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内容及书法作品(兵法拳法书法中的十大辩证关系)
孙子兵法内容及书法作品(兵法拳法书法中的十大辩证关系)《太极拳论》中讲:“静如山岳,动若江河。”[4]杨澄甫说:“动中求静,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这些都表明了“以静待动”是太极拳技击的指导思想之一。陈鑫在《太极拳拳谱》中有“中气贯足,精神百倍,静以待动,坚我壁垒”的论述,强调了“以静待动”是“坚我壁垒”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孙子兵法·军争篇》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治”指治理,“以治待乱”指把自己一方的内部治理好了以便解除纷乱。“哗”指喧哗躁动,“以静待哗”指调整到安静状态应对喧闹的外部环境。《兵垒》云:“兵,武事也,而以静为主。静则无形,动则有形。动而有形,必为所擒。是故圣人贵静,静则不躁,而后能应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尉缭子》曰:“兵以静胜,甚哉,兵之不可轻动也,况妄动乎?”说明在战争中要正确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要动静相宜。《孙子兵法·势篇》说:“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
张 杰,刘淑君/文
摘 要:《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著作之一,其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巧妙处理战争中的阴阳关系,陈王庭根据阴阳学说创立了陈式太极拳,中国传统书法无论笔画、结体还是章法均体现着阴阳关系。因而,孙子兵法、太极拳法和书法在根源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具有相同的阴阳辩证关系,即奇正、动静、虚实、先后、快慢、内外、刚柔、方圆、顺逆以及整体和局部十个方面。
关键词:孙子兵法;太极拳;书法;阴阳;辩证关系
通观孙子十三篇,其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巧妙处理战争中的阴阳辩证关系,并充分利用这种阴阳辩证关系演化出“奇正之术”,并将其应用于战争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均体现着求变、创新、和谐的思想。明末清初,陈王庭根据阴阳学说,融合兵法、经络学、武学、养生学等创立了陈式太极拳,在太极拳的周身规矩、技击用法、养身健身方面均体现着阴阳辩证思想。中国传统书法中,书体的笔法、结体和章法中也充满了阴阳辩证思想,正是这些阴阳关系的巧妙处理成就了汉字的独特书写艺术,被誉为“无言之诗”“无行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兵法、拳法和书法均为中华文化独特瑰宝,因而可以从十个方面探讨它们中的阴阳辩证关系,以期窥探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内在关系。
一、奇正相生《孙子兵法·势篇》说:“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冬无端,孰能穷之。”奇正原理为历史上多次大小战争所证实,很多历史名将都是以奇制胜。具体来讲,当正兵不能战胜,则用奇兵配合正兵制胜,同时,正兵可以改用作奇兵,奇兵也可以当作正兵用。《孙子·虚实篇》讲:“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高明的将帅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换或奇或正的战法,就像天地自然一样变化无穷,江河一样奔流不竭,总是在奇正的变换中把握战机,打败敌人。
陈王庭《拳经总歌》说:“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声东击西要熟识,上笼下提君须记。”《用武要言》曰:“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机而袭,乘袭而击。”[1]讲的都是以奇制胜。太极拳中的“上惊下取”就是利用“奇正相生”。如陈式太极拳中的“金刚捣捶”一式中的“三盘并取”之法,上、中、下三盘同时并取,上惊下取,下惊上取,使敌防不胜防[2]。
孙过庭《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3]说明整个学书过程由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恰好是书家由正到奇、由奇反正的变化过程。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反正。”说明在书法的字形体势上要奇正之平衡。项穆说:“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堰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书法雅言》)如果正而无奇,虽用笔严谨而沉实,往往是纯厚而缺神采;如果只奇而无正,即使用笔雄放飘逸,也常常会险怪而不雅,落入俗套。没有绝对的正,也没有绝对的奇,只有奇正相生相济才能创作出好的书法作品。
二、动静相兼《孙子兵法·军争篇》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治”指治理,“以治待乱”指把自己一方的内部治理好了以便解除纷乱。“哗”指喧哗躁动,“以静待哗”指调整到安静状态应对喧闹的外部环境。《兵垒》云:“兵,武事也,而以静为主。静则无形,动则有形。动而有形,必为所擒。是故圣人贵静,静则不躁,而后能应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尉缭子》曰:“兵以静胜,甚哉,兵之不可轻动也,况妄动乎?”说明在战争中要正确处理好动静的关系,要动静相宜。
《太极拳论》中讲:“静如山岳,动若江河。”[4]杨澄甫说:“动中求静,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这些都表明了“以静待动”是太极拳技击的指导思想之一。陈鑫在《太极拳拳谱》中有“中气贯足,精神百倍,静以待动,坚我壁垒”的论述,强调了“以静待动”是“坚我壁垒”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
书法创作过程就是先静后动,以静制动,动中取静,动极则静的过程。唐代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欲书之时,当收其视听,绝虑凝神,正心和气,则契于妙。”[5]只有做到徐疾结合,轻重有度,字体笔画既有重笔的稳妥,又有飞白的飘逸,体现了阳中存阴、阴中有阳。刘熙载把书体分为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艺概·书概》)在书写“静”类书体时应要求点画准确,运笔到位,以扎实、稳健为主;书写“动”类书体时,笔画的长短、方圆、轻重、疾缓没有固定的模式,结体也是随形造势,常常是心手相忘,随情挥洒。
三、虚实兼备《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虛。”“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唐太宗李世民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避实击虚”的用兵原则,概括起来有:一是避敌之实,击敌之虚;二是削敌之实,击敌之虚;三是造我之实,击敌之虚。
《用武要言》讲:“虚而实击,实而虚之,避实击虚。”《拳经》讲:“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拳法备要》说:“与人对敌之时,总要攻击空处。能攻空处则敌人无所用力,自能百发百中,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孙南馨说:“转变虚实,避实击虚,不仅指在腰胯、左右两手之间有虚实,一手之间有虚实、一掌之中有虚实,乃至周身处处有虚实。”正如《拳论》所说:“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1]
在书法作品中,墨迹浓重为实,线条轻细者为虚;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墨迹集中者为实,墨迹分散者为虚。书写时讲求“指实掌虚”,只有“指实掌虚”,手才有力,手才能控制住笔,进而把手上之力施加到纸上,书写出生动劲利的笔画来。王羲之的“实处就法,虚处藏神”,道出书法虚实相生的奥妙,揭示了虚实在书法创作中灵活运用的重要性。正所谓“虚实相生,无墨处皆成妙境;空而灵,虚而妙,妙不可言”。虚与实的巧妙对比和灵活运用使书法作品趋完美化境。
四、先后得当《孙子兵法·军争篇》说:“凡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荀子·议兵》说:“后人发,先人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可见“后发先至”在军事战略上非常重要。
武禹襄讲:“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至。”(《太极拳解》)在与敌人交手的过程中,一旦感知对方有发劲的征兆,我在顺势地接定彼劲的条件下敏捷地后发先至,使其自行跌出。太极拳中讲求往复折叠,即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收先放,欲发先蓄;欲要先给,欲给先要等。老子讲:“反也者,道之动也。”只有明白了先后关系,才能真正体会到太极的内涵。如“欲发先蓄”,没有蓄劲,就没有发劲,蓄劲是发劲的准备,蓄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收敛凝聚,创造最佳攻敌之形势,蓄之既久,其发必速[4]。
书法中的先后关系首先表现在藏锋,藏锋就是“隐去点画出入之迹”,即所谓书写时“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无垂不收,无往不收”。清代笪重光说:“将欲顺之,必故逆之;将欲落之,必故起之;将欲转之,必故折之;将欲掣之,必故顿之;将欲伸之,必故屈之;将欲拔之,必故擫之;将欲束之,必故拓之;将欲行之,必故停之。”(《书筏》)在创作书法作品时,首先要理清先后关系,根据纸张、内容合理设置布局[3]。
五、快慢相间《孙子兵法·军争篇》说:“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说:“故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能存能亡。疾如风雨,舒如江海,不动如泰山,难测如阴阳。”[2]“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中的“疾”与“徐”是一对矛盾,它们在运动中不断转化,在战争中只有不断地变化,才能不被敌人察觉出规律,最终战胜敌人。
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技击精华》中记载:“进取捷若风,失机退宜快。”马虹先生也多次讲到“练习太极拳要快慢相间,快而不乱,慢而不滞”。太极拳练快了,不能丢掉动作,少了细节,练慢了,不能显得呆滞[1]。但是在技击中,速度快慢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水平的对手、不同的攻防动作、不同的攻防时机、动作的运使速度也是千变万化的。太极拳中的“轴轮规律”,就是用的己走车轴、彼行车轮的技击法则以慢制胜。
书法被誉为是“无声之音乐”,节奏感和韵律感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外在表现。在技法上的“快慢”交替,可以概括为“行”与“留”的相互关系。所谓“行”是指笔在纸上的运行,在速度的变化上表现为行笔的快慢,快慢的有机组合而为节奏;在笔法形态上,快则飞动,慢则重拙。“留”表现为运笔上的停顿,如乐曲中的休止符,它不是书写的终结,而是为了调整节奏,是“慢”的极致,是“势”的蓄积。快慢的相辅相成构筑了书法的韵律之美。《艺舟双辑》中讲的“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就说明了要快慢相间、快慢相济。
六、内外相合《孙子兵法·计篇》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其中,“天”“地”属于外部条件,“道”“将”“法”属于内部条件,只有同时具备了内部和外部条件,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谋攻篇》讲:“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只有了解敌人的情况,同时又了解自己的情况,才能在战斗中游刃有余。又讲“上下同欲者胜”,说明了上下同心才能取得胜利。《军争篇》:“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外部条件,将不利于作战。
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高级功夫,并不是简单的外形动作,要求内外合一,形成一个整体劲。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动带外动,即内不动,外不动;腰不动,手不发;大小动作均要求丹田带动。正所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机融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得心应手而出奇制胜。只有呼吸带动丹田内转,配合外形动作,内外统一才能体现出整劲,使力形成完美的传递。武禹襄讲:“先在心,后在身。”练习太极拳时讲究“形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太极拳以神为主,意会为宗,非斤斤计较,拘泥于擒拿格斗,一式一招。
书法艺术,古人称之为“心画”,是最善于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的高级艺术。书法过程是一种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表情达意的过程。张怀《文字论》说:“文则数字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讲“书法之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从张怀瓘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到清代刘熙载的“炼神为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历代书论家都非常重视书法的神采、韵味。但是,书法的“神”不能离开书法的“形”而独立存在。“形”与“神”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形是外在的、可见的文字样式,有笔墨处;“神”是无笔墨处,只能意会的。
七、刚柔相济《孙子兵法·行军篇》说:“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就是用“文”的手段,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用“武”的方法,即军纪、军法来统一步调。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孙子在强调要“视卒若爱子”的同时,还告诫对士卒不能放纵,使用“武”的手段,要掌握住分寸。如果将帅在士卒亲近归附之前,就贸然处罚士卒,士卒就不会顺服。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气概;柔是一种风度、一种魅力、一种姿态。诸葛亮指出:“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将苑》)将领在该刚时要坚强无比,该柔时可以委曲求全。
刚为阳,柔为阴。刚和柔是劲力的两种表现形式,纯刚无柔和纯柔无刚都不是太极劲,只有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才是真正的太极劲。不论劲大劲小,不论动作快慢,不论是蓄是发,其劲力都是刚柔并济,即陈鑫所云“五阴五阳称妙手”。《拳谱》云“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迫不捷”,就是这个道理。无刚不足以谈柔,无刚之柔必软而无力;无柔不足以养刚,无柔必脆而不坚。
书法艺术是通过阳刚、阴柔来表现的,它们相互交替,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书法的整体平衡。任何汉字都是由“线条”组成的,故“线条”是汉字的骨架,要硬朗才能支撑着汉字,故“线条”要表现出力度、阳刚之美。每个汉字都有不同的“结构”构成。“结构”一定要严谨、要符合自然规律,一定要“美”要“漂亮”,体现柔和、弹性和韵味,展示阴柔美。王羲之的书法就是有阳刚的“线条”和阴柔的“结构”二者完美的结合,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被世人称道。
八、方圆相宜《孙子兵法·势篇》说:“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圆形”思想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思想,它不仅仅是利用圆形布阵,更体现在“奇”“正”策略的不断变化,相互组合,永远无穷无尽。
拳谚有云:“横撑开放,光线茫茫,谓之方;提抱含蓄,中藏生气,谓之圆。”方者,方位也,棚南将西、挤东按北,四方正也;采西北、例东南、肘东北、靠西南,隅角成也。《拳经总论》说:“足随手运圆转如神。”“凡手足一动一静要令其转圈。”陈鑫讲:“越小小到没有圈时,应归太极真神妙。”太极拳中的动作“非圆即弧”,圆弧形和螺旋形动作转动灵活,不滞不涩,变化多端,可随身体的任何一个小小的扭转而改变招法,所以在用招时不易落空,破招时易于防守。
书法中的“方圆”分为点画方圆、结构方圆。所谓点画方圆,凡是点画的起笔、收笔、波撇、转折,在钩挑之处出现棱角或露锋的谓之“方”;不露圭角,藏锋敛锷谓之“圆”。结构体势之方圆,主要表现在转折上。篆法用圆,隶法用方;楷多用折,体势尚方;草多用转,体势尚圆;而行书则方圆兼备。圆笔为“质地美”;方笔为“神态美”。《艺舟双楫》云:“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方用顿笔,圆用提笔。”外圆内方,收放自如;圆而不软,方而不僵。圆中必寓方,才不至于浮滑;方中必寓圆,才不至于生硬。
九、顺逆兼备兵法中的“顺逆”主要表现在如何利用敌人的弱点来击败他,顺其势,麻痹敌人;逆其势,攻其不备。《孙子兵法·计篇》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只有顺逆并用,才能使敌人不知我所意。
顺逆缠丝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在练习太极拳时要充分体会顺逆缠丝劲。陈鑫说:“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在太极拳式的转换或开合中,双手、双脚的配合非顺即逆,切不可有直来直去的“抽扯之形”。非顺即逆,处处皆讲螺旋式的缠丝劲,不论是开合、虚实、刚柔、快慢变化,都要走缠丝劲。
“逆锋”与“顺锋”是中锋行笔过程两种用笔形式。当卧倒后的笔尖与笔杆成钝角运行时,称之为“顺锋”,成锐角时则谓之“逆锋”。“逆锋”所产生的线条劲涩,两边略毛而中部充实,如锥画沙,黄宾虹谓之“剑脊法”,或谓之“裹锋”,笔锋聚敛,万毫齐力。“顺笔”的效果如行云流水,锋开而毫铺,给人轻松明快之感。写篆、隶、北碑,求其雄强婉劲,多用逆笔中锋;写行草,求其流美妍妙,多用顺笔。由顺而逆,由逆而顺,笔的起倒完全是靠腕部的扭转起倒来控制的。由逆而顺,则毫聚而能散,由顺而逆,则锋开而力到。
十、整体与局部《孙子兵法·九地篇》说:“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长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而首尾俱至。”“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强调用兵作战应注意部队的整体性,如果各个局部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作战中就不能首尾呼应,就会处于被动状态[2]。
《用武要言》讲:“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陈鑫说:“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太极拳的首要特征就是强调,练拳要“周身一家”“劲要整”,一身之劲要练成一家,“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调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陈照奎先生讲:“打拳一个部位有毛病,可能是全身的毛病,绝不是一个部位的毛病。”“一个部位有错误,全身都不对。”《太极拳图说》中“外三合”“内三合”,即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外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内三合。在行拳和技击中,局部与整体要相互配合、开合有度,体现出太极拳的“整体感”。
书法注重整体效果,不离于一笔一画,然亦不在于一笔一画[3]。篆书、隶书、楷书法度较严,要求体势整齐,讲求“守中”,即每一行各字的中轴线都与整行的中线重合,不偏不歪。每一幅作品中,字体的大小、斜正、轻重、疏密,行气的断续、缓急,甚至涂改的保留,都大多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内涵与个性。从书法发展过程来看,点划、结体、章法这三个要素均有整体和局部的两重性:点划的起笔、行笔、收笔是三个部分;结体从部分看是章法的局部,但它又是点划的组合;章法是字的组合,但从整体来看,它必须与展示空间环境相结合。因此,在创作中创作者要平衡统一各个因素,同时又要有意识地照顾每个因素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马虹.陈式太极拳拳谱·拳法·拳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杰,刘淑君.《孙子兵法》对太极拳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2012,28(5):91-94.
[3]张杰.试论太极拳与书法艺术的融合[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3(2):84-86.
[4]张杰,刘淑君.陈式太极剑中的阴阳辩证关系[J].少林与太极,2012,31(6):37-40.
[5]张杰.书法在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书法赏评,2011,25(6)9-11.
(孟云飞转自《滨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