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邓小平夫人卓琳在京逝世 隔天清晨邓家大院门口摆满花圈:2009年 邓小平夫人卓琳在京逝世 隔天清晨邓家大院门口摆满花圈
2009年 邓小平夫人卓琳在京逝世 隔天清晨邓家大院门口摆满花圈:2009年 邓小平夫人卓琳在京逝世 隔天清晨邓家大院门口摆满花圈“交接仪式当天,我母亲被安排在中国政要的第一排,我在台上看着她。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她庄严地站着,实现了对父亲的心愿。第二天,我母亲参加了在香港的庆祝活动。行政长官董建华特别向与会者介绍卓琳女士出席典礼。江主席扶起母亲,母亲亲切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她是在代表父亲向香港人民致敬。”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病去世后,卓琳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到香港自己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和亲眼看一看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这是邓先生生前的两个愿望,这两个愿望后来实现了,她的妻子邓琳替他看到了。在香港回归仪式结束后,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江主席特别邀请母亲参加庆祝活动。他安排得很仔细,整个时间我和姐姐陪着母亲,我们全程和他一起行动。”“我父亲是一个生活非常简单,性格非常乐观的人。他对自己的葬礼、事务,甚至生前身后名都没有要求,他只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所以我们全家都很兴奋,认为参加这个仪式就是实
邓小平和卓琳都喜欢孩子,只要亲戚和老战友有困难,他们都会主动照顾起孩子。卓琳虽然不太擅长管理家庭财务,但她用自己的爱心和真情照顾着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后来他们的爱也洒在了更多的孩子身上:
1992年,卓琳和邓小平两次以“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1994年,卓琳将4000元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汶川地震期间,她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她的孩子说,“母亲是公务员,除了生活,她的工资都捐给了教育、慈善、救灾、扶贫、残疾人事业等。”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病去世后,卓琳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到香港自己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和亲眼看一看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这是邓先生生前的两个愿望,这两个愿望后来实现了,她的妻子邓琳替他看到了。
在香港回归仪式结束后,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江主席特别邀请母亲参加庆祝活动。他安排得很仔细,整个时间我和姐姐陪着母亲,我们全程和他一起行动。”
“我父亲是一个生活非常简单,性格非常乐观的人。他对自己的葬礼、事务,甚至生前身后名都没有要求,他只有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所以我们全家都很兴奋,认为参加这个仪式就是实现了我父亲的遗愿。我妈妈也是一个很朴素的人,但她破例做了新衣服。到达香港时,她不能冷静下来到晚上无法入睡。
“交接仪式当天,我母亲被安排在中国政要的第一排,我在台上看着她。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她庄严地站着,实现了对父亲的心愿。第二天,我母亲参加了在香港的庆祝活动。行政长官董建华特别向与会者介绍卓琳女士出席典礼。江主席扶起母亲,母亲亲切地向大家挥手致意,她是在代表父亲向香港人民致敬。”
在58个风云变幻的春秋岁月里,卓琳与邓小平始终相濡以沫,患难与共。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伴随着邓小平“两起两落”的考验,卓林以万死不辞的决心,一路陪伴着他。
在她看似平凡却激动人心的一生中,她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邓小平和她与邓小平共同奋斗的事业。她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致力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009年感动中国度组委会为卓琳颁奖致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结语平凡而伟大,是卓琳一生的最好写照。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与她紧密相连,她默默地站在时代伟人的身后,用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爱心,支持他渡过难关,开创新时代。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我们也可以看到新时代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和邓小平一样,卓琳也留下了这样一个心愿:捐献遗体和眼角膜,骨灰撒入海中,她想在深海中见到她心爱的丈夫,不给国家添麻烦。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卓琳离开我们已经12年了,今天我们带着深深的思念回忆卓琳的传奇人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她对信仰的坚守、对爱情的忠诚、对家庭的奉献、对亲友的真诚。她始终以真挚的心热爱祖国和人民,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一切。她崇高的作风和优良的品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参考文献:[1].侯立新.永远的灵魂伴侣——卓琳与邓小平从延河走向大海的爱情[Q].世纪风采 20210410
[2].董邵元 感动中国的巾帼英雄卓琳[Q].巴蜀史志 20201215
[3].秦来来 那年国庆在卓琳家[Q].晚晴 20181015
[4].姚贤玲 卓琳:伟人身边的贤内助[Q].炎黄春秋 20180304
[5].唐亚钧 卓琳:小平同志半个世纪的“拐杖”[Q].中国人才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