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鲁迅的名人对话:有趣的鲁迅

鲁迅的名人对话:有趣的鲁迅前些时候,师父与人同桌吃饭,有人做介绍就称师父是“书法家”,师父回了一句,“你怎么骂人呢?”,当堂哄笑!从小到大,先生的标签都是文化斗士,就连胡子须发都是战斗的标枪,今天读到先生的自序,觉得也很有趣,后面应该还会有不少新的发现,非要加个标题,就叫有趣的鲁迅。这种简短的文体,先生用来挥斥文字针砭时弊,当然得心应手,免不了击中某些人的要害痛点。先生自己是这么说的:恐怕这“杂感”两个字,就使志趣高超的作者厌恶,避之唯恐不远了。有些人们,每当意在奚落我的时候,就往往称我为“杂感家”,以显出在高等文人眼中的鄙视,。。。。。。文人相轻,即使再大的文化如先生,也是不免。先生当然不会想到,时至今日,“杂感家”类似的奚落已经比比皆是,发扬光大了。写了几个对联,就敢自称书法家,甚至国际书法家;画了几个蚱蜢,就成了某画院的专家甚至可以是院长;跑了几个龙套,上个综艺就有人介绍是某某老师甚至大师。。。。。。等等等等

过几天,就是虎年的春节了。疫情所阻,就只有一个人在家过年了。还是读点书吧!免得无聊!

鲁迅的名人对话:有趣的鲁迅(1)

73年版,居然和我同岁。

鲁迅的名人对话:有趣的鲁迅(2)

书架上居然有一套鲁迅先生文集。巧的是73年版的,与我刚好同龄。真是无巧不成书!

随手抽了本《三闲集》,这是一本杂文集。鲁迅先生对杂文自有定义,即是纵意而谈,所谓“杂感”。

这种简短的文体,先生用来挥斥文字针砭时弊,当然得心应手,免不了击中某些人的要害痛点。先生自己是这么说的:恐怕这“杂感”两个字,就使志趣高超的作者厌恶,避之唯恐不远了。有些人们,每当意在奚落我的时候,就往往称我为“杂感家”,以显出在高等文人眼中的鄙视,。。。。。。文人相轻,即使再大的文化如先生,也是不免。

先生当然不会想到,时至今日,“杂感家”类似的奚落已经比比皆是,发扬光大了。写了几个对联,就敢自称书法家,甚至国际书法家;画了几个蚱蜢,就成了某画院的专家甚至可以是院长;跑了几个龙套,上个综艺就有人介绍是某某老师甚至大师。。。。。。等等等等

假以今日,面对这么多伪劣大家,先生又会生出怎样的感慨来呢?脑袋瓜子里闪现出先生两个修长的泛黄的手指,夹着一根香烟,须发如戟。。。。。。

前些时候,师父与人同桌吃饭,有人做介绍就称师父是“书法家”,师父回了一句,“你怎么骂人呢?”,当堂哄笑!从小到大,先生的标签都是文化斗士,就连胡子须发都是战斗的标枪,今天读到先生的自序,觉得也很有趣,后面应该还会有不少新的发现,非要加个标题,就叫有趣的鲁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