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安根团队摘自黄晓琴:山东茶树冰核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霜冻害关系研究)INA细菌和冰核活性物质是一种冰蛋白,因此重金属离子、硫试剂、脲素、巯基试剂、SDS、蛋白酶、植物外源凝集素等对其活性都会产生影响,如1%的胃蛋白酶能极显著破坏INA细菌的成冰活性。此外,紫外线、钴照射也会破坏其活性,如用紫外线对其照射30分钟,不仅使INA细菌全部丧失成冰活性,而且也全被杀死。张耀东(1997)的研究表明对Pseudomonasflaoresessensbiovar菌种来说 最适的培养条件是在NAG培养基中24℃下培养72小时;而Pseudomonassyringae菌种的最适培养条件是:在KB培养基中26℃培养96小时;Erwiniaherbicola的最适培养条件则是:在KB培养基中28℃培养96小时。培养基的种类对菌体的收获量和成冰活性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的影响最小。冰核细菌生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1)

实际应用中要对冰核细菌进行培养、分离,培养条件中温度、时间及培养基的种类对冰核细菌的生长及成冰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2)

(1)菌液浓度

当菌液浓度在5×102~5×108细胞/ml、温度在-2℃~7℃范围内,当温度一定时,菌液浓度越大冰核活性越强;当菌液浓度一定时,温度越低冰核活性越强(孙福在,1991)。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3)

(2)温度、培养基组分

培养INA细菌的最佳温度为20℃,超过30℃时成冰活性明显下降,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若把在20℃培养好的INA细菌的菌苔或菌悬液放置20天后其冰核活性仍然稳定,相反,在37℃保存24小时后就会完全丧失冰核活性。分离和培养INA细菌常用KB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蔗糖、甘油及柠檬酸能促进INA细菌提高冰核活性(孙福在,1991)。所以NAG和NA 蔗糖这两种培养基上生长的INA细菌的成冰活性较好。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4)

张耀东(1997)的研究表明对Pseudomonasflaoresessensbiovar菌种来说 最适的培养条件是在NAG培养基中24℃下培养72小时;而Pseudomonassyringae菌种的最适培养条件是:在KB培养基中26℃培养96小时;Erwiniaherbicola的最适培养条件则是:在KB培养基中28℃培养96小时。培养基的种类对菌体的收获量和成冰活性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的影响最小。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5)

(3)pH值

冰核细菌生长的pH值范围为5.0~9.0,最适生长的pH值为7.0。pH为2~4的酸性溶液或pH为10的碱性溶液都会破坏INA细菌的冰核活性。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6)

(4)菌种保存方法

不同的保存方法(朱红等,1993)将对冰核细菌的存活力和冰核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保存温度越高,对冰核活性的影响越大,一般细菌的长期保存适用真空冷冻干燥保存和灭菌水于-20℃冷冻保存,而10%甘油冷冻保存则不利于冰核细菌的保存。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7)

(5)其他因素

INA细菌和冰核活性物质是一种冰蛋白,因此重金属离子、硫试剂、脲素、巯基试剂、SDS、蛋白酶、植物外源凝集素等对其活性都会产生影响,如1%的胃蛋白酶能极显著破坏INA细菌的成冰活性。此外,紫外线、钴照射也会破坏其活性,如用紫外线对其照射30分钟,不仅使INA细菌全部丧失成冰活性,而且也全被杀死。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8)

(安根团队摘自黄晓琴:山东茶树冰核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霜冻害关系研究)

南极冰裂层里的细菌(影响冰核细菌成冰活性的因素)(9)

安根团队,20余位各领域农业专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复集成方案、生态修复集成方案、农残解决集成方案和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