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兰陵王入阵曲》)带着面具跳舞是中国人很早的传统,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仪式。周朝的“傩祭”中,经常出现这种舞蹈形式。而《兰陵王入阵曲》中舞者配带面具主要是还原兰陵王这个英雄人物,突出他的特征,是一种艺术上的需要。北齐是南北朝时最为无耻的朝代,在这个朝代发过生许多令人无法理解的禽兽行为。北齐历任皇帝全都荒淫好色,完全没有任何道德和羞耻心,常做出皇帝强奸大臣妻子、父子兄弟相残之事,甚至亡国时皇太后和皇后居然当了妓女,还洋洋得意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兰陵王身处这种时代,又是皇子,注定了他人生的悲剧。公元564年十二月,北周攻打洛阳,高长恭奉命救援洛阳。他带着面具,率领五百骑兵杀出北周军队的包围圈,杀到洛阳西北金墉城下,与城里的守军两面夹击,杀得北周军队退兵三十里,几乎全军覆没。 高长恭一战成名,士兵们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来歌颂高长恭的英勇。根据《旧唐书-音乐志》的记载,这首乐舞的内容是“以

《兰陵王入阵曲》是一首以南北朝时北齐皇族大将兰陵王高长恭“邙山大捷”为背景的著名乐舞,又称《大面》,因兰陵王出战时必带面具而得名。这首乐舞也是我国最早的歌舞戏之一,以歌舞形式讲述故事,里面开始出现人物角色,是我国戏曲的始祖。这首乐舞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并随遣唐使传到日本等国,影响极为深远。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1)

一、《兰陵王入阵曲》的产生背景

很多人都看过《兰陵王》这部电视剧,对里面那个特别帅的高长恭应该有印象吧,他就是北齐皇帝高澄的儿子,另一位北齐皇帝高纬的堂哥。他文武全才,人又长得帅,之所以没有继承皇帝位,一是他的本性淡泊,不愿意参与宫廷争斗;二是他的母亲地位低下,只是个史书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宫女。在那个讲究嫡庶关系的年代,他这样一个庶子再有能力,也不可能继承皇位的,相反还因母亲卑微的地位常遭兄弟们的白眼。

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第一战神,他智勇双全,具有极高的军事天赋,人又长得十分俊美,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他爱兵如子,有赏赐从不私吞,全部拿来分与手下将士,在军中威望极高。正因为他长得漂亮,没有杀气,为了在战场震摄敌人,他特意打造了一个凶恶的面具,上战场时戴在脸上,增添北齐军的士气。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2)

(兰陵王高长恭)

北齐是南北朝时最为无耻的朝代,在这个朝代发过生许多令人无法理解的禽兽行为。北齐历任皇帝全都荒淫好色,完全没有任何道德和羞耻心,常做出皇帝强奸大臣妻子、父子兄弟相残之事,甚至亡国时皇太后和皇后居然当了妓女,还洋洋得意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兰陵王身处这种时代,又是皇子,注定了他人生的悲剧。

公元564年十二月,北周攻打洛阳,高长恭奉命救援洛阳。他带着面具,率领五百骑兵杀出北周军队的包围圈,杀到洛阳西北金墉城下,与城里的守军两面夹击,杀得北周军队退兵三十里,几乎全军覆没。 高长恭一战成名,士兵们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来歌颂高长恭的英勇。

二、《兰陵王入阵曲》表演形式

根据《旧唐书-音乐志》的记载,这首乐舞的内容是“以效其(兰陵王)指麾击刺之容”,是歌颂兰陵王的英勇为主题的。因为兰陵王在战场上总是配戴面具,所以这首乐舞的表演者也带着银制面具,面具面部表情凶恶,顶部装饰着猛兽,具有近代“傩舞”的风格。

带着面具跳舞是中国人很早的传统,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仪式。周朝的“傩祭”中,经常出现这种舞蹈形式。而《兰陵王入阵曲》中舞者配带面具主要是还原兰陵王这个英雄人物,突出他的特征,是一种艺术上的需要。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3)

(《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最初是一曲独舞,舞者带着面具,手执长剑,配合雄壮的音乐,在舞台上以劈、砍、刺等动作表现兰陵王的英勇无畏,歌颂他的战功当世无双。表演者在舞蹈时步法凝重,动作英武威严,曲调悲壮浑厚,古朴悠扬,气势不凡,突出战场上的壮烈场面,彰显了军人的激越情感。

严格的说,《兰陵王入阵曲》属于当时的武舞范畴,在武舞中,舞者手执各种武器,将武术与舞蹈相配合,舞姿雄健,气势浩荡,突出战士的战斗精神。特别是舞蹈结束部分,主演怒目贲张、执剑直刺的造型被定格,对兰陵王武功的演绎达到高潮。

三、《兰陵王入阵曲》的演变

北齐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虽然有兰陵王这样杰出的将领,但皇帝非常忌惮高长恭,总怕他夺取自己的江山。所以几年之后,高纬毒死了兰陵王,自毁长城,北齐王朝也在数年后覆灭。而《兰陵王入阵曲》确没有随着北齐的灭亡而消失,它仍在各国军中传唱,成为当时北方各政权提升士气、表现军功的一种精神上的动员。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4)

到了隋朝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天下统一,歌舞升平,《兰陵王入阵曲》被收录到宫中,成为宫廷舞蹈的压轴大作之一。唐灭隋后,李渊和李世民也对此舞极为种爱,受《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军中又创造出了表现李世民神勇事迹的《秦王破阵乐》,二者均成为初唐时军队的必奏之曲。但是李世民为了表现自己的勇武超过兰陵王,不喜欢军中出现一首与自己争功的舞蹈,所以让人对《兰陵王入阵曲》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将其中表现勇和武的部分消除,改编成有歌有舞有情节的软舞。舞蹈内容也从表现兰陵王的英勇变得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向娱乐化方向发展。

在李世民这种“天才”的改编之下,《兰陵王入阵曲》的演出者也从男性转成了女性,舞蹈动作大幅改动,舞台上的兰陵王的英勇被有意忽视,出演兰陵王形象的女性舞者虽然也带着面具,但面具不再凶恶,突出兰陵王的儒雅清秀,舞蹈动作也变得温柔软绵,曲调缓慢,直接弄成了一个“四不像”。

也许李世民改编过的《兰陵王入阵曲》实在不伦不类,让人无法接受,从中也体会不到任何美感,所以到了武则天时期,《兰陵王入阵曲》又一次进行了大手术,不再以舞蹈动作反映兰陵王的事迹,而是加入了唱腔,以音乐和歌唱来展示兰陵王的功绩。虽然这种改动还是不能还原舞蹈的原始韵味,但总比看一名女子在台上温柔起舞有了进步。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5)

客观的说,《兰陵王入阵曲》经过多次改动,已失去了其艺术上的特点,沦为一种四不像的歌舞。不论是表现手法还是艺术感染力,都与原汁原味的《兰陵王入阵曲》有着天壤之别。最初的《兰陵王入阵曲》表演时,军营的士兵无不热情亢奋,三军将士被它感染得热血沸腾;而经过两次大改动的《兰陵王入阵曲》,在唐朝后期宫廷中已不具备任何竞争力,几乎没有人愿意看这种四不像的舞蹈,也很少进行排练表演,这也许就是这首著名的舞蹈在唐代后期逐渐走向消亡的根本原因。

四、《兰陵王入阵曲》在日本的传承

隋唐之时,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隋使”和“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华的政治制度、文化科技,并将其带回日本国内。正是这个原因,《兰陵王入阵曲》在中国失传,却在日本保留了下来。这也是舞蹈史上的幸事了。

在《日本史-礼乐志》中,记载了《兰陵王入阵曲》传入日本的过程,同时指出“《兰陵王》,唐朝大曲,一人舞”,说明他们的遣唐使学习的是没有经过李世民天才改动的原汁原味的《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6)

在日本今天演出的《兰陵王入阵曲》中,扮演兰陵王的演员为男性,带着凶恶的面具,面具顶部刻着护法神,与最初兰陵王的面具造型一致。这支舞蹈的伴奏乐器以大鼓为主,配以笛、箫等管乐器,仅有少量地方安排了琵琶这一种弦乐,乐曲高亢激昂,声势浩大。舞者身空红袍,动作节奏缓慢,力度十足,步法以顿、踏、压步为主,幅度不大,但沉稳有力。舞者走动时双脚拖地,气氛庄重,融入了日本舞蹈中的一些步法。

与中国史书上记载不同的是,日本演出《兰陵王入阵曲》时,演员手执的不是剑,而是长棍。虽然在舞蹈时,长棍也能表现主人公在千军万马中气定神闲的气度和冲锋陷阵的英勇,但总感觉沉稳有余,激烈不足,不符合史书上对兰陵王英俊潇洒的气质和美男子的神韵。当然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这支舞蹈传入日本一千多年,日本人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国家的文化内涵,是极正常的事。

日本现在还经常表演这支《兰陵王入阵曲》。每年正月十五,是日本祭祀祖先的重大日子,《兰陵王入阵曲》便会在全国各地演出。日本人非常喜欢观看歌舞,特别是这支《兰陵王入阵曲》,它在日本的一次评选中排名第一,是日本国内观众最为喜爱的舞蹈,可见中华文化在世界的魅力。

五、《兰陵王入阵曲》回家之旅

日本人也曾在中国人面前演出过这支舞蹈,梅兰芳先生都曾目睹过《兰陵王入阵曲》的表演。毛主席也非常喜爱这支舞蹈,他曾在与文艺工作者的谈话中提到过这支舞蹈,表达了领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唐朝不让?失传1500年的北朝乐舞(7)

为了让《兰陵王入阵曲》回归故里,中、日双方文化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早在1986年,中国舞蹈界就与日本方面联系,商量《兰陵王入阵曲》千年后的回乡事宜。日本方面也给予了很好的配合,日本舞蹈家协会主席、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先生提出,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1992年,日本舞蹈界带着《兰陵王入阵曲》来到兰陵王的故乡河北磁县,在祭拜兰陵王墓的同时,让《兰陵王入阵曲》回归故乡。

1992年6月3日,日本雅乐代表团一行45人,在中方的陪同下,来到兰陵王的陵墓前,祭拜兰陵王墓后,舞蹈家们身着唐代服装,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表演。这是一次跨越了一千五百年的文化回乡之旅,也是中日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举。之后,中国派出舞蹈专业留学生赴日本留学,学习这支千年前的舞蹈,并在学成后将其在国内广为传播。

中国隋唐时期的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巨大。《兰陵王入阵曲》的回家,无疑会加强中国与日本历史文化的交流,对推动中日文化共同发展也会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愿。

参考文献: 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

海 震《戏曲音乐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