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烂剧(和爸妈一起追过的剧)
那些年陪爸妈看过的烂剧(和爸妈一起追过的剧)大概小学二年级时,发现了《蓝猫淘气三千问》,然后这个系列,居然一直很夸张地陪我到六年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想来,只有蓝猫淘气配得上一句诚实的表白——“I love you three thousand times.”每天下午5点半到7点,是经常会守在电视机跟前的。我妈总是很肯定的说,当时就是没安天线,电视回来天都黑了,但就是可以看《还珠格格》。嗯,《还珠格格》,1998年首播——那是新世纪来临前,我爸妈还都不满30岁,他们结了婚有了我,和家里的长辈分了家,新盖的平房是自己的新家,有一群热闹的朋友……那时他们都还年轻,那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后来,我无数次从家里厚厚的相册里翻看过那些年华。如绝大多数小孩一样,我对这台长虹彩电产生依恋,源于动画片。
我是1994年生人,陕西农村长大的。这算是本文的时空背景。
据史料记载,主要是我爸妈口述,早年一穷二白,家里的平房还是我两岁左右才盖的,然后再过了2年,我家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
我们家迎来电视机的场景,我脑海里已经全然没有记忆了,但我妈重复过N多次,于是我也耳熟能详——
说是就是很平常的一天,他们和我的一些叔叔阿姨们聚会,大家热闹一下,然后就有人提议,去县城买个电视吧!家里应该要有个电视。于是天黑之前,电视就被搬回家里了,那会有个大家电还要热闹庆祝一下!然后关键来了,电视刚一插上电,就能看《还珠格格》——对于这一点,我曾数次产生疑问,那会的彩电不都得在院子里或房顶弄个天线杆嘛,怎么天线都没安装,就有信号呢?
我妈总是很肯定的说,当时就是没安天线,电视回来天都黑了,但就是可以看《还珠格格》。
嗯,《还珠格格》,1998年首播——那是新世纪来临前,我爸妈还都不满30岁,他们结了婚有了我,和家里的长辈分了家,新盖的平房是自己的新家,有一群热闹的朋友……那时他们都还年轻,那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后来,我无数次从家里厚厚的相册里翻看过那些年华。
如绝大多数小孩一样,我对这台长虹彩电产生依恋,源于动画片。
每天下午5点半到7点,是经常会守在电视机跟前的。
大概小学二年级时,发现了《蓝猫淘气三千问》,然后这个系列,居然一直很夸张地陪我到六年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想来,只有蓝猫淘气配得上一句诚实的表白——“I love you three thousand times.”
与此同时,在《蓝猫淘气》漫长的生涯里,还覆盖了诸多优秀的动画片,比如《铁胆火车侠》《光能使者》《四驱兄弟》《一休哥》《数码宝贝》《皮卡丘》等等。小时候那么贪玩,每天下午能把人吸引回电视机跟前,着实不容易。很多时候我和小伙伴忙着看动画片,然后爸妈和叔叔阿姨们就在一旁——打麻将。
可见,这个时候在看电视这项活动上,我和爹娘还是泾渭分明的。嗯,这不是个梗,泾河还真是我的母亲河。
大概是上了小学吧,能看电视剧了,毕竟念书了,咱也是有文化的小孩了。
印象里,跟我爸一起看的剧比较多,当年我爸最爱看破案片,但凡是警匪题材,就不可能没看过。当年有部剧叫《重案六组》,好多集,我也跟着看。于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起,一直到高考,但凡遇到《我的理想/梦想》这种选题,我的答案一律是警察。
而这一切都要从当年一部叫《重案六组》的电视剧说起,这就叫蝴蝶效应。不过后来我并没有上警校,但你再品一下N年后中文互联网上出现的“阿鱼探长”这个名字,懂了吧。
当时小学还跟着我爸看《血色浪漫》,刘烨主演,真是太好看了,前段时间我还重温呢。
为什么不跟着我妈看电视剧呢?
大概是这样的,我妈当时喜欢看《金粉世家》这种剧,话说对于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我是扫一眼名字就想离家出去玩,也是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原来《金粉世家》里还有刘亦菲啊。
我爸看的那种剧,大多是白天播;我妈喜欢看的家庭情感剧,都是晚上播。所以他俩不冲突,而且居然晚上我爸还能跟着我妈一起看家庭剧。我就着实没兴趣了,还不如写作业好玩呢。
到了稍微再大一点,小升初那会吧,看过的剧有《少年包青天》《大宋提刑官》,你瞅瞅这剧名,很明显就是我爸的胃口。
但我也在接连两个暑假里都看过《海豚湾恋人》,张韶涵的出道作品哦,不过我爸妈都不喜欢看,毕竟偶像剧嘛,我逆流而上,以一敌二。
上了初中,我这审美一下子就成熟起来了。
直接上片名,《汉武大帝》《贞观长歌》《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江山风雨情》《孝庄秘史》《努尔哈赤》……是的,我爸喜欢看的,我也看,他来不及看的,也都被我逮着看了。
那几年好像正是历史大剧爆棚的年代,精品不断,确实涨姿势。典型例证便是,初二有一次期末考试,历史卷,我只用了不到20分钟就做完交卷了,然后成绩是96分,满分100。所以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看电视影响学习呢。
在这些历史剧里,韩磊多次献声,比如《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但留在我成长记忆里最深的其实是《汉武大帝》的音乐。
那年我刚上初一,每天骑自行车去镇里的中学,秋冬季,放学回来,天色已晚。那几年我妈在秋季经常去给别人家装苹果打工,因此,每天我的吃饭问题就扔给我爸了,我爸也是在那几年里,厨艺突飞猛进,蒸馒头、炒菜、做各种面条,反正啥都会弄了。
晚饭我爸经常等着我回来一起吃,当然,也一起看电视,那年秋天里,热播的正是《汉武大帝》。片头曲是韩磊演唱的《最后的倾诉》,歌词大气恢宏,写了汉武帝的豪情;片尾曲是《等待》,极其动人,写了汉武帝的柔情。
我怎能不喜欢历史呢。太熏陶了,这氛围。
武侠当然也看,但我自己看的并不多,只完整看过《射雕英雄传》李亚鹏版,《天龙八部》胡军版。
当年有一些剧是可以引发全民追剧的,比如《亮剑》,这不用多说。
在初中,进入青春期,我留起了长发,开始爱打扮,还爱洗头,那会也追偶像剧,比如罗志祥和大S的《转角遇到爱》,王心凌、张栋梁主演的《微笑百事达》。
晚上呢,也跟着爸妈一起看家庭剧,不过看过也就忘了,主要是为了吃零食,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或者啃辣条。
初三那年,在晚上的电视主导权上,我强势了一回。因为那年青海卫视开始转播CBA比赛,而我刚刚迷上篮球,于是,每天晚上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看比赛,当然最好是争取比赛前就写完作业。爸妈压根不懂篮球,但没辙,被我霸屏了,于是也得跟着看,那年是广东宏远朱芳雨的鼎盛时代,那年新疆队的小外援还是1米8的艾伦,惊为天人……后来,我爸都能看懂NBA比赛了。
高中我就不在家了,只有寒暑假才回来。暑假里,表弟和我喜欢看《爱情公寓》,嘻嘻哈哈,对此我妈则是一脸懵逼,去我姨家,我和弟弟依然嘻嘻哈哈,我姨也是一脸懵逼。
好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爸妈彻底看不懂我们喜欢看的电视剧了。
但也有例外,没错,我说的就是《裸婚时代》,这部剧居然当时再一次统一了我和爸妈的审美。
我想了想,上一次能这么统一的,就是1998年的《还珠格格》,毕竟从上文的回顾中,也不难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一家三口的电视选择,顶多是离心离德的表面统一。
《裸婚时代》出现得刚刚好,虽然我才是高中年纪,但多少也懂得现实了,我是冲着文章去看的;而我爸妈,第一次看《裸婚时代》,指着童佳倩她妈说,这不就是那谁吗。
文章的所有电视剧,我都喜欢,包括后来事件后的《少帅》,我记得也是和爸妈一起看的。
文章演戏有一种天然释放的狂,后来我知道文章原来是西安人,有点理解了,的确,在陕西人的性格里,尤其是陕西男人,就是有一种窝里横的张狂。这种特质文章应用在演戏里,算是“扬长”。
但把“陕西楞娃”诠释的最好的,并不是文章,而是凌潇肃。早年他演过一部在陕西无人不知的电视剧《关中匪事》,他就是陕西人心里的“墩子”。这部剧是我在小学三年级时看的,直到今天依然很喜欢看,牛逼极了,很有味。
由于《关中匪事》的成功,后来又出现了一系列“关中”剧,比如《关中女人》《关中秘事》《关中枪声》等。
此外,成长记忆里还有不得不提的电视剧,那就是陕西电视台当年自制的《百家碎戏》和《都市碎戏》。这是十年前的事物,一集大概半个小时,找的就是普通市民或者乡里农村人出演,老实说啊,因为基本都是素人的缘故,演技那是非常的尬,但也因为题材实在太生活了,备受观众喜欢,绝对是当年我们陕西台的收视率前列节目。十年后,经常在抖音快手里看到一些自制短剧,害,都是《百家碎戏》玩剩下的。
自从上了大学,我很少再看电视剧了,大学时代看的更多是美剧,是综艺,毕业后到现在,偶尔追部剧,还是网剧,题材大概率还得是警匪,比如《白夜追凶》《重生》。
而就在今晚,跟家里视频,我妈说已经大半年没开过电视了,他们现在也都忙着刷抖音和快手。我爸也还是喜欢看剧,但现在主要是在头条上看那种片段,时常一般几分钟,长一点的十来分钟,但胜在算法会源源不断推荐给他无数越看越合胃口的片段。
电视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近些年即便是春晚,都难以让一家人坐一起看两三个小时了。
但是家里吧,总还是得有个电视。
在我成长的绝大多数岁月里,屋里都得开个电视,吃饭我得看电视,不然吃饭不香,写作业我得看电视,不然不会做题。
过年回家冬天里,一个懒觉睡醒,到隔壁爸妈房间吃早饭,热气腾腾,电视就得开着,不然就觉得缺个啥,得有个热闹劲。
看不看无所谓,主要是陪着,就这么陪着,一晃二十余年,从1998新世纪来得像梦一样,到2020年代,电视机上终于容易落了灰。
我长大了,可以不需要人陪了。大概电视机也自觉而退。
一个电视机陪伴的时代,结束了,就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