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说孩子能不住就不住校:再苦也不要让孩子住校
白岩松说孩子能不住就不住校:再苦也不要让孩子住校《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指出: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孩子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细细读来,句句扎心,一笔一划都在倾诉女孩的相思,难过,无助。而视频中的女孩,不过 7 岁而已,却要一夜长大,独自面对生活的所有,她的内心该有多苦?曾经,初一学生李珊珊就写下了一篇《那夜无眠》,描述自己的寄宿生活:"躺在床上,静静地望着上铺的铺板,毫无睡意。想家,想父亲,想母亲。此刻,家中应该已经没有灯光了吧?爸爸妈妈应该都睡着了吧?……想着,想着,一颗泪珠滑过脸庞,滴在我的枕头上,枕头湿了一点儿。我靠墙坐着,下意识地看了看表,实则乌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随手摸到了一本书,胡乱地翻着,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书上。我抱着腿,低着头,任凭泪水涌出,默默地想着爸爸妈妈。一点,两点,五点……就这样,天亮了。无眠伴我度过了一夜。"
文 | 枫子来源 | 女儿派(ID:nverpai)
前两天,看到一个特别戳心的视频。
视频中,漆黑的夜,空荡荡的走廊,一个小学二年级女孩,在住校楼道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妈妈,一声又一声,太让人心疼了。
一位网友留言说:我 16 岁才第一次住校,晚上哭的稀里哗啦,而且一个宿舍的都在哭。
而视频中的女孩,不过 7 岁而已,却要一夜长大,独自面对生活的所有,她的内心该有多苦?
曾经,初一学生李珊珊就写下了一篇《那夜无眠》,描述自己的寄宿生活:
"躺在床上,静静地望着上铺的铺板,毫无睡意。想家,想父亲,想母亲。此刻,家中应该已经没有灯光了吧?爸爸妈妈应该都睡着了吧?……想着,想着,一颗泪珠滑过脸庞,滴在我的枕头上,枕头湿了一点儿。我靠墙坐着,下意识地看了看表,实则乌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随手摸到了一本书,胡乱地翻着,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书上。我抱着腿,低着头,任凭泪水涌出,默默地想着爸爸妈妈。一点,两点,五点……就这样,天亮了。无眠伴我度过了一夜。"
细细读来,句句扎心,一笔一划都在倾诉女孩的相思,难过,无助。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书中指出: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孩子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
过早寄宿的危害,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寄宿,切断了亲子链接
综艺《少年说》中,有一个初二女孩分享了自己的寄宿故事。
因为父母工作忙,她从小就过着寄宿生活。
每天放学后,她眼睁睁地看着小朋友一个个被爸妈接回家,自己却只能孤零零地面对一个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夜晚。
一天又一天,直到现在,整整十年过去,她最渴望的依然是父母接她回家。
她哭着说:我感觉自己就像孤儿院的孩子一样,从小就一个人,我就想做个有妈的孩子。
就像尹建莉老师说的: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他们在学校遇到问题和挫折,只能独自解决。
考砸了,被老师骂,受同学欺负也无人可倾诉。
他们的喜怒哀乐,父母都没有参与。
有一种痛,是明明有父母,却只能独自长大。
寄宿,就这样切断了父母和孩子间的情感链接。
想起作家王朔,年仅一岁半就被送进保育院寄宿,每个月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直到 10 岁他才被接回家。
这导致他一度以为孩子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