梅长苏!
帮助蒙挚,救下梅长苏,明显与党争站队无关,毕竟当时,太子和誉王的实力都还远在靖王之上!
所以,能够解释高湛仗义相救的,只因他是心善之人!
心善之人不愿他人无辜被降罪,心善之人更不会罔顾他人性命于不顾!
正是高湛的广结善缘,最后得以在宫中颐养天年!
借用九华山禅修的一席话:
“结缘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同别人讲几句话,是语言上的结缘;电梯间里对陌生人点头微笑,是心灵上结缘;别人不认识路,你指给他,也是一种结缘;别人遇到困难,你伸出援手,更是结缘。
在世间要有缘才能生存,有些人步步难行,那也是因为他结缘不广,有人做事方便,也是他善缘甚多。”
4
没有人能随便成功,坐享安稳!
一切的岁月静好,都是日积月累的为人处事之道!
工作上,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忠诚,不卷入任何纷争!
生活中,适当的装傻,才能家庭内外和睦!
人生中,广结善缘,帮人就是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