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什么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全文完)历史总是公正的。那些视现世浮华为过眼烟云,心里装着天下苍生的人,尽管他们生前可能穷困潦倒,但在拂尽历史的尘埃后,他们身后就会耸立起一座万世尊荣的历史丰碑。这就是历史的逻辑!好在最后发言的是历史。现世浮华与万世尊荣总是走不到一起去,这真是一个令人无奈的历史逻辑。但,受到万世尊荣的并不是当年风光无限的邹衍,而是曾经落寞不堪的孟子。现世总是势利的,只能让圣贤备受苦难。正如唐玄宗感叹的:“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其实,生前备受冷落,身后万世尊荣的岂止是孟子?他那不可能谋面的老师孔夫子,何尝不是如此?说实话,孟子也好,孔子也罢,无论生逢何世,他们生前的命运永远都不会好。因为,现实中的人们往往是短视的。孔子的弟子子贡,懂得经营之道,赚了不少钱,就连孔子晚年的生活也是靠他周济的。于是,就有人拍子贡的马屁,说子贡的学问比老师的还要好。好在子贡毕竟是孔子的高足,他太了解自己的老师了,就对人们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什么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1)

罩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光环,被尊为创立“孔孟之道”的亚圣孟子,后人是无不知晓的。而与孟子同时代的大学问家邹衍,就鲜为后人知了。知与不知,便是两人在后世享受到的不同政治待遇。可又有谁知,在当时很吃得开的恰恰是邹衍,而孟子却是备受冷落的。

在孟子那个时代,诸侯争霸,战争频仍。一些做学问的人便纷纷游说诸侯,争相兜售自己的学说,或图争雄称霸,或图济世救民。其中,最风光的当属邹衍。他去梁国,梁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去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伴行,并用自己的衣服把他的座位拭干净;去燕国,燕昭王不仅到国界恭迎,而且还亲自替他清扫道路。一个读书人,为何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原来,邹衍讲的是阴阳玄妙之术,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各国君主几乎都视之为神人。在中国历史上,像邹衍这么神气过的读书人,没有几个。

可是,孟夫子就可怜了。那位亲自去郊外迎接邹衍的梁惠王见了孟子,连“先生”都懒得叫,只叫他“叟”,说:老头儿,你不远千里到我这里来,不知你用什么办法能为我国谋利?孟子便把仁义之道说了一通,叫梁惠王但行仁义就够了。梁惠王要的是眼前功利,哪里听得进去这些东西?认为孟夫子过于迂阔。

好在最后发言的是历史。现世浮华与万世尊荣总是走不到一起去,这真是一个令人无奈的历史逻辑。但,受到万世尊荣的并不是当年风光无限的邹衍,而是曾经落寞不堪的孟子。现世总是势利的,只能让圣贤备受苦难。正如唐玄宗感叹的:“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其实,生前备受冷落,身后万世尊荣的岂止是孟子?他那不可能谋面的老师孔夫子,何尝不是如此?说实话,孟子也好,孔子也罢,无论生逢何世,他们生前的命运永远都不会好。因为,现实中的人们往往是短视的。孔子的弟子子贡,懂得经营之道,赚了不少钱,就连孔子晚年的生活也是靠他周济的。于是,就有人拍子贡的马屁,说子贡的学问比老师的还要好。好在子贡毕竟是孔子的高足,他太了解自己的老师了,就对人们说:你们哪里知道,我好比小门小户的房子,院墙太矮,人们一眼就可以看清里面的家当。而我的老师,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宫墙很高,人们看不到殿堂,不知道里面是如何的豪华高贵,就算你围着宫墙绕一圈,也会连门都找不到。怎么可以拿我和我的老师相比呢?

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总是公正的。那些视现世浮华为过眼烟云,心里装着天下苍生的人,尽管他们生前可能穷困潦倒,但在拂尽历史的尘埃后,他们身后就会耸立起一座万世尊荣的历史丰碑。这就是历史的逻辑!

(全文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