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论语第三十五讲(特稿论语易解4.13)

论语第三十五讲(特稿论语易解4.13)【解读】 【注释】(1)《杨注》:“何有,这是春秋时代的常用语,在这里是‘有何困难’的意思。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词。’”(2)《正义》:“让者,礼之实;礼者,让之文。”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要这些礼仪又有何用呢?”

【注释】

(1)《杨注》:“何有,这是春秋时代的常用语,在这里是‘有何困难’的意思。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都说:‘何有,不难之词。’”

(2)《正义》:“让者,礼之实;礼者,让之文。”

【解读】

这里“让”字很重要。朱子《四书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都提到“让者,礼之实”,《论语集释》则引《左传襄公十三年》说“让,礼之主也”,又引《左昭二年》说“卑让,礼之宗也”,又引《左昭十年》说“让,德之主也”,由此可见“让”和“礼”关系之密切。“礼让”一词,或和“孝顺”用法相同,正因后者是前者的重要内容或特征,两者才时常连用。《论语今读》对此发挥说:“‘让’——谦让,就是从个体内外两方面(首先是‘外’的行为而后才是‘内’的修养教育)来培育‘礼’‘义’。从内心讲,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愿欲(例如从儿童控制食欲起),发展爱人如己和自甘退让的胸怀情感;从外在讲,从行为活动、仪容姿态注意节制、退让、谦逊、‘彬彬有礼’……因此‘让’从内外两方面在塑造心理情感和人性文化上,成为一种重要因素和具体途径。”而让的范围非常广,包括“让座”“让茶”“让利”“让名”,甚至还有“让位”“让国”“让天下”等,可谓礼的具体。《论语》对泰伯和伯夷、叔齐屡赞之,就因为他们有“让国”的善行。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第三十五讲(特稿论语易解4.13)(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论语易解》学而 第一篇(索引)

《论语易解》为政 第二篇(索引)

《论语易解》八佾 第三篇(索引)

「特稿」《论语易解》4.1“里仁为美”

「特稿」《论语易解》4.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特稿」《论语易解》4.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特稿」《论语易解》4.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特稿」《论语易解》4.6“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特稿」《论语易解》4.7“观过,斯知仁矣”

「特稿」《论语易解》4.8“朝闻道,夕死可矣

「特稿」《论语易解》4.9 "士志于道,而......"

「特稿」《论语易解》4.10“君子之于天下也......”

「特稿」《论语易解》4.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特稿」《论语易解》4.12“放于利而行,多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