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儿童是未来的探究者(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儿童是未来的探究者(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同时,我们也很难对别人的行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我们过多在意自己,别人做了什么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我们「自以为」。我们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片面地夸大自己的重要性,认为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只要有一丝做错或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别人就会笑话我们。结果显示,穿着短袖的被试觉得有5成以上的人都留意到他的衣服,但房间里的被试只有1成的人表示留意到短袖的头像。他们也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自己身上。正因为「聚光灯效应」有这样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在别人面前的印象时都会存在偏差。

聚光灯效应,又称为焦点效应。是由季洛维奇和萨维斯基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它的意思就是,我们总会不自觉把自己的问题放大。例如出丑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其他人会看着我们,留意着我们,但其实可能别人压根没有注意到我们。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总是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也可以说是我们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印象,导致我们把别人对我们的关注想得太高。

儿童是未来的探究者(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1)

在1999年,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汤姆·季洛维奇和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萨维斯基做了一个关于「聚光灯效应」的实验:

他们要求被试穿上印有过气歌星头像的短袖,走进一个已经有5个人在里面的房间。研究人员先询问穿短袖的被试,问她们觉得会有几个人留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再去问房间里的被试,是否有留意到短袖上的头像?

结果显示,穿着短袖的被试觉得有5成以上的人都留意到他的衣服,但房间里的被试只有1成的人表示留意到短袖的头像。

他们也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自己身上。

儿童是未来的探究者(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2)

正因为「聚光灯效应」有这样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在别人面前的印象时都会存在偏差。

我们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片面地夸大自己的重要性,认为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只要有一丝做错或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别人就会笑话我们。

同时,我们也很难对别人的行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我们过多在意自己,别人做了什么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我们「自以为」。

对于心智发育不太成熟的孩子,在遇到一些尴尬的情景的时候更会觉得难看,甚至会产生自卑,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在尴尬情况下如何降低「聚光灯效应」的影响:

儿童是未来的探究者(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3)

I�

第一,孩子,别人对我们其实真的不太在意。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以为你是焦点,其实对于“普通的”别人你只是 布景而已。

第二,孩子在遇到尴尬的情景的时候,可以尝试心理暗示来缓解自己的窘迫。像是在演讲前或参与比赛前,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没事,紧张是很正常的,也不要担心有失误,别人都会有的。

第三,孩子给自己设定一些正面积极的假设。有时候我们的想法会倾向于负面或消极,总是预想着自己会有各种不好。这不但对我们自己本身没有益处,还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发挥。

第四,孩子当你不小心出丑的时候,你的躯体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冒汗、眼神恍惚等症状,这时你可以适当伸展身体,这可以帮助你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

儿童是未来的探究者(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