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张之洞比较(李鸿章张之洞这些大人物为什么只是在围观)
李鸿章与张之洞比较(李鸿章张之洞这些大人物为什么只是在围观)清末形势图出于制约当时权力日盛的帝师翁同龢和借重张之洞的目的,1898年三月在慈禧首肯下,光绪帝下诣让张之洞进京辅政。张之洞人还未到北京,就发生了沙市招商局更夫与湖南船帮发生械斗,船帮放火点着了海关,烧到日本领事住宅。光绪帝下旨,让张之洞返回处理。后来,慈禧起用王文韶、荣禄、刚毅等人,张之洞没有了机会参与变法!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名声便一落千丈。1896年李鸿章出国考察,访问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个国家。回国后因为光绪皇帝对李鸿章一直有看法,被扔到总理衙门办事,又不兼军机大臣,实际上成了一个闲人。张之洞张之洞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之一,也是支持变法的地方新派大员之一,他的影响力仅次于李鸿章。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张之洞就结识了康有为,他认同维新变法,但是认为康有为言过其实,所以反对有康有为参与的办法。
戊戌六君子
发生在129年前清末的戊戌变法,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103天后便因为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扼杀而失败。变法中的首领人物有些被杀害,有些则亡命海外,这次的失败使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的失去了信心,纷纷走上推翻它的道路!
纵观整个变法的全过程,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像,那就是变法的主要参与者官职都不高,最为有名的"戊戌六君子"最高职位只是四品!那么,当时李鸿章,张之洞等这些大员为什么没有参与,反而只是在围观?
李鸿章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名声便一落千丈。1896年李鸿章出国考察,访问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个国家。回国后因为光绪皇帝对李鸿章一直有看法,被扔到总理衙门办事,又不兼军机大臣,实际上成了一个闲人。
张之洞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之一,也是支持变法的地方新派大员之一,他的影响力仅次于李鸿章。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张之洞就结识了康有为,他认同维新变法,但是认为康有为言过其实,所以反对有康有为参与的办法。
出于制约当时权力日盛的帝师翁同龢和借重张之洞的目的,1898年三月在慈禧首肯下,光绪帝下诣让张之洞进京辅政。张之洞人还未到北京,就发生了沙市招商局更夫与湖南船帮发生械斗,船帮放火点着了海关,烧到日本领事住宅。光绪帝下旨,让张之洞返回处理。后来,慈禧起用王文韶、荣禄、刚毅等人,张之洞没有了机会参与变法!
清末形势图
李鸿章和张洞作为清末最为重要的两位大臣,他们没有参与到事关清政府存亡的维新变法中来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变法过程中,政府的权力中枢仅有光绪帝一人有些重量,还是个傀儡,谭嗣同,康有为等人政治经验又严重欠缺,影响力不足。在地方,维新派不仅不去拉拢实权人物如李张二人之流,反而对他们呲之以鼻,可以说,这场变法从开始就注定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