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小吃叫啥(中华小吃之五款福建名小吃)
福建小吃叫啥(中华小吃之五款福建名小吃)【提示】煮面条要火大,水宽,不要煮得太久;抹调料馅要抹均匀,面团要卷紧一些。【制法】①净锅加入水放火上,大火烧开,将面条下入煮熟,捞起后整理成圆形、扁平的面饼6份待用。②将面饼一份放在左手掌上,右手拿小竹板分别挑上六分之一的各种调料,再最后放上一块豆腐干(约75克),卷成筒状即可食用。手抓面,是福建省安溪、漳州的特色民间传统小吃。制作时以面粉裹着油炸豆干,抓在手掌里进食而得名。进食时还必须在面粉上抹上芥辣、甜酱、蒜蓉醋、沙茶酱油,或花生酱辣酱等多种调味酱料,而这些酱料可根据个人爱好选调,混在一起以手抓着吃,香、甜、酸、辣,冰凉、滑润,从吃法到口味确是别具风味。手抓面配方及制作流程【原料】面条600克,油炸豆腐干450克,杂醋酱150克,甜面酱100克,蒜头酱60克,花生酱60克,芥末30克,辣椒酱30克,沙茶酱60克。
今天给大家分享五款福建小吃,手抓面、炒面线、锅边、肉蛎饼、葛粉包。喜欢的关注、点赞、收藏并转发给你身边需要的人。
福建小吃是中国汉族特色小吃的一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中原人南下和闽越族融合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一些有特色的福建小吃包括:拌面、光饼、扁食、海蛎煎等。特别是沙县小吃,全国各地都有它的身影;泉州小吃,闽南小吃的发源地;漳州小吃,中国南方唯一一个食品名城,小吃种类多而且美味可口。
手抓面
手抓面
手抓面,是福建省安溪、漳州的特色民间传统小吃。制作时以面粉裹着油炸豆干,抓在手掌里进食而得名。进食时还必须在面粉上抹上芥辣、甜酱、蒜蓉醋、沙茶酱油,或花生酱辣酱等多种调味酱料,而这些酱料可根据个人爱好选调,混在一起以手抓着吃,香、甜、酸、辣,冰凉、滑润,从吃法到口味确是别具风味。
手抓面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面条600克,油炸豆腐干450克,杂醋酱150克,甜面酱100克,蒜头酱60克,花生酱60克,芥末30克,辣椒酱30克,沙茶酱60克。
【制法】①净锅加入水放火上,大火烧开,将面条下入煮熟,捞起后整理成圆形、扁平的面饼6份待用。②将面饼一份放在左手掌上,右手拿小竹板分别挑上六分之一的各种调料,再最后放上一块豆腐干(约75克),卷成筒状即可食用。
【提示】煮面条要火大,水宽,不要煮得太久;抹调料馅要抹均匀,面团要卷紧一些。
【特点】调味多样,香甜酸辣,咸鲜清凉,回味无穷。
炒面线
炒面线
炒面线,是福建厦门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名点,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至今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选用上等面线(有些地方也叫线面)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蒜苗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炒面线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上等面线450克,猪瘦肉150克,水发冬菇40克,冬笋35克,葱白4根,干鳊鱼50克,韭黄45克,味精2克,鲜虾300克,料酒20克,白糖20克,香油20克,白酱油20克,花生油600克,猪油120克。
【制法】①将锅放火上,加入油烧六成热时,将面线下入炸至淡黄色时,捞起沥干油分,放入开水锅中泡软,取出晾干,待用。②将猪瘦肉、葱白、冬笋、冬菇均洗净沥干水,切成细丝。韭黄洗净沥干,切成3厘米长的节。鲜虾洗净,挤出虾肉;虾壳和虾头加入清水50克烧开,加入白糖炒至糖溶化,冲入虾汤煮开,装入碗。干鳊鱼下入油锅炸酥,冷却后压成碎末待用。③炒锅放火上,下猪油120克烧至六成热时,下葱丝炒香,加入虾仁炒一下,再加入肉丝、笋丝、冬菇丝、料酒炒半熟,倒入虾汤,再加入白酱油、味精煮熟;将面线放入汤中烧至汤汁快干时,入韭黄翻炒几下,淋上香油,再撒上鳊鱼末装盘即可。
【提示】面线炸时油温不要过高,浸泡时间不要过长,炒糖用中火为好。
【特点】柔软爽口,香甜鲜美,回味悠远。
锅边
锅边
福州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锅边,方言又称“鼎边糊”,已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听到“鼎边糊”3字,也会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了家乡的美景。
锅边 、肉蛎饼
锅边糊始于何时,无从查考。有说古时有一家主妇磨了米浆准备蒸九重粿,临时来了客人,家里煮的饭不够吃,主妇灵机一动,在烧着菜的锅边绕烙米浆,既做菜又当饭,客人吃得甚满意,赞扬一番。不久这种吃法在福州传开,各家争相仿效,时久成俗,如今几乎所有福州小食店都经营锅边糊,几乎所有家庭主妇都会做锅边糊,几乎所有福州人无人没吃过锅边糊。
锅边 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大米3 000克,蛏干100克,香菇60克,虾皮末200克,丁香鱼干200克,香葱100克,虾油800克,青蒜150克,花生油60克。
【制法】①将虾皮末用纱布包好,扎紧,入锅加入水3500克,大火烧开熬成虾皮汤待用。将蛏干、香菇用清水浸泡发好后,捞起挤干水,切成小薄片。葱、蒜择洗干净,切段待用。②将蛏干片、香菇片、葱段、蒜段、虾油、丁香鱼干、虾皮汤平均分成4份;大米洗净,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加入清水4 500克磨成米浆,也分成4份待用。③将大铁锅放大火上,加入清水1 500克烧至70℃,在锅边抹上花生油,用碗舀米浆约700克绕锅边均匀地浇上一圈,盖上锅盖,约3分钟后锅边米浆卷起,用铲子铲入清水锅中,再加入水600克,依次分4次将米浆浇完,分成4份,加入调辅料,用小火煮好,舀入若干碗中即可。
【提示】浇米浆要均匀,卷起来才厚薄一致;煮好后小火保温。
【特点】色泽丰富,质地软嫩,鲜美诱人。
肉蛎饼
肉蛎饼
肉蛎饼,又称顿饼,是福州、闽东一带著名小吃,当地人常将它与鼎边糊搭配作早点。用黄豆、大米磨浆包裹海顿肉和鲜猪肉糜制成的馅料,使饼两面呈金黄色,捞出即成。馅鲜润,皮酥肉嫩。
肉蛎饼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大米1 750克,鲜海蛎肉550克,黄豆800克,猪瘦肉500克,葱白300克,精盐80克,酱油75克,花生油7500克(约耗700克)。
【制法】①将猪肉洗净沥干,剁成茸末,葱白洗净沥干水,切成末,一起放入盆中加入酱油搅拌成馅,然后挤成100个肉丸于盘中,鲜蛎肉洗净,分放在肉丸上待用。②将大米、黄豆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捞起沥干水分,再加入清水适量磨成米浆,加入精盐拌匀待用。③净锅放火上,加入油烧六成热时,用一铁勺,舀入米浆一汤匙,放上馅心一份,再盖上米浆一份,入油锅炸成金黄色起锅即可。
【提示】米浆要磨均匀,炸时用中火,火不要过大。
【特点】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外酥内嫩。
葛粉包
葛粉包
葛粉包,是清流特有的传统食品,在年节,或红白之事,只要有宴席,必有葛粉包。相传,一外地客人前来作客,主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葛粉包,并殷勤地劝客道:“吃吧,吃吧,赶烧(趁热)”客人吃后觉得形佳味美,吃过之后无比留恋,过后对主人说:“那‘赶烧’真是非常好吃”。主人不得其解,细想后才明白指的是葛粉包,故传为笑话,反映了人们对葛粉包的喜爱。
葛粉包配方及制作流程
【原料】葛粉600克,白糖300克,花生仁75克,猪肥膘肉45克,糕粉40克,白芝麻20克,红枣35克,青梅30克,生油75克。
【制法】。①将肥膘肉切成薄片,用开水烫熟,捞起后切成0. 3厘米的小丁;白芝麻洗净,入干角锅中炒熟;花生仁烤熟,压成粉末;红枣去掉核,与青梅一同切成0. 3厘米的小丁待用。②将上述加工后的馅料放入盆中,加入糕粉、白糖、生油拌匀即为馅;葛粉压碎,过筛装入入盆中,加入开水适量,搅拌均匀,在案台上揉匀揉透,将葛粉面团下成剂子60个,按扁后挑入馅心15克左右,捏成小笼包即可。③将小笼包放入刷油的笼中,上火蒸10分钟即可。
【提示】葛粉面团要干稀适当,馅料拌制不宜过干,以免成形不好。
【特点】质地柔软,馅心香酥,口味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