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柳梢青茅舍疏篱(桃花流水下自成蹊)

柳梢青茅舍疏篱(桃花流水下自成蹊)几天前来时,已全盛开放,引来许多的小蜜蜂在枝间上下飞舞。大约十天前的样子,红花湖内的桃花已经有在开的了。故乡园池塘边也有几株,池边的一棵开得最多。只是颜色是淡白的。背靠着黄金间碧竹,临着池水开放,倒也别有风致。来惠城十余年,红花湖不知道去过多少次。除了桃花岛,去得最多的便是这故乡园了,来了总要在小池边坐一坐。看池里三五朵莲花,深红的,淡黄的,洁白的,不惊不扰的开在那静幽之处。与之相望,呆呆的出神。在往年,特别是近一两年,我有心去留意观察春天的第一朵花开。记得有一回,大概是前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一个人走进故乡园,发现池边岸丛的几株杜鹃花开得正盛,紧凑着欢闹着,打开手电来看,那姹紫嫣红的模样,让我想起史湘云醉卧芍药园的情景,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杜鹃花居然也有一种贵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1313

在惠城西边,紧邻市区有一个山水佳处,名“红花湖”。位于红花湖绿道约两公里处,有一个故乡园,是纪念廖承志的景园,也是惠城的一处人文教育基地。

故乡园大致分三个区域。入口是一片开阔场地,左侧是人文事迹馆。中部向里是一个曲折的池塘,有人为的活水,从假山往下池引流,潺潺似山中野溪。靠山脚下,最里面向上的区域,则是廖承志的灵骨安放地。

我喜欢到故乡园走一走。倒不是因为廖承志,首先是单纯的喜欢上这一个名字,仿佛故乡园里盛载着岁月的光辉故事和往昔美好的回忆;再是因为它里面的有一个莲池。

柳梢青茅舍疏篱(桃花流水下自成蹊)(1)

来惠城十余年,红花湖不知道去过多少次。除了桃花岛,去得最多的便是这故乡园了,来了总要在小池边坐一坐。

看池里三五朵莲花,深红的,淡黄的,洁白的,不惊不扰的开在那静幽之处。与之相望,呆呆的出神。

在往年,特别是近一两年,我有心去留意观察春天的第一朵花开。记得有一回,大概是前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一个人走进故乡园,发现池边岸丛的几株杜鹃花开得正盛,紧凑着欢闹着,打开手电来看,那姹紫嫣红的模样,让我想起史湘云醉卧芍药园的情景,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杜鹃花居然也有一种贵气。

大约十天前的样子,红花湖内的桃花已经有在开的了。故乡园池塘边也有几株,池边的一棵开得最多。只是颜色是淡白的。背靠着黄金间碧竹,临着池水开放,倒也别有风致。

几天前来时,已全盛开放,引来许多的小蜜蜂在枝间上下飞舞。

现在已在谢落,嗡嗡的小蜜蜂不见了,却有许多的花蝴蝶翩翩飞舞,在残花新叶间,或追逐或留恋的样子。

柳梢青茅舍疏篱(桃花流水下自成蹊)(2)

蝴蝶轻盈,上下翻飞。一片竹叶,悠悠飘落。一时分不清是蝴蝶在飞还是竹叶飘落。蝴蝶有翅膀,可以掌控。竹叶随风,不知所终。看那竹叶,要落到水面的时候,忽然变换姿势,或向上或横移,这时才发现它不是竹叶,而是有翅膀的蝴蝶。蝴蝶飞于桃花枝间,美是美的,可惜的是,桃花正在谢落飘零。

这时来了三个孩子,八九岁的样子,在大人的带领下,叽叽喳喳地跑到我坐的旁边,观看桃花,还有池中的游鱼。

其中一个小女孩说了一句,“桃花流水”。我听了吃一惊,看着她自然而然的神情。真是没有想到,才几岁的孩子,居然说出这么美的词句。我呆望了半天,也没有这样的触发,真是惭愧得很。

“小朋友,你也知道桃花流水呀”。我心想,她或许知道有那样的几句诗吧,经小女孩的诱导,我想起来说给她听,“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流水窅然去”。桃花流水,真美!

桃花片片轻落,贴着水面,围在团团的莲叶,仿佛不肯随着流水而去。

水中的彩鱼一口吞下一片花瓣,以为会吃下去,不想很快又吐出来。只见吐出来的花瓣,在水面打着转,仿佛是庆幸着自己死里逃生。

轻风吹来,残花朵朵,飘落水面。有一种灵动的伤感的美,叫人难以言说。一时想起黛玉葬花。这才是二月的上旬,桃花已在谢落。时光的脚步,实在太匆匆。

由桃花流水我想起一个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念着这一个词,心里就有了一种笃定的欢喜。

看桃花岛树下土坡踩成的小径,正是这样的啊!桃花无言,自然的开,并不是为了来观赏它的人,而是生命的盛开。

我想,我们在面对一处美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缺少的不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心境吗。如果静下心,按着既定的意愿,不受外界干扰,不做表面功夫,坚持去走,那一条蹊路,总也会踩得出来。(写于二月中旬)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