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沟改造景观河(昔日臭水沟今日景观河)
小河沟改造景观河(昔日臭水沟今日景观河)对桂林市民盘先生而言,七星公园承载着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儿时的七星公园水流清澈,景色宜人,我们总爱到公园中玩耍。”A 直击痛点 打一场治理攻坚战家住南宁市福建园小区的王春萍20多年来与亭子冲“比邻而居”:“以前路过亭子冲得捂着鼻子快步跑,夏天臭气更重,家里只能紧闭门窗,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两年前,南宁市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亭子冲成为整治的重点。曾经的臭水沟,如今已是青罗带。“现在河面变清了,空气变好了。以前是‘掩着鼻子躲’,现在是‘没事就喜欢来’。”王春萍笑着说。当前,一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黑臭水体歼灭战和长制久清的持久战已在全区各地全面打响,通过治污截污、清淤疏浚、溪底平整、生态修复等系统整治措施,还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道景观。
市民在钦州市中山公园西干渠岸边观赏风景。姚琳尹/摄
南宁市主要城市用水源——邕江。钟国伟/摄
本报记者 骆万丽 通讯员 姚琳尹 实习生 杨 鑫
初冬,南宁亭子冲码头依然满目葱茏,远远望去,河道两岸绿树成荫、白鹭觅食,近处碧波荡漾、鱼群游荡。
家住南宁市福建园小区的王春萍20多年来与亭子冲“比邻而居”:“以前路过亭子冲得捂着鼻子快步跑,夏天臭气更重,家里只能紧闭门窗,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两年前,南宁市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亭子冲成为整治的重点。
曾经的臭水沟,如今已是青罗带。“现在河面变清了,空气变好了。以前是‘掩着鼻子躲’,现在是‘没事就喜欢来’。”王春萍笑着说。
当前,一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黑臭水体歼灭战和长制久清的持久战已在全区各地全面打响,通过治污截污、清淤疏浚、溪底平整、生态修复等系统整治措施,还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河道景观。
A 直击痛点 打一场治理攻坚战
对桂林市民盘先生而言,七星公园承载着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儿时的七星公园水流清澈,景色宜人,我们总爱到公园中玩耍。”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美丽的公园渐渐失去了颜色,“城市在不断发展,七星公园的水流却逐渐变得浑浊,还散发着恶臭,市民们宁愿绕远路都不想经过这边。”
流经七星公园的黑臭水体是灵剑溪,全长约9公里,最终注入漓江。“污染主要是受流域周边未进入市政管网的单位、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小作坊和养殖业污水等直排的影响,每天污水直排量约2000立方米左右。”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处黑臭水体治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桂林市投入28亿元,对影响漓江水质的各条支流,包括南溪河、灵剑溪、道光水、清风沟、南湾河等实施黑臭水体全面治理,严控入河污染负荷,大力推进排水管网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目前,桂林全市建成污水干管330余公里,雨水干管310余公里及配套污水、雨水支管,真正做到了城市建设到哪里,排水设施就铺设到哪里。桂林市对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进一步削减了入河排污量,并为尾水用作河流生态补水创造了条件。
“如今的灵剑溪又恢复了以往的清澈,童年时期的回忆又回来了。”盘先生说。
广西,城与水相伴而生。一条条穿城而过的河道,犹如城市的血脉,浸润着城市的朝气与活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的城市基础设施已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水体发黑,垃圾漂浮,蚊蝇纷飞的黑臭水体,不仅困扰居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弯弯的河流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水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水环境就是改善民生。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我区各地各相关部门以决战决胜的力度向黑臭水体治理发起攻坚之战。
据悉,我区列入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控平台的城市黑臭水体共有70段,总长度约166.1公里。为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广西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年),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各设区市建成区水体基本实现长制久清。”
据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广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累计投入资金约256.9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投资76.7亿元,已完成投资77.3亿元。主要控源截污措施已基本完工,黑臭消除或基本消除率达到100%,长制久清的河段有27段;南宁市、桂林市、贺州市正在全面打造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B 标本兼治 从“一时清”到“长久清”
黑臭水体的顽疾由来已久,围绕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也早已有之。但内河治理难点主要在于控源截污,由于城市污水直排口分布散乱、位置隐蔽、来源复杂,整治难度和阻力极大。2017年以前,我区采取末端截污的应急措施开展黑臭水体治理,但是治标不治本,由于缺乏系统治理,不少黑臭水体治理一段时间后出现反弹。
参与了南宁市朝阳溪等黑臭水体治理的南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前期组副组长、建宁水务集团总工程师韦永平指出:“过去,我们的内河治理方式单一,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从人口密集的下游开始清淤疏浚,没有进行系统的治理,吃力不讨好。”
如何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打破黑臭水体治理“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为实现长制久清,我区各地各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治理思路,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基本路线和系统研究、系统设计、系统治理的方法步骤,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快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变“末端治理”为“全流域整治”——
南宁市共有38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量全区最多。为改变黑臭水体“久治难愈”的局面,南宁市按照全流域全要素治理思路,统筹上游、下游整个流域,污染源头和末端同时采取管控和治理措施,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沿河截污管道建设、市政污水管网建设以及雨污水管网错接混接改造,污水处理率从2015年的87.82%提升至2019年的96.35%,全市建成区内河污水直排口全部实现截流。
“相比南宁市其他河段,朝阳溪的问题尤为突出,在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方面,我们改变了以往集中处理为主的思路,采取集中处理跟分散处理相结合、就近补充河道水源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韦永平说。
水岸同治根除污染源——
钦州市新城区段的桃沟是邻近白石湖的其中一条泄洪沟,河道两岸是居民密集区,由于以前市政污水管网建设不够完善,大量生活污水排到桃沟,导致桃沟变成重度黑臭水体,污水最终汇入白石湖和钦江,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许多烦恼。
为从源头上根治污染源,钦州市坚持水岸同治、水陆同治的原则,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岸带绿化修复、活水补充等手段,进一步减少水体面源污染,恢复与系统构建城市水体生态系统,持续去除水体污染物。2019年9月,钦州市东西干渠、桃沟、沙江沟等“上榜”的10条黑臭水体全部达到基本消除黑臭现象的目标。
建章立制努力实现长制久清——
今年5月,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了《2020年广西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目标》,明确各市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和工作重点,督促各地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水直排口整治,加强工程质量管控;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城市黑臭水体长效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市按照程序和标准及时做好黑臭水体治理效果评估,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运营维护企业绩效考评机制,持续加强排污许可、排水许可、违法排污联合执法、河长制巡河等制度机制建设,巩固治理成效和实现长制久清;不断强化专业维护和监督队伍建设,为维护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C 绘生态画卷 变清澈河水为发展活水
瞄准亭子冲一湾清新的河水和生态环境,今年5月,广西头等舱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在亭子冲码头投资建起了集餐饮、娱乐及邕江游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公司董事长蒋伟军坦言,投资的想法早就有了,但在做决策前,合伙人之间有较大的意见分歧,“我们看重的是邕江美丽独特的风景线,但以往大坑口、亭子冲都有黑水流入邕江,气味难闻。”
南宁市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一系列举措最终让投资者达成了一致,“南宁市提出了2020年年底实现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而亭子冲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证明了政府的决心和魄力,这让投资团队吃下了‘定心丸’。”蒋伟军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如何惠民、利民、为民?
在完成主要控源截污工程,实现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目标后,我区进一步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努力恢复河道生态系统。越来越多城市以“水”为笔绘制生态画卷,让清澈的河水变为发展的活水。
南宁市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开展系统治理,竹排江从昔日群众避之不及的臭水沟,蜕变成游客蜂拥而至的“网红”湿地公园;亭子冲流域全长4.5公里的河道两岸增加了江南公园、亭子冲码头、扫把岭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桂林市结合旅游通过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将沿线开发景区村落整体搬迁,修复腾出河岸线,构建生态绿色廊道,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进一步提升了国际旅游城市形象。
贺州市正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公园建设,将爱莲湖、狮子岗等流域打造成居民休闲生态景观。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宁表示,我区将科学谋划“十四五”城镇水务工作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打造更多“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城市河段,巩固我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防止“返黑返臭”,把城市黑臭水体消灭在岸上。
来源: 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