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不上南外(南外真的不香了吗)

为什么不上南外(南外真的不香了吗)另一方面,“冲外”考试在整场小升初的招录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处引用家长群里看到的一段话,原出处不明,仅供参考:在南京,小升初“冲外”的意义不仅在于表达对南外这所学校的向往,这也是全市的尖子生们互相较量的竞技场。最终,480名牛娃上岸,480名以外的孩子,或凭借优异的冲外成绩进入其他优秀的学校,或找准自己的定位力求初中阶段更上一层楼。在标化考试不复存在的背景下,冲外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考查和证明自身实力的机会。近8年的数据中,南外报录比一直在10%-13%这个区间内,即便从去年开始,南外招生名额扩招至480人,报录比也只有12.33%。可见,家长“冲外”的热情依然高涨。“南外面测”作为全市唯一官方认可的小升初考试,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王牌地位。今年,南外招生计划与去年一致,依然是480人,男女比例1:1。

最近几年,网上出现很多唱衰南外的声音。“南外已经不如以前热门了”——这样的论调听到的并不少。

那么,报名南外的人越来越少了吗?

好像并不见得。

我们看一下南外自2015年以来的报录比:

为什么不上南外(南外真的不香了吗)(1)

近8年的数据中,南外报录比一直在10%-13%这个区间内,即便从去年开始,南外招生名额扩招至480人,报录比也只有12.33%。

可见,家长“冲外”的热情依然高涨。“南外面测”作为全市唯一官方认可的小升初考试,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王牌地位。

今年,南外招生计划与去年一致,依然是480人,男女比例1:1。

在南京,小升初“冲外”的意义不仅在于表达对南外这所学校的向往,这也是全市的尖子生们互相较量的竞技场。最终,480名牛娃上岸,480名以外的孩子,或凭借优异的冲外成绩进入其他优秀的学校,或找准自己的定位力求初中阶段更上一层楼。在标化考试不复存在的背景下,冲外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考查和证明自身实力的机会。

另一方面,“冲外”考试在整场小升初的招录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处引用家长群里看到的一段话,原出处不明,仅供参考:

在全市小升初考试取消、各初中校集中自主择优考试取消之后,南外考试就成了唯一一个全南京小学生广泛参与,有公开成绩标准的考试。

在考试前,南京所有的民办公办名初中,都会想办法掐尖全市的冲外种子选手。

以玄外为代表的几所头部民办,录取时会与学生签下不准冲外的密约。

众多一线公办和二线民办初中,录取时一般会与学生签下只准南外与我二选一的密约。

其它二三线初中则是各种简历应收尽收,充分储备生源以备7月初的南外发榜。

大家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就等南外来打脸。

7月初冲外考试成绩公布后,洗牌开始了。

一些头部民办与违背冲外承诺的生源解约,如果没冲上想回来,没门!

南外自己补录了一批分数较高的线下落榜生。

众多一线公办和二线民办初中盘点一下自家锁定的生源被南外抢走多少,释放出相近数量的优录名额,这其中大部分给了此前未与本校签约保底的南外的线下高分落榜生。

二三线初中们,紧接着再盘点一下自己被南外和一线公办二线民办们薅走的生源,算一算还有多大录取空间,无情地开始渣男表演,对之前吊着的那批生源说NO。

围绕着每年南外的放榜,包括录取和补录一共约600人的南外录取量。撬动全市初中完成了一次寄居蟹排队换壳式的生源分层大洗牌,数以千计的学生才能最终尘埃落定。

一个南京初中校长的能力,一半是体现在教学管理,一半是体现在能不能在这洗牌中充分利用游戏规则拉拢到足够多的优质生源。

这几年的JZHX,中考成绩节节升高,密诀之一就是提前挨个给龙江的一众小学冲外班种子选手的家长们打电话,许以各种承诺,捞取了大批的高分冲外落榜生。

有人说南外的吸引力已经式微,当南外初中不再能够保证直升高中部的名额时,就是冲外路线的末日。对此我不敢苟同,冲南外的意义在于:它在影响力和参考广度上没有竞争者,是南京取消小升初考试以后,南京名初们最认可的优录考察标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