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屈原的后裔是谁(永城的屈原后裔)

屈原的后裔是谁(永城的屈原后裔)永城屈氏自晋迁鲁,而晋之屈姓,据史学家研究皆来自西安关中平原一带。关中的屈姓据史料记载皆是楚国贵族屈氏的后裔,据《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是岁,徙贵族楚屈、景、昭、怀、齐田氏关中”《汉书.高帝纪》记载:“九年(公元前198年)十一月,徙齐、楚大族屈氏、景氏、昭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六国贵族迁至关中,以看守和监视之,而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又一次迁六国贵族与关中,以利于监管。屈氏被迫从南方迁居关中平原一带。汉代中后期、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宋元明清以来,屈氏从关中不断外迁至全国多地。永城屈氏最初应是从关中一带迁徙而来的,确为屈原的后裔。值得注意的是,屈原后裔迁入永城最初的居住地都在古睢水两岸,即“楚之望地”。这表面屈原后裔是有“备”而来,他们依然眷恋着这一片富庶的故土,虽迁徙碾转多地,但终究是故土情深。 永城与楚国的历史关系其实挺密切的,据《左传.哀公六年》记

永城的屈原后裔

作者:盛朝新

永城《屈氏家谱》首页“三闾堂” 三字,表明永城屈氏乃屈原后裔。众所周知,屈原曾任职三闾大夫,三闾堂号源于屈原的官职称谓,以堂号纪念屈原是屈原后裔自古以来代代所传承的。永城屈氏家族究竟与屈原有什么具体渊源关系?又是从什么地方迁徙过来的呢?

据永城市演集镇屈楼村老人介绍, 他们屈氏原有一本古来流传的老家谱,上面写永城屈氏从何地迁来,系屈原第几子的后裔,都有记载,可惜老家谱在文革中破四旧时烧毁,没留下任何资料,成为莫大的遗憾。现在新的《屈氏家谱》是本村老年人根据零星记忆编写的。三闾堂号是老年人记忆最清楚的老家谱文字,还有“自晋迁鲁” “自鲁迁永” 的记载文字同样令老年人刻骨铭心。屈氏老家 谱记载,永城屈氏自山东鱼台、金乡迁徙而来。是什么年代迁来的呢?从明代《永城县志》 看,至少在宋元时代永城就已有屈氏定居了。明代嘉靖甲辰(1544年)本《永城县志》记载的永城“义行” 第一人就是元代的屈瑄:“屈瑄,初,孔子庙毁于金,悉为榛棘之墟。至元初,瑄捐己资,即故址为正殿四楹,两庑十二楹。由是后有作者,皆兴起感发。” 据有关史料记载,屈瑄是元代永城乡绅,他一生仁祥,乐善好施,不惜散尽万贯家财,赈济乡里穷困之人,尤为重视教育,变卖家产捐巨资修建永城儒学学堂,震动永城,在当时传为佳话。屈瑄的义行首开永城 元代慈善之风 ,带动明清永城乡绅的乐善好施,从屈瑄始 永城官绅义行连绵不绝,蔚然成风。元代永城屈氏深受官府彰表,多受景仰,已成名门望族。

1996年永城市演集镇屈楼村村民共同筹资修建了始祖屈原纪念碑,2017年屈楼村再次集资重建纪念屈原碑 ,他们选择在村西的雪枫河东岸绿化带内一处向阳土岗上为立碑之地。一经发起者号召,屈姓居民踊跃捐款,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有捐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的,有捐800元、500元、300元、200元、100元的。全体屈氏居民自愿捐款,无一遗漏,捐款总数达30000余元。他们为屈原立起一尊半身汉白玉雕像,像前摆放祭祀石桌案,又重新立起一块刻制重檐的大石碑,顶戴二龙戏珠碑帽。他们将始 迁屈楼的第一代屈公墓安置在此土岗的最后方,以示尊重和纪念,整个墓地和祭祀小园的布局呈半圆形,周围小土丘环绕,绿树环抱,景色优雅,肃穆而庄严。

屈楼屈原纪念碑碑文曰:“天地初开,人类繁衍,吾侪始祖,屈公讳原。忠君爱国,去国遭馋,离骚九歌,煌煌大观。怀沙沉江,潇湘悲含。英名正气,万载流传。秦荡群雄,统一全国,屈氏家族,日渐昌盛。明朝时期,从晋迁鲁,年歉战乱,离家外迁,生生不息,代代耕读。在直鲁忝列于八大族首户。屡屡会试,有无屈不成榜之说。圣恩浩荡,闻名遐迩。永城屈氏一脉,自山东鱼台、金乡迁永,居芒山、演集屈楼,城厢屈桥,顺和屈庄埠一带,已历数世矣。为谨遵始祖遗志,发扬清白家风,纪念始祖端午节遇难,并从二十一世统一辈次,子孙铭记,永葆昌盛,特立碑以志之也。”

永城屈原后裔如上碑文所说,是明代从“从晋迁鲁”,但其实元代永城屈氏就已因义行而闻名,可见屈氏迁永要早得多。由于史料湮灭,屈氏更早入永的年代已不可详考。

永城与楚国的历史关系其实挺密切的,据《左传.哀公六年》记载:“江、汉、睢、漳,楚之望也”,意思是长江、汉江、睢水、漳水流域是楚国有名望的地方,即重要而富庶、繁荣的地方,而永城处于睢水流域的中游,属于楚国望地之一。《史记.春申君列传》中,春申君黄歇早期给秦昭王的上书中曾写砀这一带的边境军事纷争,他说“魏氏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其中的砀指砀城,即现在永城芒山镇,萧指萧县,相指淮北市。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砀属于经济富庶的膏腴之地。永城鱼山曾发现楚币“楚布当釿”100余枚,出土楚币在全国居于首位。永城战国后期属于楚国的北部边境地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淮北十二县”的封地就包括当时永城的地域,黄歇居住在相城(今淮北市古城路一带),后迁往苏州。至今在距离古相城30多里的永城苗桥至安徽濉溪刘桥、铁佛镇一带还有黄姓居民近10万余人,他们的《黄氏家谱》里记载黄歇为始祖,他们都是春申君黄歇的后裔。

永城屈氏自晋迁鲁,而晋之屈姓,据史学家研究皆来自西安关中平原一带。关中的屈姓据史料记载皆是楚国贵族屈氏的后裔,据《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是岁,徙贵族楚屈、景、昭、怀、齐田氏关中”《汉书.高帝纪》记载:“九年(公元前198年)十一月,徙齐、楚大族屈氏、景氏、昭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六国贵族迁至关中,以看守和监视之,而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又一次迁六国贵族与关中,以利于监管。屈氏被迫从南方迁居关中平原一带。汉代中后期、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宋元明清以来,屈氏从关中不断外迁至全国多地。永城屈氏最初应是从关中一带迁徙而来的,确为屈原的后裔。值得注意的是,屈原后裔迁入永城最初的居住地都在古睢水两岸,即“楚之望地”。这表面屈原后裔是有“备”而来,他们依然眷恋着这一片富庶的故土,虽迁徙碾转多地,但终究是故土情深。

生活在永城的屈原后裔,千百年来秉承屈原家风,在永城史志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现在永城屈氏依然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永城市演集镇屈楼村农民屈明伟成为永城屈氏家族无私奉献社会的典型代表。屈明伟年幼家贫,少年时代就跟随父亲做生意,经常奔波在外,最终依靠智慧和勤劳收货财富。2009年长期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屈明伟毅然从湘西返回家乡,决定在永城创办一所豫东民俗馆。他将自己攒积多年积蓄拿出,投资200多万元,在陈官庄镇修建豫东民俗馆,让永城人拥有自己的民俗文化平台,领略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情怀,为家乡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豫东民俗馆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屈明伟表示,民俗馆建好后将全部免费开放,而且为观众提供热情服务。豫东民俗馆与国家4A级景区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毗邻而居,民俗馆将融入陵园景区成为豫东红色教育基地,乡村记忆工程基地和非物资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屈明伟成为永城传承和践行屈原文化的典型人物,广受永城社会各界的赞扬,也得到了政府的表彰,全国各地媒体记者纷踏至来,采访者络绎不绝,人们无不为屈明伟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操所感动,也深深感受到屈原文化传承的魅力。

屈原的后裔是谁(永城的屈原后裔)(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