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零添加酱油是真的吗?一瓶零添加酱油能有多贵
现在市场上零添加酱油是真的吗?一瓶零添加酱油能有多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821元增至32189元。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实际增长8.1%。从“有机”到“零添加”实际上,最近如此受大众关注的“零添加”,并不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概念,它早早就出现在食品饮料等各个行业,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零添加”之所以风靡,与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
星期一股市开盘,除了沪指跌破3000点这个引起哀嚎声遍地的话题,还有两家公司的股价也引起了大众的注意,那便是最近深陷“双标门”的海天味业和它的竞争对手千禾味业。
海天味业的股价开盘即下跌,跌幅已经超过8%,总市值蒸发约330.87亿元。而千禾味业的股价却是另一番景象,开盘即涨停,涨幅达10.01%。
单看股价和公司市值来说,千禾味业似乎打出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一直处于海天味业的光芒之下,处于中国酱油行业第三梯队的它,一直以来以“零添加”产品作为卖点,并宣称“零添加调味品收入占公司调味品营收的50%以上”。
零添加酱油,乃至零添加调味品,难道是新的财富密码?
从“有机”到“零添加”
实际上,最近如此受大众关注的“零添加”,并不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概念,它早早就出现在食品饮料等各个行业,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
“零添加”之所以风靡,与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是分不开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在十三五期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821元增至32189元。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实际增长8.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在消费方面,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实际增长12.6%。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增长12.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伴随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在饮食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零添加、低糖、少盐成为很多人推崇的饮食标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有机食品就是在这时候开始盛行。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它们虽然比普通食物价格贵了一些,但消费者仍然愿意为此买单。
2016起,中国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市场规模由559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678.21亿元。
当追求天然健康的的东风吹到了饮料行业,消费者的目光则更聚焦在“零糖”“零卡”上。
随着国内饮料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各个企业将消费者喜好作为赢得市场的关键钥匙。而从各个企业披露的财报数据中可以发现,零糖产品在营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元气森林。零糖饮料的盛行,离不开它的推波助澜。
2016年,元气森林成立,随即推出了首款无糖产品燃茶。2018年,元气森林气泡水面世,并凭借“0糖0脂0卡”的概念和霸屏式的营销成为现象级产品,元气森林自此也几乎成为了气泡水的代名词。
元气森林高层曾透露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是70.2亿元。而2022上半年,元气森林含汽饮品、即饮茶、功能饮料品类所有产品在全国线下零售市场中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实现逆势上升,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提高。
然而元气森林并不满足于此。
在2021年宣布开启“三0工厂”战略后,就重金投入无菌碳酸生产线,用全自动无菌碳酸灌装技术实现log6微生物控制水平,达到行业最高标准,宣布旗下全线气泡水产品不再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向“零添加剂”进军。
在自带健康属性的乳制品行业,零添加、无糖酸奶风靡一时,成为了新的增长点。光明乳业推出了如实酸奶,朴诚乳业推出了简爱,蒙牛、伊利集团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产品来抢夺市场。
在这些主打零添加产品的配料表上,只有生牛乳和一些菌群,不含有任何添加剂。在口感上,这种酸奶只有牛奶发酵后本身的味道,虽酸涩,但健康,因而广受欢迎。企业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
就拿占据无糖酸奶行业头把交椅的朴诚乳业来说,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凭借其推出的无糖裸酸奶等产品,在成立的5年时间中,公司年化增长率超过160%,跻身低温乳品市场前10。在随后不到三年的时间,三轮融资到手。
而如今,消费者这种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态度,也终于卷到了调味品行业。
有钱人的酱油?
2015年以来,我国酱油市场规模稳健上升。2020年酱油市场规模达到了615亿元。
从酱油产量方面来看,我国酱油产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统计,2019年百强统计中酱油产量为520万吨,百强企业酱油产量占调味品总产量的36%。2020年百强报告数据来看,酱油企业(35家)生产总量为546万吨。
而在销售收入方面,2016-2020年,我国百强企业酱油销售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百强企业酱油单位产量收入为5605元/吨。据此可测算得出其销售收入约为306亿元。
但如此稳中向好的局面下,却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那就是酱油行业天花板隐现。
一方面,酱油行业在零售方面呈现出疲态。2016年以来,国内酱油行业零售额增速均低于10%。
另一方面,国内人均酱油需求量也在不断降低,从2015年的7.28千克降至2020年的4.86千克。
市场的趋于饱和、复合调味品的替代性、消费者追求天然健康食物从而减少对酱油的需求,都让酱油行业增长放缓。
这点在行业内头部企业的财报上可以看出来。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天味业都位列酱油行业的第一梯队。其次是李锦记、中炬高新、千禾等。
2021年,海天味业营收同比仅增长了9.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只有4.18%,是上市以来的最低值。到了2022H1,这种颓势仍在延续,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速9.73%,归母净利润增速仅1.21%。而在这之前,自2011年以来,海天味业已经连续10年保持营收、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毛利率的变化更能凸显酱油行业面临的压力。根据数据显示,海天味业销售毛利率从2018年的46.47%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为36.63%。
龙头企业如此,更别提其他企业。中炬高新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39.55%降至如今的31.99%;加加食品更是从2020年的29.09%迅速下降至2022H1的不足20%。
企业当然会比普罗大众早一步看到浪潮下隐藏的危险与机遇。他们开始细分市场,迎合中高端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推出新趋势下的“健康”“零添加”酱油。
如果说到饮料界就一定要提元气森林,那么提到酱油界的“零添加”就一定要说千禾味业。
千禾味业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零添加”酱油。凭借着主打“零添加”的健康化理念,颇受消费者青睐。2016年上市后,其营业收入一路猛增,到2021年末更是达到了19.25亿元,5年时间翻了2.5倍。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快速跻身第三梯队,其他企业不可能不警惕。
海天味业随即推出零添加酱油产品,并且不断加码,2010年-2019年,高中低端占比从1:6:3升级到4:5:1,中高端从原来的7成上升到9成,低端从3成降低到1成。
李锦记也在几年前布局零添加产品。加加和厨邦则慢得多,加加食品和中炬高新厨邦在今年4月才推出零添加系列。
但无论反应快慢,都能看出各个酱油企业在决战“零添加”酱油市场,寻找新的商业机遇。毕竟,我国的中高端酱油市场还存在着无限潜力。
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长。同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增长8.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这也在某些方面表明了,中上以上收入组的可支配收入在大幅提高。
2016年,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而到了2021年,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4949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5836元,增幅和增速远远超过了中低收入组。
另一方面,和国外相比,我国高端酱油价格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发展空间巨大。
千禾头道原香零添加酱油180天、280天、380天500ML的单价分别为17.3元、16.73元、27.3元;海天零添加酱油味极鲜750ML单瓶售价18.80元;李锦记零添加醇味鲜特级酱油500ML单价16.5元。
而日本龟甲万产品的价格定位每瓶超过30元,高端酱油价格存在上涨空间。
随着消费升级,高端酱油产品将逐渐扩容,酱油的市场空间向上打开。
2015年,中国高端及超高端酱油的市场规模仅为107.8亿元,在整个酱油市场中的占比也仅有18.5%。而2020年高端及超高端酱油市场规模已经攀升至248.7亿元,占比达到了29.5%。
只是高端?
和有机食物一样,无论是如乳制品、饮料界,还是酱油界,这些“零添加”的产品布局都是相同的,那便是中高端市场。
几乎所有的零添加酱油都会比普通酱油贵几块至几十块。
究其背后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成本上。千禾味业的高管称,零添加的成本主要在时间成本,零添加酱油生产酿造时间很长,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偏低。
对比而言,2019年-2021年、2022H1,以零添加产品为主的千禾味业,其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45次、2.23次、2.31次和1.16次,而海天味业则为5.50次、6.19次、6.64次和3.45次。
同样的,与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相比,千禾味业呈现在财报中的酱油制造成本占营收成本的比例要高很多。根据2021年财报披露,千禾味业该项占比为10.95%,超过了海天味业的8.31%和中炬高新的4.93%。而在2020年,这个比例还要更高,达到了13.93%。
除了时间成本,制造成本之外,销售成本也是千禾味业的大头支出。
千禾味业将线上、线下品牌宣传结合,通过大量的广告营销,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2020年销售费用率达16.94%,且在 2016-2019 年基本维持在 20%左右,在整个行业中也处于较高位置。
然而,现在随着“零添加”概念的普及,消费升级情绪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零添加。据调查,消费者购买调味品时考虑零添加的因素占据7%,排在第五位。
当消费者市场开始扩大,入局的企业增加,产品开始多样化,那零添加酱油还会只停留在中高端市场,维持在高价格吗?
在饮料界,元气森林已遭到寒潮降温。在多家企业推出无糖饮料的围剿之后,部分终端超市的元气森林气泡水已经降价卖到3元一瓶。
“零添加”酱油的路到底该怎么走,还需要企业进一步探索。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2-2027年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国调味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饮料行业的0糖0防腐剂产业变革到了关键时期》,36kr
【2】《“双标门”背后 海天味业们的零添加战事》,钛媒体
【3】《海天急于撇开「科技」标签 | 焦点分析》,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