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
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邓小平晚年含泪 就算坐轮椅也要去香港他晚年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香港,同样因他的去世陷入了悲痛之中。图|1997年2月24日,北京长安街,群众自发悼念邓小平清晨,“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大型宣传画面前的台阶上,被摆满了洁白的马蹄莲、黄色的菊花和雪白的纸花。深圳人民自发涌到邓小平画像前,献上了一个个花篮,一遍遍地鞠躬。1994年小平同志减少了公开露面之后,就一直有他去世的谣言,而今小平同志真的去世了,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都是巨大的痛苦和惋惜。
图|《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新华社夜班值班室里,尽管所有人心里都有一定的准备,但是当值班人员接到讣告的时候心中还是一沉。
正常的新闻被立即中断,讣告被发出。当时没有睡觉的人们,成为了全中国第一批得知领袖邓小平离开了人世的人。
次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在还没有到元宵节的时候,整个中国就陷入了一片悲痛的气氛之中。
清晨,“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大型宣传画面前的台阶上,被摆满了洁白的马蹄莲、黄色的菊花和雪白的纸花。深圳人民自发涌到邓小平画像前,献上了一个个花篮,一遍遍地鞠躬。
1994年小平同志减少了公开露面之后,就一直有他去世的谣言,而今小平同志真的去世了,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都是巨大的痛苦和惋惜。
图|1997年2月24日,北京长安街,群众自发悼念邓小平
他晚年为之付出巨大努力的香港,同样因他的去世陷入了悲痛之中。
香港报纸、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均报道了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许多报纸出版了特刊、专辑,发表了专门的社论等。香港市民也自发组织了悼念小平同志的活动。
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卓琳致信江泽民和党中央,说出了小平同志关于自己丧事的处理意见:家中不设灵堂,眼角膜捐献给医学研究、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不留骨灰、将骨灰撒入大海。
这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对生死问题的豁达,也是他认为对中国最好的的交代。
2月25日的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台上摆着小平同志的遗像,遗像前面安放了他的骨灰盒,上面按照他的遗愿覆盖了中国共产党党旗。
图|江泽民致悼词
上午十点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追悼大会开始。经电视转播,全国人民都出席了他的追悼会,都在向这位伟人致哀。
3月2日上午,一辆灵车驶入了西郊机场,机场降下半旗以示致哀。
在哀乐声中,81岁的卓琳捧着丈夫的骨灰盒登上了专机。
她抱着骨灰盒流泪良久,还是遵循了小平同志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和花瓣一起洒向了大海。
斯人已逝,留给我们的只有他的丰功伟绩,至于其他全部还于自然。
图|1997年3月2日,依照小平同志的遗愿,亲人们将小平同志的骨灰和缤纷的花瓣一起,缓缓撒向大海
据医护人员回忆,小平同志最后的时光里很少过问什么事情。
有人觉得,南方谈话就是小平同志在政治方面最后的嘱托。
在大局已定之后,他就不再过问什么了。到后来他自己淡淡地说:“该说的都说过了。”
他不再评价别人,也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就只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坦然面对自己的大限将至。
我们将小平同志称为“总设计师”,若是他自己知道,想必不会同意,因为他常说不应该将国家的命运和前景寄托在一两个人身上。
图|小平同志和卓琳在北京玉泉山迎春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然而我们都知道,他曾经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人民群众付出太多太多,他身处人民之中,但却是少数站在历史浪头之人,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和发展。
今天,我们再道一句:“小平,您好”,也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告诉他:
您好,中国也越来越好,中国人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您为之奋斗的一切都没有白费,中华儿女正沿着您规划出来的道路,走向复兴,走向我们所有人都向往的明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