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沛盈小提琴梁祝(知识黄沛盈琴乐飘飘处处闻)
黄沛盈小提琴梁祝(知识黄沛盈琴乐飘飘处处闻)问到沛盈的未来目标,会否希望挤身专业小提琴家的行列,她坦言暂时未有明确目标,“未来会如何谁都不知道,现时会做好当下,看看届时会有什么际遇。 ”,对于未来,沛盈只希望脚踏实地“做好当下”,这或许是最好的答案,因为做好当下其实正正是在建构未来。谈话间,沛盈拿出小提琴,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平无奇小提琴竟大有来历,小提琴是斯特拉迪瓦里琴,制作于1705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弦乐乐器类别之一。如此名琴,为何本身是小提琴收藏家,中华基金的庄先生愿意割爱借给沛盈呢?原来庄先生小时候也是学小提琴,后来转了行,希望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加国际比赛,除了有一定的琴技,也要有一把好琴辅助,才能相辅相成,使表演尽善尽美。沛盈告诉我们:“这把琴的反应很快,可以展现到以往未能展现的技巧。”或许,大家会感到疑惑,琴是死物又如何有反应呢?庄先生解释:“好像赛车手必须有跑得快
为了令小孩站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从小就让小朋友学习乐器,除了要学习最冷门的乐器,还要越早越好。有别于其他家长,本期的封面人物黄沛盈的父母不视学习乐器为升学的敲门砖,亦不规划让女儿成为顶尖的琴手,而视乐器为陶冶性情、有助左右脑发展的工具。谁知女儿黄沛盈竟在音乐路上崭露头角,获得多项国际性奖项!就让我们随《知识》了解,现年14岁、就读拔萃女书院的黄沛盈在小提琴路上的故事吧!
小提琴素有“乐器皇后”之称,其音域宽,高音亮而不尖,低音沉而不闷,音色优美、悠扬,能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这么优美的琴弦声吸引了当时还是3岁的沛盈,“当时听到姐姐的演奏,觉得『好玩、好听』,所以主动提出要学习小提琴。”在她看来,小提琴的声音很悦耳,拉奏出来的音乐好像语言一样,可以充分表达她的内心感受,以音乐去打动人是小提琴最大的魅力。而她最喜欢一些大器、拉起上来很有气势的协奏曲,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
提及学习小提琴的心得、秘诀,沛盈指:“学小提琴最重要是坚持,一定要肯去练习,要勤奋,要有经验的积累。”难怪沛盈坚持每天练琴,即使在学业繁重、准备测验与考试时,甚至是生病时,练小提琴仍是每一天的必做项目。一旁的黄爸爸亦赞她:“时间安排有条理,练小提琴十分自觉。”
也许是因为每天的坚持与努力,让年纪轻轻的沛盈获奖无数,包括于2011年北京举行的首届“五洲杯”器乐类西洋乐组小提琴独奏获得金奖,及于2015年举行的第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获得全场总冠军。 2017年5月,沛盈在俄罗斯莫斯科参加第7届国际任布斯基小提琴比赛(International Yampolsky Violin Competition),打败300多位对手,勇夺世界冠军,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已故前民政事务局副局长许晓晖称赞她为“香港的骄傲”。
回顾当时的经历,沛盈表示当时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奖,当时比赛高手云集,参赛的对手大多是专业音乐学院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捷克、德国等顶尖音乐学院,而沛盈却以业余小提琴手的身分出赛,可谓越级挑战。她说:“当时去比赛,觉得入围已经是胜出,经过一轮一轮的比拼,竟入了决赛,那时候只想尽自己能力发挥好一点,最后竟然拿了比赛冠军。”获奖后的她没有沉溺在那一刻的惊喜与开心之中,反而借此鞭策自己要更加努力:“我觉得以后要更努力,才可以对得起这个奖项。”
除了到世界各地参与比赛,沛盈也会带着小提琴到世界各地演出。她先后到美国德州基督教大学、丹佛大学进行多场巡演,也曾与沃斯堡青年乐团、西班牙埃纳雷斯堡室内乐团和香港泛亚交响乐团演出。沛盈忆述最令他难忘的一次演出,是在国际音乐节全场总冠军后,远赴美国一所大学的表演,她笑言:“那次是我第一次去外地表演,面对的听众和乐团都是十分专业的,一开始有点紧张,谁知最后也可以成功地演出,更获得他们的认可。”经历了为数不少的比赛与演出,沛盈认为自己变得更成熟,面对压力时知道如何调节心态,在舞台上更加自如地表现。
不少醉心音乐的人,背后总离不开一群人的支持。从沛盈练琴开始,关心女儿练琴就成了她父母的重要“任务”。黄爸爸更是参与在她每一个重要时刻,几乎每次陪着沛盈上音乐课,看尽女儿刻苦练琴的汗与泪;跟着沛盈去各地演出和比赛,见证女儿收获的荣耀与掌声,也看到女儿更加有自信。沛盈除了感谢父母的默默支持,也很感激叶氏实践中心的叶伯伯、叶太,提供他们表演的机会,以及她的小提琴导师老国茵老师的悉心指导。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沛盈口中的老老师正是一位严师。 “她对自己的要求十分高,无论是音准、音律方面。后来才发现她是用音乐学院的专业要求来要求我,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也很庆幸,有这样好的老师。”
名琴辅助 琴技提升谈话间,沛盈拿出小提琴,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平无奇小提琴竟大有来历,小提琴是斯特拉迪瓦里琴,制作于1705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弦乐乐器类别之一。如此名琴,为何本身是小提琴收藏家,中华基金的庄先生愿意割爱借给沛盈呢?原来庄先生小时候也是学小提琴,后来转了行,希望有能力的小朋友可以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加国际比赛,除了有一定的琴技,也要有一把好琴辅助,才能相辅相成,使表演尽善尽美。沛盈告诉我们:“这把琴的反应很快,可以展现到以往未能展现的技巧。”或许,大家会感到疑惑,琴是死物又如何有反应呢?庄先生解释:“好像赛车手必须有跑得快的车一样,只要轻轻踏油门,车就能够加速。”庄先生更指如果拉琴时手指的速度比琴的发音要快时,代表那把琴已经不适合琴手使用,继续练习也只是浪费时间,到了这个阶段就必须换反应更快,更好用的琴。
问到沛盈的未来目标,会否希望挤身专业小提琴家的行列,她坦言暂时未有明确目标,“未来会如何谁都不知道,现时会做好当下,看看届时会有什么际遇。 ”,对于未来,沛盈只希望脚踏实地“做好当下”,这或许是最好的答案,因为做好当下其实正正是在建构未来。
文/ 亚敏,图/ 亚纪、受访者提供
文章发表于《知识》杂志
编辑: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