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惨的战役(深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帕斯尚尔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惨的战役(深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帕斯尚尔之战)8月底,海格自感回天无力,只好让普鲁莫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冷静地审视了当前的困境之后,普鲁莫意识到所谓的“决定性突破”只不过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想,所以,他决定抛弃原有的作战计划,另辟跃径。他将进攻的规模缩小,不再采用追求全面击破德军防线的泛化战术,而是选定一些打击目标后实施小股进攻,打算一点一点地吃掉对方的有生力量。这样,海格为了扭转整个战局而发动的“制胜战”实际上就变成了一场“消耗战”。虽然海格自己并不情愿,不过鉴于法国还没有从尼维尔攻势后持续了两个月的兵变中缓过劲来,也只好依计行事了。连日的倾盆大雨和持续的火炮重击已经把战场变成了一片沼泽,虽然战斗还在继续,但在接下来从8月16日到18日的兰格马克之战中,英军却依然进展平平。 1917年6月,英军在莫西尼斯之战中大获全胜,比利时重镇伊普雷斯东面及南面很长的一段山脊高地至此落入其手,唯独山脊北段仍为德军掌控。认为“德军必溃”的英国远征军司令
感受战争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得失。
大家好,这里是顽皮看世界,我是顽皮。
帕斯尚尔之战又称第三次伊普雷斯会战,是协约国部队为了冲破德军防线而发起的。此战开局不久,战局即在恶劣的天气之下迅速恶化,几乎演变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对抗。
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帕斯尚尔之战。
1917年6月,英军在莫西尼斯之战中大获全胜,比利时重镇伊普雷斯东面及南面很长的一段山脊高地至此落入其手,唯独山脊北段仍为德军掌控。认为“德军必溃”的英国远征军司令、陆军元帅海格早就计划在弗兰德斯大打一仗了,而莫西尼斯的胜利无疑大大地加强了他作战的决心。海格坚信,只要能够在伊普雷斯突破德军防线,就能穿过比利时大部,直捣德国潜艇部队的母港,从而终结其对英国海上贸易的威胁。
休伯特·高夫率领英国第五集团军负责主攻。在主力部队以南,有赫伯特·普鲁莫率领的英国第二集团军,以北则是弗朗索瓦·安托万的法国第一集团军。在3000门大炮持续了10天的预备炮击之后,7月31日凌晨3点50分,英军在一条长达18千米的攻击线上发动总攻。但连日的预备炮击已经给了守军足够的准备时间,德国第四集团军司令希克斯特·冯·阿尼姆将军此时早已加固好了防线等着英军的到来。
英军负责沿梅尼公路向伊普雷斯东南部进攻的部队在路上遭遇了拦截,而皮尔肯山脊及其东北方向主攻战场上的英国部队也收获寥寥。8月2日,皮尔肯的战斗草草结束,英军短短2750米的推进距离却涂满了3.2万人的鲜血。
连日的倾盆大雨和持续的火炮重击已经把战场变成了一片沼泽,虽然战斗还在继续,但在接下来从8月16日到18日的兰格马克之战中,英军却依然进展平平。
8月底,海格自感回天无力,只好让普鲁莫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冷静地审视了当前的困境之后,普鲁莫意识到所谓的“决定性突破”只不过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空想,所以,他决定抛弃原有的作战计划,另辟跃径。他将进攻的规模缩小,不再采用追求全面击破德军防线的泛化战术,而是选定一些打击目标后实施小股进攻,打算一点一点地吃掉对方的有生力量。这样,海格为了扭转整个战局而发动的“制胜战”实际上就变成了一场“消耗战”。虽然海格自己并不情愿,不过鉴于法国还没有从尼维尔攻势后持续了两个月的兵变中缓过劲来,也只好依计行事了。
从9月20~25日在东南部战场进行的梅尼公路之战,到10月12日~11月10日在东北部战场爆发的两次帕斯尚尔之战,普鲁莫用若干次小规模的袭击吃掉了德军1914~1915年间在此地占领的大部分阵地,使得英军在伊普雷斯附近的突出阵线往前推进了8千米。但双方为此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惨重,英德双方分别伤亡30万人和26万人。
好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帕斯尚尔之战,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好,我是顽皮,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