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临产管理技术,临产母猪管理要点
母猪临产管理技术,临产母猪管理要点2.产房内设施设备的检修、清洁与消毒母猪临产前7 ~ 10 d, 应着手准备产房:产房要求干燥( 相对湿度60% ~ 75%)、保温( 产房温度15 ~20℃),光照充足,空气清新。若湿度大,可排风;若寒冷,可防风保暖。 1.产房环境
调查显示,目前猪场在接产过程中存在准备不充分、产房环境不合格、母猪产前饲喂不合理、人工助产技术落后、接产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母猪的生产繁殖效率, 使得产仔成活率低下。
在猪场,母猪的分娩生产过程充满了艰辛。母猪产前的准备工作,是母猪安全产仔、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的保证。对临产母猪的接产,应针对其临产阶段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从环境控制、管理要因等方面入手,以规范的管理理念来指导母猪临产前的管理,使母猪顺利产仔,最大化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潜能。
1
产房管理
1.产房环境
母猪临产前7 ~ 10 d, 应着手准备产房:产房要求干燥( 相对湿度60% ~ 75%)、保温( 产房温度15 ~20℃),光照充足,空气清新。若湿度大,可排风;若寒冷,可防风保暖。
2.产房内设施设备的检修、清洁与消毒
①彻底清扫
对产房地面进行清扫,彻底清除产床下撒落的饲料、粪污;对母猪和仔猪食槽内剩余的饲料进行清除;保护好产房内的电路设施,将电源开关和插板用塑料膜包裹好。
②冲洗与浸泡
先用水枪对产床、墙壁、地面、垫板和饮水器进行预冲洗,对食槽进行浸泡,以软化附着物;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彻底的冲洗,重点是产床、食槽、保温箱和垫板。
③检修设施设备
检查饮水器的位置是否合适,水嘴是否通畅,水管有无漏水,线路是否良好,限位栏有无损坏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整。
④消毒
在每次进猪前对产床、食槽、栏杆、保温箱、门窗、地面、墙壁等彻底冲洗,然后用2% ~ 3% 的火碱溶液进行全方位喷雾消毒。24 ~ 48 h 后反复用消毒液或清水冲洗床面、食槽 ,并根据猪群健康状况再用高锰酸钾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4 h 后,打开门窗通风, 空舍2 d 以上。对于上一批次发生过仔猪严重腹泻的产房消毒更应严格。
2
必备用品与检查
保温箱(灯、伞)、水盆、水桶、消过毒的毛巾(一为接产人员擦手用, 二为擦拭仔猪用)、钳子、剪刀、棉球、注射器、5% 碘酊、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消毒剪断脐带)、消毒液、碘酒、抗菌素、催产素、疫苗、产后保健药品、凡士林(难产助产时用)、称量秤、耳号钳和分娩记录卡等,要提前备足备齐。检查饮水器有无漏水和压力状况;检查产房的漏粪地板有无破损;检查保温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等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3
准确推算预产期
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损失,要根据母猪床头卡的胎次、配种记录推算预产期。也可根据配种记录对妊娠母猪逐头推算出预产期,方法主要用“三、三、三”法推算,即3 个月(30×3=90 d)加上3 周(7×3=21 d)再加上3 d。
4
观察分娩征兆
临产前的母猪会发生诸多变化, 可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来指导生产(见表1)。
一般母猪临产前会出现一些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反应。首先看外形:从侧面看,腹大而垂,乳房发亮,乳头基部粗短,尖部外扩张;从正后面看,行走扭动、小心翼翼,最后一对乳头紧挨着后腿且呈“八字形”挂在两后腿间,多数母猪轻轻挤压可见少量乳汁。通常初乳在产前几个小时就开始分泌,个别产后分泌,还有极个别的上述变化不明显,要综合做出判断(见表2)。
其次看母猪外阴部:阴户松弛红肿, 尾根两侧开始凹陷,母猪表现出站卧不安,时起时卧,闹圈。一般出现这种现象后6 ~ 12 h 产仔。
第三要看产前症状:极度不安,立卧不定,拉零碎屎,撒嘀嗒尿,乳房膨胀, 四处乱撞,乳头出水,四肢平直,阵缩有序,努责加剧,呼吸急促,阴部流水,呱呱坠地(见表3)。
5
母猪产房护理
结合日常管理,查阅配种日志,及时做好产前的各项准备。通常在临产前的7 d 左右,可使母猪进入到产房, 让母猪对其生产的环境及早熟悉,经过几天的适应后,母猪在生产中才不会影响“心情”和泌乳。
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要根据天气情况,夏季用凉水,冬季、秋季和春季用温水刷拭全身,用刺激性小的碘制剂如百菌清进行体表消毒,用毛巾擦去体表的水分后,清除猪体表尤其是乳房、阴户周围的污物,有条件的猪场可给母猪淋浴。母猪转栏通常是在早晨空腹时,饲养员起床后,慢慢将临产母猪哄赶至产床前,让猪自己主动地走向产床, 切不可急躁。母猪进到产房后,要及早补料,尽早适应产房环境。同时注意进入产房的母猪,要按照预产期依次排序,以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