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说起从小学琴的话题,章红艳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光。她说:“我是从7岁开始跟随我父亲学琴的。一直到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会了我很多的东西。父亲的一手琵琶技艺是从老师傅那里学来的,然而他的学琴之路远不及我的顺畅和幸福。据他说,当时老艺人们还存在着严重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那位老师傅是背对着我父亲演奏的,也就是说不是面对面教他的,那时候我父亲就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自己学会看乐谱,以后一旦学会,要口传心授地都教给徒弟。”章红艳对于这部作品的创想还有更深入的想法,她说:“我曾经想过用十把琵琶演奏《十面埋伏》。在以后的演出中根据现场的情况,我最多的时候是用了20多位演奏者演奏,效果是很好的。现在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了我们弹拨乐团的保留曲目,每次音乐会都会有这部作品。”章红艳同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音乐教育家,曾获“杨雪兰音乐教育奖”。2003年章红艳创建中央音乐学院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1)

章红艳教授

艺术简历

章红艳,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委员。生于浙江嵊州,7岁随父章时钧学习琵琶,10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先后在该院就读附中、大学本科及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在学期间先后师从孙维熙、林石城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2)

与孙维熙教授12年的师生之情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3)

与郑晓英指挥家合作多年

章红艳同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音乐教育家,曾获“杨雪兰音乐教育奖”。2003年章红艳创建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任音乐总监。乐团活跃于中国乐坛,在各地举行多场巡回音乐会,被誉为当代中国最富创造力和最高水准的弹拨乐团。2007年,乐团录制首张全球发行的专辑《弹拨中国》。

走下舞台的章红艳老师,一身休闲装扮,更增添了几分青春活力。采访中,她特意为我泡了一杯清茶,为我们营造了轻松的谈话氛围,随即,章红艳和我聊了起来。

立体声“十面” 源自一次邀约

由章红艳老师本人改编的传统琵琶武曲《十面埋伏》,如今被人亲切地称之为“立体声”版,此番改编着实让这首琵琶曲焕然一新,又不失其作品精髓。在业内,章红艳这个名字已经与这部琵琶名曲紧密相连。章老师说道:“准确地说是在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我受指挥家余隆先生之邀在北京著名的恭王府花园演出,当时余隆先生要求我要演出新意,对于一首古曲要出新是很困难的,毕竟几百年来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你改了,如果味道变了也就面目全非了。经过一番前思后想,精雕细琢,最终呈现出来了一部现代‘立体声’效果的《十面埋伏》。这个版本的问世,还要说到我演奏这部作品时遇到的一个音乐处理问题,《十面埋伏》的第一个乐句就要用最大的力量去扫弦,但发展到后面,在表现列阵、两军对垒的时候音量已经无法再大了,用尽全力也没有太大差别。针对演奏这首作品中遇到的这个问题,我想到了能不能把独奏,改成重奏,但改变重奏却不是按照西方音乐的重奏方式来, 比如和声。既然这部作品表现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战争的场面,何不把战争中的一些战法用到音乐中呢,比如声东击西,欲擒故纵等等。有了这种灵感之后,我就把一些古代兵法,通过乐器来模仿出来。在演奏中,我作为领奏,好比就是战场上的指挥者,音乐在行进中,会由不同方位的乐器奏出来,而整体的调兵遣将就在我这里。演员们深入到观众席中,不仅加强了他们的听觉感,也加强了现场感,并谐谑‘埋伏’的意趣。而且,我的这首作品一定要在现场演奏,这也是这首作品改编后的最重要的特色和特点。”

章红艳对于这部作品的创想还有更深入的想法,她说:“我曾经想过用十把琵琶演奏《十面埋伏》。在以后的演出中根据现场的情况,我最多的时候是用了20多位演奏者演奏,效果是很好的。现在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了我们弹拨乐团的保留曲目,每次音乐会都会有这部作品。”

7岁学手艺 为端“铁饭碗”

说起从小学琴的话题,章红艳似乎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光。她说:“我是从7岁开始跟随我父亲学琴的。一直到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会了我很多的东西。父亲的一手琵琶技艺是从老师傅那里学来的,然而他的学琴之路远不及我的顺畅和幸福。据他说,当时老艺人们还存在着严重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那位老师傅是背对着我父亲演奏的,也就是说不是面对面教他的,那时候我父亲就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自己学会看乐谱,以后一旦学会,要口传心授地都教给徒弟。”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4)

章红艳和父亲

章红艳出身在越剧家庭,父亲章时钧是越剧团里重要的琵琶演奏员,母亲是越剧演员。虽然父亲不是科班出身,但他有独特的教学方法,有了父亲的先决条件,再加之从小“混迹”在越剧团里,章红艳从小就被这种浓浓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所熏染。

章红艳说:“那时候,父母每天都在越剧团里工作,我就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有时候我还会上台去跑跑龙套,觉得真是有意思极了。7岁的时候,父亲开始给我启蒙,回想当时父亲的教学,真是让我佩服。我每天练琴多少时间,他就陪我多长时间。在没有任何比较的环境中,我跟父亲就在家天天练琴3个小时。那时候乐器生产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没有儿童用的小琵琶;我上来就用我父亲的大琴,那个琴大的简直都搂不过来。可是我个子小,不能负重太大,于是父亲就想了个招,从房顶上顺下一根绳子,吊在半空中。算好琵琶在我身体上的部位,把琵琶拴在这根绳子上,这样我就可以不负重地演奏了。我记得那时候总会有人到我家来看我弹琴,就跟看耍猴戏似的,特别有意思。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完善的器乐教材,我从小练习的曲目几乎都是成人演奏的。旁边也没有可以比较的琴童,每天就是闷头苦练。其实父亲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我有一技之长,有个‘铁饭碗’。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中央音乐学院恢复招生考试的第一年,附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些考点,得知这个消息后,父亲决定带我去福建艺校考点去参加考试。当时想即使考不上专业院校,考个艺校也可以,起码以后可以搞琵琶演奏了。来到福建艺校后,我终于见到了一些跟我一样弹琵琶的孩子,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考试现场我听到福州艺校的一个高三的同学居然跟我弹同一首曲目《草原小姐妹》。我跟父亲听完了之后,自认为他弹的没我好。可是后来父亲对我说,这个学校不能考了,你就专心考音乐学院吧,一次不成就考两次。一定要到好的学校找到好的老师学习。父亲决绝地为我选择了人生目标。”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5)

7岁时候练琴照

“那时候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在全国有几个招生考点,每个考点把一些演奏优秀的考生经过录音后带回到北京,再经过评审。那年琵琶专业只录取了我一个人。也就是从那时候我跟爸爸才知道我的水平到底如何。进入学校之后,我发现我已经是‘名声在外’了,时不时地就听到有人谈论我说,有个叫章红艳的小孩手指头跑的特别快,机能特好。用‘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形容那时候的招生考试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父亲是给我最大压力的人

进入音乐学院后,由于她出类拔萃的表现,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章红艳说:“上学的时候,我自己特别抓紧学习,因为招收上来的都是全国最好的,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氛围自然就是精英的氛围。所以学习的事情从来不用爸爸妈妈操心,更不用他们来陪读。我在北京一个人上了12年的学,爸爸就来看过我一次。我虽然学习民乐,但是我视唱练耳,听音什么的都特别好,而且还成了老师们经常谈论的标杆儿。现在我给学生们上课,他们时不时地就跟我说,今天视唱老师又提起您了,说当年章红艳怎么怎么。”说完章老师会心一笑。

章老师继续说:“你别看我现在已经这么大了,也算是有些成绩,但我心里还是有压力,给我这些压力的就是我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位不善言辞的人,他给的压力从来不用语言,而是身体力行的。我每每回家看望父亲,他现在年逾古稀,但是每天还坚持练琴3个小时。弄的我真是不好意思睡懒觉。父亲的这种鞭策一直让我内心有着一股不断前进的动力。有时候我在外地有演出了,就特想爸爸能跟我一起去,演出结束后他总会给我很多意见,而这些意见是最中肯,不带任何色彩的。这些年来父亲无言的力量,以及他的评价是我特别看重的,因为我的艺术生涯就是他艺术生命的延续。”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6)

章红艳幼年时期家庭照

幸运不是凭空而来

章红艳坦言,自己从求学直到成就事业的这条道路上几乎是一帆风顺,没有所谓的大起大落。她说:“我时常对自己的学生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就话一点没错。做好当下,就是为你下一步做好准备。我在中央音乐学院从附小一直上到研究生,每天都把时间花在练琴和学习文化上。搞艺术的,很多时候不能仅仅看着自己眼前的专业,还要涉猎其他艺术门类。我上研究生的时候,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北京剧场观看各种演出。什么长安戏院的戏曲、人民剧场的话剧、首体的流行歌星演唱会,我都去。我不是去看热闹,就是看看他们是怎样吸引观众。怎样展示自己的艺术。那些经历和积淀下来的经验,让我今天受益匪浅。很多时候有的人会说我赶上了某某好时候,的确是这样,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我没有这些真东西,机会来了我胜任不了,就会错过。”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7)

章红艳在学校前留影

国内欠缺音乐会文化

如何用音乐来发扬民族、本土文化,章红艳说:“这个问题包含了很多的小问题。我想先说说我之前到瑞典的经历。我参加了当地的一个很著名的音乐节,感触极深。与这个很有名气的音乐节很不相符的是,这是一个只有500人的村落,演出地点就在一个只能容纳200多人的偏僻、破旧的教堂,周围就是鸡舍、牛圈,到处还弥漫着动物粪便的味道。我当时真有些失望,心想他们能够理解我演奏的音乐吗?带着这份担心和怀疑我和外国艺术家门如约地上演了我们的音乐会。令我十分意外的是,这里的观众在聆听音乐会的时候出奇的安静,你能体会到他们真的是在用心感受音乐。当音乐结束后,他们会等待音乐慢慢地弥漫、消失在空气中,停顿许久后,他们的掌声和口哨声让你有被湮没般强烈的感觉。他们对于音乐的态度令我非常敬佩。这些优秀的观众也令演奏家们备受感动。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就是他们思想中有着很深的音乐会文化。然而在我国这种文化意识是很淡薄的。音乐会文化,本身就是西方的产物。中国的文化是茶馆、戏园子那种热热闹闹的场面。而要真正欣赏音乐的沙龙是没有的。所以我们的观众是需要教育的。”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8)

国外演出海报

“我之前在国家大剧院带着我的弹拨乐团演出,你知道我的音乐会特点,我讲话不用话筒,演出也不用。那天观众们很嘈杂,我的声音本来就小,我在上面说,观众在底下说,这时候就有观众喊‘听不见’。我猜想当时可能有人想看我笑话,到底怎样收场,但是我依然坚信,没有坏的观众,只有坏的表演。于是我对他说,今天我跟你有个约定,你为我而来,我也为你而来,如果你能在安静一些的话,你就会听到我的话,相信你也能听到更好的音乐。台下一下子就安静多了。音乐会演出的十分顺利,我想可能是中国观众都比较含蓄,到了该欢呼的时候,观众们的气氛又达不到,我说如果要是在国外,此时可以吹口哨了。这时候观众们才放开掌声,并且是哄堂大笑。

且弹且谈,重在传播

章红艳的“且谈且弹”系列音乐会已经成为她的标志性音乐会方式,她说:“我们的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民族文化 不是他真的就不喜欢,而是他对此一无所知,一无所知怎么能够喜欢呢?所以要想让他们喜欢就先要让他们知道、了解。然后慢慢体会其中的意蕴。我在国外演出了数不清的场次。老外们听到之后都会热烈鼓掌,你说他们是真听懂了吗?他们是被这种文化所感染。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我们可能对外面的事情了解的很清楚,对自己的文化反而就不太在意了,而外国人不是,他们最知道自己的文化,对外面是知之甚少。所以经过几年来的演出经验,我的音乐会除了听民乐,还要讲文化,这已经是我的一个‘特色’了。”

建议中国孩子懂点民乐

对于在中国孩子几乎每每都要学习钢琴、小提琴这一现象,章老师说:“我建议中国的孩子们都要学习一件中国乐器。在国外演出学习时间长了,我就越发感受到自己祖国文化的重要性。当你身在海外没有朋友的时候,你拿出一件中国乐器,以乐会友的时候,会带来无穷的乐趣。我们的很多民族文化正在流失。刚才我说道很多人是因为无知所以才不喜欢民乐的。这些孩子如果能够从小学习一些民乐,等他们成长起来后就成为了民乐的听众。”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9)

章老师领奏

访谈即将结束,看看表,比预计的时间延长了不少。章老师对琵琶艺术的执着和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令记者无比钦佩。对于一些敏感问题,章老师好不遮掩的勇于直面。临走时还嘱咐我们说,她说的话都是可以刊登的。这不由得让笔者想起采访中章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她说:“作为一位艺术家,一定要心很大,要能包容很多东西。”或许这也正是一位心怀坦荡的音乐家能够坦然面对荣誉与评说的内因吧!

文章/苏凌

编辑/云珹

图片/章红艳

十大美女琵琶演奏家是谁(亦文亦乐且弹且谈)(10)

注:本文系“有盐不闲”独家原创稿件,欢迎理性批评与科学指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有盐不闲”微信公众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