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挤地铁的感受:坐上拥挤的地铁
每天早晨挤地铁的感受:坐上拥挤的地铁“那也得挤得过去啊!”尽管她只留出一双眼,也能看出期间的嘲讽。“前面几个车厢都是空的,往前走走吧,就有座了。”我也哑着嗓子回道,私心里还挺怕大家都往那边走,就没有自己的位子了。等到车来,根本不需要自己拥挤,人潮已将我推上了地铁。再往前走几个车厢,就能舒服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了,我这么想着也这么做了,但人实在太多了,根本连一个车厢都挤不出去。“小姑娘别挤了,车门在那边。”带着沙哑的女音,似乎对我的举动颇为不耐。
一座城市的发达标配,便是四通八达的‘地铁’。
我站在候车台目送挤满了人员的地铁离去,随后继续等待下一班,身后越来越多的等候人,我知道无论等多少班,人流量都不会减少。
地铁带动风,吹动我的长发,透过玻璃窗,我看到尾部的几节车厢空空如也,而其他几节已经变成了吵杂的鱼罐头。
等待的过程总是漫长的,好在这人来人往的地铁站,总能带来点热闹的氛围。
等到车来,根本不需要自己拥挤,人潮已将我推上了地铁。
再往前走几个车厢,就能舒服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了,我这么想着也这么做了,但人实在太多了,根本连一个车厢都挤不出去。
“小姑娘别挤了,车门在那边。”带着沙哑的女音,似乎对我的举动颇为不耐。
“前面几个车厢都是空的,往前走走吧,就有座了。”我也哑着嗓子回道,私心里还挺怕大家都往那边走,就没有自己的位子了。
“那也得挤得过去啊!”尽管她只留出一双眼,也能看出期间的嘲讽。
夹在人群之中让我着实难受,便又大了些声音,“那边有空车厢,麻烦大家让一让。”
吵杂的车厢依旧吵杂,安静的人也依旧安静,他们有的听歌,有的翻阅手机,有的聊天,唯独没有听我说话的人。
“都跟你说了,要想去你自己去,但是别挤我啊。”还真有一位听众,只不过白眼也给得很到位。
我朝着行驶标看了一眼,距离下车至少还有四十多分钟。
地铁到站对我来说是个机会,随着人流我往前挤了挤,但又被另一节车厢上来的人夹在了中间,再次变成鱼罐头中的一员。
够不到扶手的我也只能自嘲,这么多人哪还需要什么扶手,反正也摔不着。
当我试图向前走动,又一次遭到烦闷的眼神时,我悬在嘴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哪里有人会听我的话?音乐可比这有意思多了。
但在这拥挤的地方,真的不难受吗?可看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样子,也的确没有显露出对拥挤的抗拒。
有人下车,空出来的座位瞬间就变成了‘众矢之的’,大家一哄而上争抢占有权,还有人为此口出恶言,甚至‘大打出手’,而在不远处的那几个车厢,有大把的空座,根本不需要如此费神,却无人关注。
看来没有明显的劳动成本,只拙见于眼前的想法,是随处可见的。
当人越来越多时,我只能靠耳力去听地铁播报,又到了哪一站,根本连拿出手机查阅的位置都没有。
从车上被人挤下来时,瞬间便松快了,我驻足原地,看着风又将地铁带走,最后几节车厢依旧空旷,我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或许也夹杂着嘲意。
我一边向外走一边想其实路有很多,挤在一起也很容易。但只有真正拥有知识以及想拥有知识的人才不会将自己蒙在其中,也不会吝啬那一步的跨越。
地铁是流动的也是固定的,正如知识是不断更新也是稳定的,我们该如何才能将它变成自己的,这才是最值得思考以及实践的事情。
在这么快捷的信息化时代里,随处都是商机,随处都有宝藏,但并非是我看到了就拥有了它。再讲得俗气一些,你只有伸手去拿,并放进了口袋,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你自己。
正如,想在地铁上坐着到站的人,一定会率先寻找座位,而不是一味地等待,并且和十几个人共同哄抢一个座位。想要学会知识,并且运用它赚钱的人,也一定是先会学会想会做,吸收精华,再来活学活用,而不是‘听过即学会’的态度。
永远记得付出才有回报。
希望我们都不做闭目的地铁人,也不做只有表面化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