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永年一中简介,我们的永年一中
邯郸永年一中简介,我们的永年一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校领导例行在主席台上讲话,激励你努力奋进;每年的教师军训过后,自以为解脱的我们,又迎来了每天的课间操。还记得之前的跑道都是统一的灰白色,当初跑在上面的时候都在幻想着摔倒之后的惨状。如今水泥地变成塑胶跑道,竟还有点怀念那个满是水泥地的操场。军训间隙坐在晒得发热的水泥地上的日子,似乎还在昨天。军训时,最喜欢的地方便是操场边那一排高大壮硕的杨树了,每个班级的必争之地、军训时的避暑胜地。健身器材也在绿荫的庇护下不那么“滚烫”。一阵风吹过来,最是惬意。当然,操场北边的厕所也是我们的“军训圣地”, 某种气味伴随着一阵过堂风吹过,虽有些难闻,但,属实不想在炎炎烈日下军训啊!可最后随着教官一声集合,还是要三三两两急匆匆离开。2
在永年区新洺路上,走向北方尽头的脚步永远生机勃勃、不曾停歇,因为那是前往学校——永年一中的方向。每逢上下学便是这条路最热闹的时候,周末的801路公交车格外繁忙,载满了身穿蓝绿色校服的高中生,充满了嬉戏打闹,短暂的青春显得更加拥挤匆忙,但也不枉轰轰烈烈一场。
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河北省首批办好的二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于2001年被授予“河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荣誉称号,享有“永年区最高学府”、“冀南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的美名。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永年区第一中学已成为永年区规模最大、办学质量最高、教学最具特色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只是我们认识它的时候,它还是永年县一中,但不管时间怎么变迁,永年一中,是我们之间不变的称谓。
1
还记得之前的跑道都是统一的灰白色,当初跑在上面的时候都在幻想着摔倒之后的惨状。如今水泥地变成塑胶跑道,竟还有点怀念那个满是水泥地的操场。军训间隙坐在晒得发热的水泥地上的日子,似乎还在昨天。
军训时,最喜欢的地方便是操场边那一排高大壮硕的杨树了,每个班级的必争之地、军训时的避暑胜地。健身器材也在绿荫的庇护下不那么“滚烫”。一阵风吹过来,最是惬意。当然,操场北边的厕所也是我们的“军训圣地”, 某种气味伴随着一阵过堂风吹过,虽有些难闻,但,属实不想在炎炎烈日下军训啊!可最后随着教官一声集合,还是要三三两两急匆匆离开。
2
军训过后,自以为解脱的我们,又迎来了每天的课间操。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校领导例行在主席台上讲话,激励你努力奋进;每年的教师
节庆祝活动在主席台上演,台上的表演者万丈光芒,台下的你也在独自发光。听说最近几年还多了领读感恩词环节,你能数清楚队列中的你三年期间跟读了多少遍吗?
主席台上,校领导拿着话筒齐声鼓舞,台下的我们一脸不情愿的跑完一圈又一圈。脚踏水泥地变成脚踏塑胶跑道,主席台换了颜色,也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但不变的是主席台的老师,和台下的我们。
据说知道这个颜色主席台的人都已经当妈妈了?
夏天的时候,主席台那里的风比厕所过道里的好闻,比杨树底下更凉快。你有没有在毕业前跑上主席台,吹吹上面的风?
3
学校有两个食堂,位于道路西边的是新修建的,因此我们也叫新食堂,而相对于老食堂又有点小,所以,我们一般以大小食堂进行区分。大食堂呢,菜品丰富,颇受青睐。还记得那个卖青椒饼的窗口吗?每次去都是挤满了人。还有那个大食堂西边的小屋子里卖面条的窗口吗?想要吃他们家一碗煮面条?铃声一响,别顾着刘海了,啥也别管,跑起来就是。晚一步,都要排半天的队伍。
大食堂后面,那两个超市,永远挤满了人。每次大课间,两个超市里的情况堪比春运,夹心面包永远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豫竹方便面永远都要两包,不然再来又是人挤人。而最扎心的是老板永远顾不上你。
小食堂,可能是因为新建的缘故,更加通透明亮,在里面用餐也会觉得轻快许多,但,价格好像比大食堂要略微贵一点点。两个食堂共同的特色就是:我们都需要站着用餐。和同伴一起用餐时,说起今天的趣事,轰然一笑,却发现对面是不熟悉的校友,牙齿上是绿色的菜叶,那尴尬羞涩的样子你还记得吗?
还有就是每到夏天或是天气稍微温暖一点的时候,食堂门口那两排杨树总会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气味,也是这股气味,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夏天,终于在第四个夏天来临的时候,树底下换了新的一群人,跑向食堂……
4
彼此区分又相互融合的三栋教学楼排列而坐,从南到北依次传来高三、高二和高一的琅琅书声。中间两排会变,但,或许是为了方便晚自习的高三回宿舍吧,位于最南边的教学楼,却一直是高三。直到毕业后才发现我们的教学楼是个大写的“E”。
你还记得昔日的三年里,从高一到高二再到高三,是怎么变化学习的教学楼位置吗?
南边教学楼的玉兰也快开了吧?
北边和中间那排教学楼的院子里,那排石柱走廊上缠绕的花藤,教学楼过道口那两棵樱花树,竟是毕业后才知道:哦,那开着粉色花朵的小树,是樱花树啊。不知道你有没有摘下一两朵放在课本里呢?
原来我们不用千里迢迢跑到武汉,就可以欣赏到盛开的樱花,虽然不多,但足够让我们在那难忘的三年里,回忆许久。
摆放整齐的桌椅,夹起来的课本立在桌子上,教室后那个红色横幅,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有点老旧的空调在教室后微不足道的工作着,刚更新不久的教学设备是这间教室里能够提供的最大财富。
书架夹着的课本是我们的隐藏的堡垒,偷偷拿起的课外书,偷偷塞进嘴巴里的豫竹,那些我们自以为隐蔽的“战术”,那句我们不屑一顾的“你以为我看不见你在做啥吗?”。
才发现,原来那小小的三尺讲台竟然如此有威力,可以轻易的就拆穿了我们的小心机,却也会不耐烦得帮我们解答一个又一个的疑惑。讲台上他们的语重心长,时至今日才明白。
蓝绿色的校服,是我们的防晒服,也是我们的“桌布”。夏天的时候,铺在桌子上的校服不仅吸汗,也可以帮我们在课间收集一个又一个的美梦。
风吹过来,夏天就悄悄的结束了。第四个秋天一到,我们就再也没办法穿上那身嫌弃了三年的蓝绿色。
或许已经毕业的我们也有踏上讲台的人,重复着当年那些自己听腻了的话,如今那些扔出去的一个又一个没有返程的粉笔头,落在了谁的头顶上呢?
5
东大街是离学校最近的小吃牌坊,这里有最著名的煎血片,还有肉夹馍、烤串、鸡蛋灌饼等其他美味。在刚开学的夜晚,教室里有时会散发出浓郁的蒜香,这时往往就会有人小声嘟囔道:“谁吃煎血片了”。
细想下,原来北京奥运会已经是13年前的事情了,东大街的灯展,你又去过几次?
还有政府街那家卖海带豆皮的,一阵卤香飘过来,你还会听见斯哈斯哈的声响,不用问,这次他们家做的又辣了~
政府街那家过桥米线,你有没有逃过周末的晚自习去带一份回来,坐在教室后偷偷的吸溜?然后满屋子的米线味儿,“埋怨”声此起彼伏,别问,问就是羡慕嫉妒恨。老班开班会也会经常说一句:以后别在教室吃味道太大的东西啊!
如今在店里安安稳稳坐着,不用再担心会不会被老班骂,可那些,心心念念的食物,如今吃着咋就不香了呢?
突然就有一种冲动:想要拎着米线,掂着豆皮,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再听听老班的“骂声”。
时过境迁,一中送走一拨人,又迎来一拨人。但一中在我们心里永远是毕业那年的模样,旧时光带走了曾经的我们,却带不走那些关于青春里的记忆。
岁月更替,我们怀念的是教室的桌椅和黑板、是操场的玩耍和陪伴、也是食堂的阿姨和饭菜,但我们怀念的更多的是十七岁那年穿着校服跑着去打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