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宇g6对比测评(究竟谁能问鼎稳定器)
飞宇g6对比测评(究竟谁能问鼎稳定器)调平体验 相比M2完全不可能双手握持的短粗手柄,飞宇G6P的手柄设计更中规中矩,修长手柄单双手握持均可,操作使用更加方便。手柄设计 云鹤M2手柄、按键均由塑料制成,成本和重量降低同时,质感与档次也同步降低,防滑纹理采用搪塑材质,防滑力不足。飞宇G6P则整机由全金属材质打造,质感与耐用性更佳,手柄处的包胶设计不仅防滑还防冻,贴心人性化。 握持感是M2 在ID设计上的一大败笔,握持非常局促。由于追求小巧,M2手柄设计非常短粗,但考虑操作使用,按键与显示屏不能同步缩小,导致手柄可握的部分非常短。如图片所示,我的手属于偏小型,但正面按键全都会被拇指握住,食指上端也会碰触到扳机键,容易误操作,基本上食指拇指必须一直保持虚握状态。
在前不久,智云稳定器发布了一款全新产品——云鹤M2。一款定位跨界的三轴稳定器,可以搭载手机、运动相机、微单、卡片机四种不同设备。
事实上这是市面上第二款通持型稳定器,首款同类装备是18年5月份飞宇稳定器发布的G6 Plus,智云应当是看到了跨界稳定器这一领域的前景,才会延后一年多还推出M2来竞争。那号称为vlog打造的M2对比老牌的G6P实际表现如何呢?针对两款产品在轻量拍摄性能,我进行了一个横评对比,看看谁才是名副其实的“全能王”。
重量大小
飞宇G6P重663g、承重800g,M2重500g、承重720g,整体来说,M2相比于G6P更小更轻,携带收纳体验稍胜一筹,但机身的缩小也让M2的承重不及G6P,导致使用微单时,搭配相机镜头限制很大。
手柄设计
云鹤M2手柄、按键均由塑料制成,成本和重量降低同时,质感与档次也同步降低,防滑纹理采用搪塑材质,防滑力不足。飞宇G6P则整机由全金属材质打造,质感与耐用性更佳,手柄处的包胶设计不仅防滑还防冻,贴心人性化。
握持感是M2 在ID设计上的一大败笔,握持非常局促。由于追求小巧,M2手柄设计非常短粗,但考虑操作使用,按键与显示屏不能同步缩小,导致手柄可握的部分非常短。如图片所示,我的手属于偏小型,但正面按键全都会被拇指握住,食指上端也会碰触到扳机键,容易误操作,基本上食指拇指必须一直保持虚握状态。
相比M2完全不可能双手握持的短粗手柄,飞宇G6P的手柄设计更中规中矩,修长手柄单双手握持均可,操作使用更加方便。
调平体验
M2可拆卸快装板设计独特,是其利于收纳的原因之一。但可能是追求小巧机身,M2的电机轴臂都比较短,在调平时让人稍微放不开手脚,且因为磨砂感的金属快装板非常容易滑动,综合起来在进行微调时极为不便。
另一个让我如鲠在喉的是横滚轴定位螺丝这个相当变扭的设计,购买全能型稳定器是因为更换相机拍摄的频率高,而一旦更换相机就需要重新调平,定位螺丝就变得毫无作用。
事实上定位螺丝完全是为收纳针服务,M2收纳针确实可以固定三轴,前提是必须上调横滚轴,否则机身就会如下图所示挡住轴臂复位,这就导致每次使用都必须重调横滚轴,定位螺丝只不过是不得已的妥协之作。
(M2机身挡住横滚轴复位)
综上三个角度可以看出,在ID设计方面,云鹤M2牺牲了握持、材质、调平等方面的表现,来使得机身更小巧,以提升便携性。
在我看来,这恰恰走进了全能型稳定器的最大误区,因为便携只是加分项,当我们考虑购买全能型稳定器,也就是常用拍摄设备至少是两种,所以无论如何外拍都必定会背包。那这一点点的外形的缩小,对于背包党来说,带来的价值就是伪价值。反而降低了核心功能的表现,即灵活快速的切换不同设备、更高的承重带来更多镜头选择等。
模式操作
G6P与M2都拥有6种拍摄模式,分别是航向跟随、全锁定、航向俯仰跟随(全跟随)、全跟随(POV第一人称)、快速跟随(疯狗模式)、盗梦空间(三维梦境),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功能一模一样,这里让我非常不解的是,希望智云下次取名时可以简单一点。
(G6P自定义模式键功能界面)
两者都靠模式键与扳机键进行模式切换,不同的是M2模式执行方式与顺序是固定的,比如单击轮换锁定、航向跟随、全跟随。而G6P支持按键自定义,扳机键的长按功能与模式键的双/三/四连击所对应的模式均可自由定义,比如喜欢拍摄日常vlog可以设置双击自拍,能灵活将自己常用的模式设置靠前。
实拍稳定性
实拍测试中使用手机拍摄时,二者均表现优秀,画面非常稳定。使用微单拍摄时,我选择的是索尼α6400加16-50镜头,G6P稳定性良好,电机力度仍有富余,而M2的电机力度调节到最高仍感觉力度稍显不足,横滚轴会有轻微幅度抖动。
适配兼容性
对比了一下官方放出的适配列表,两款稳定器可适配的相机数量基本一致,同样以索尼松下为主,不过相比于M2只能用稳定器控制相机进行变焦,G6P还可以通过机身旋钮环控制相机变焦、跟焦,调整白平衡与ISO等参数,适配更深度,功能更强。
对比下来,两款稳定器都有着不错的增稳能力,但G6P的功能更强、操作使用更人性化,M2则在便携性上占据一定优势。但M2作为一款后发稳定器,却在设计上走入误区,为了提升机身在轻小便携方面的优势,反而不断的削弱核心需求方面的表现。得不偿失,可谓不智。个人认为M2重点宣传的便携性能实际价值溢出,反而为此牺牲了调平性能与承重能力,在已经有G6P这款早发布一年的产品做对标,仍然走进了误区,反而G6P设计理念更正确,也更适合基础风光旅拍加vlog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