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自述(倪匡的风流江湖)
倪匡自述(倪匡的风流江湖)吓得他从此以后再也不玩贝壳了,连价值几十万一只的贝壳,也都拱手送人,一个不留……然而,一次他收集的一堆贝壳里面的肉没有洗净,放了段时间,生出了很多虫子,待他打开房门,成千上万只虫子冲他涌来,比恐怖片还恐怖……六、倪匡后来又喜欢上了收集贝壳。因为贝壳不会死。财力雄厚的倪匡,很快就收集了各种美丽的贝壳,其中不乏稀世珍品,如“龙宫翁戎螺”等濒危物种……他甚至租了一间屋子,专门贮藏这些宝贝。
所以,生活条件一改善,倪匡就立马养起了各种鱼,普通的、珍稀的鱼类,他都喜欢养。甚至还养过食人鱼,喜欢把鸡丢进鱼缸,看肉鸡变白骨……
即便被食人鱼咬得鲜血直流,他仍乐此不疲。只可惜,一次气温骤降,一夜之间,他养的鱼全死了,养鱼的嗜好至此告一段落。
但他养鱼的那些巨大鱼缸,还是发挥了作用。后来张彻拍电影时,为了呈现出水底戏的效果,还找他借了一个大鱼缸。
由于养鱼总是死掉,不久,倪匡的嗜好又变了。
六、
倪匡后来又喜欢上了收集贝壳。因为贝壳不会死。
财力雄厚的倪匡,很快就收集了各种美丽的贝壳,其中不乏稀世珍品,如“龙宫翁戎螺”等濒危物种……他甚至租了一间屋子,专门贮藏这些宝贝。
然而,一次他收集的一堆贝壳里面的肉没有洗净,放了段时间,生出了很多虫子,待他打开房门,成千上万只虫子冲他涌来,比恐怖片还恐怖……
吓得他从此以后再也不玩贝壳了,连价值几十万一只的贝壳,也都拱手送人,一个不留……
提及此事,倪匡丝毫不觉得可惜,他说:“女朋友也是一样的。”
倪匡玩过的贝壳无数,女友也无数,但女友只要玩真的,要生宝宝,要想上位,想要抢李果珍正宫娘娘的宝座,门儿都没有,他一发现,就会抽身拜拜,转身玩别的!
为了养鱼,他买了大量木材,为鱼缸做遮阳板。丢到鱼缸后,他又把这些木材用来做陈列贝壳的木柜,这么倒腾着倒腾着,他就喜欢上了做木工!
1965年,金庸一边经营《明报》,一边创作小说《天龙八部》,有事要出国一个月。如果《天龙八部》暂停连载,读者势必难以接受,可金庸实在分身乏术,只好请倪匡代笔。
走之前,金庸告诉倪匡,千万别把小说里的人物写死了。金庸前脚刚走,倪匡就把小说中的阿紫弄瞎了。等到金庸回来,发现倪匡彻底放飞自我,把剧情改得面目全非。
面对质问,倪匡笑道:“不是我弄瞎的,是丁春秋弄瞎的。”
倪匡在武侠电影剧本方面成就较高,但他写完一部作品,拿钱走就撒手不管,所以内容常被导演大肆修改。他改金庸的小说,别人改他的剧本。
倪匡对此毫不介意,因此有了他和张彻合作的一部经典武侠电影。
七、
1967年,在张彻介绍下,倪匡开始写剧本,在金庸《神雕侠侣》的基础上,创作了《独臂刀》。
这部由张彻导演、王羽主演的电影,成了香港首部票房突破百万港币的电影,张彻一跃成为邵氏最卖座的“百万导演”,王羽也成了“香港打星一哥”。
此后,倪匡为邵氏写了不少剧本,从一个剧本5000元,写到一个50000元,一共写下了260个电影剧本。另外还有一百多部剧本交上去后,没有拍成。
除此之外,倪匡还偷偷为其他电影公司写了不少剧本,赚了不少钱……
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倪匡大侠凭借这些剧本,不仅买了几处房产,还买下了不少金条,一度很阔绰。
那正是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剧本需求很大,很多人找倪匡写剧本,有时候要得十万火急。
和写小说一样,倪匡写剧本也是又快又好,经常一个星期就能写好一部,有时三天就可以写完。写好他就压抽屉里,哪怕是有人天天来催,他也不给,直到最后时刻才拿出来。
因为很多导演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给太早了,他们会让不停地修改。
但倪匡的剧本到张彻手里,就很丝滑,张大导演只要拿着剧本,一句一个镜头,一句句拍下去就可以了。
至于武打部分,他也会投机取巧,直接写“此处请武术指导设计”。
除了创下新派武侠纪录的《独臂刀》外,倪匡最著名的编剧作品还有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
他从史料中发掘出武术大师霍元甲弟子陈真的故事,不久,就写出了打碎“东亚病夫”称号的武林高手陈真。
电影拍完后,李小龙拉着编剧倪匡去电影院观看,紧张得手心出汗,而倪匡大侠却泰然自若。
果然,这部影片广受好评,一举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500万港元的影片,此后,有学者开始研究陈真的生平……
倪匡大侠哈哈大笑,说:“陈真的故事都是我编的!”
倪匡写的武侠小说《六指琴魔》,也广受武侠迷喜爱,被一次次改编成影视剧。他的《卫斯理》小说系列成为大IP,被改编成了无数部电影、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