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但尼采不是为了批判道德而批判,他批判是出一个更高的道德目的,那便是发扬强力意志,肯定人的生命力——主人道德。尼采批判的是戕害意志的奴隶道德,要发扬的是富有创造力的主人道德。在这里的奴隶只是一种比喻,奴隶意味着唯唯诺诺,是一个没有创造力,没有主见,只会听从主人吩咐的傀儡,把同情、怜悯和宽恕视为一种美德,并没有自我创造的愿望。这样生命是缺少激情色彩的,每天都是混混沌沌地得过且过,而且还不希望他人比自己强,看见比自己优秀的人便心怀嫉妒,仇视强者,一旦别人比自己强,就要求别人要遵守这套奴隶道德,试图把这套伦理道德强加于强者身上,想方设法压抑住他那股生命的激情和潜能。长久以来,传统道德在西方的文化中都处于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把道德价值看作是最高的价值道德,这也是人们努力去追求的。但尼采认为传统道德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压抑和束缚,所以他声称自己是第一个非道德主义者。他批判戕害生命的道德,因为传统的宗

#奇妙知识季#尼采在他的作品《偶像的黄昏》里表达到要重估一切价值。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怎样用铁锤从事哲学思考”。这里的铁锤就是要击碎以往的那套旧的传统,颠覆以往那套旧的价值观。这是他与整个时代的抗衡,把以往那套文化和观念当作是戕害生命的东西来击碎,破除它们的权威。

西方传统那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尼采来看都需要重新评估的,传统的道德被人们尊奉为一种价值标准,但在他眼里已不再是一种标准。他要与整个文化体系进行抗衡,重新评估传统的那套价值,比如基督教文化,科学主义…以往的那套思想文化,在尼采看来都是要重新来审视的。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1)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都生活在规则之下,似乎每个人都被体制束缚着,甚至被道德绑架着。但读到了尼采后,那些传统的东西都要被推翻了——他要批判对象是理性,道德和宗教。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借用了希腊神话里的酒神和日神来阐述生命的色彩,并对苏格拉底的过度理性主义进行了批判。

而在《偶像的黄昏》里,他要对传统的宗教文化和道德进行严厉的批判。为什么他要进行反传统道德呢?因为在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尼采生活的年代,整个欧洲陷入了一场现代的文明危机中。基督教文化让人们在面对痛苦的现实世界里,多了一份慰藉和多了一份向往彼岸世界的希望。

人们变得更富有怜悯之情,更加慈悲,更有道德感,成为了一个看似很有教养的人。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兴起,那些自由、博爱和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而随着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这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但尼采和大多数人不同,他发现了这表面看似繁华背后却隐藏着的危机。他认为传统的理性否定了人的生命本能,遏制住了生命的激情,而传统道德是对人的自由进行了剥夺和压制。人们在这些道德的束缚下,变得衰弱,没有主见,谦卑服从,丧失了自我的个性。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工业时代背景下,人们陷入了机械化的运作中,人们沦为了一个被操纵的工具,远离人的本性,人们变得唯利是图,贪得无厌,尼采从表面的现象中发现危机。这危机涉及到宗教、哲学、文化、科学和政治…这些在尼采看来都要加以批判。他认为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西方的传统道德、宗教文化和理性主义使然,所以他才需要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2)

长久以来,传统道德在西方的文化中都处于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把道德价值看作是最高的价值道德,这也是人们努力去追求的。但尼采认为传统道德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压抑和束缚,所以他声称自己是第一个非道德主义者。他批判戕害生命的道德,因为传统的宗教文化和道德危害到了人生命的本能,使得人们精神不振,懦弱不堪..这些都是不符合强力意志的价值标准。所以尼采要把原有的价值根基连根拔起,拿起铁锤狠狠地把这些戕害生命的道德击碎。

但尼采不是为了批判道德而批判,他批判是出一个更高的道德目的,那便是发扬强力意志,肯定人的生命力——主人道德。尼采批判的是戕害意志的奴隶道德,要发扬的是富有创造力的主人道德。在这里的奴隶只是一种比喻,奴隶意味着唯唯诺诺,是一个没有创造力,没有主见,只会听从主人吩咐的傀儡,把同情、怜悯和宽恕视为一种美德,并没有自我创造的愿望。这样生命是缺少激情色彩的,每天都是混混沌沌地得过且过,而且还不希望他人比自己强,看见比自己优秀的人便心怀嫉妒,仇视强者,一旦别人比自己强,就要求别人要遵守这套奴隶道德,试图把这套伦理道德强加于强者身上,想方设法压抑住他那股生命的激情和潜能。

如此一来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人的性格都几乎一样了,因此奴隶道德便是一种颓废的道德。相反,主人道德就是积极进取,要以自己的价值观行事,把一切可以发挥出创造力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东西当作善,主人道德是强力意志的表现。他把自我超越,生命本能的冲劲,增强人类力量感的东西当作美德,而把堕落、唯唯诺诺、萎靡不振、悲观厌世、无畏的顺从当作恶。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3)

由此可见,奴隶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是懦弱、颓废的;主人道德则是强者的道德,是积极、光明的。所以尼采才会批判那些戕害生命的奴隶道德,而发扬富有创造力的主人道德。

在尼采看来,基督教便是一种奴隶道德,基督徒把这种奴隶道德的价值观发挥到淋漓尽致。相信有听说过基督教的读者也会知道,基督教倡导的就是原罪救赎,同情怜悯,谦卑顺从。尼采认为基督教这一套理论恰恰是一种弱者的表现,他们不希望有强者出现,于是,基督教徒希望通过宣扬这些价值观来使得人们变得软弱,人们不再有锋芒,不再有个性,这也代表了他们要默默地忍受侮辱,谦卑顺从,老是相信救世主会降临来拯救他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上帝身上,因为上帝是唯一的精神寄托。如此一来,奴隶道德会让人逐渐变得颓废,压抑住了人的潜能和激情,弱化了人性,摧毁了人的创造力,使人变得平庸和怯弱。

所以尼采视基督教文化为人类精神的病毒,它腐蚀人的精神,扼杀了生命的创造力。在基督教文化的压抑下,人们只会变得更加温顺盲从,人云亦云,没有主见…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一种戕害。基督教扼杀了人的强力意志,否定了生命本身的力量与美感,这是最大的恶,也是最大的不道德。在尼采观念里,生命本来是富有创造力,是充满激情和澎湃的,而不是遏制,不是压抑。他认为人们之所以精神涣散,是没有活出自我的本性,没有让本来富有各种潜能的生命之花灿烂地绽放。人们沉浸在基督教对上帝无限的信仰中,而缺乏了自我创造的力量。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4)

这是尼采绝不能容忍的,他敢于与时代抗衡,他对基督教文化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大声宣称:“上帝已死”。人要活出自我本性,获得强力意志就必须摒弃被奴隶道德束缚着的观念,这样才能活出生命的色彩,从而找到人生的意义。

”上帝已死“让整个欧洲都感到震撼,因为他抨击了传统的基督教文化,抨击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那个信仰的根基。他摒弃了所有人都信仰的上帝,他不接受任何一个神来规划他的人生,告诉他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不需要主宰者,因为他自我主宰,他是自己的主人,听从于内在的灵魂,自己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意义,而不接受他者强加的意义。

当你活成了你渴望成为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期待你成为的样子,你才算真正活出了你的“自我”,你才成为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我”,独一无二的一个“人”这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也是他唯一认可的“自由”。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5)

写到最后,尼采之所以要对基督教文化有强烈的批判,因为他认为这奴隶道德扼杀了人的个性,而那时西方的文化危机也不断地在生成中。尼采从表象的生活中看见了本质里蕴藏着危机,这是传统的理性主义、传统道德和宗教文化共同使然的。整个欧洲仿佛患上了无以名状的疾病,于是,尼采开出了药方,他要重估一切生命的价值,对传统的一切加以批判,他批判奴隶道德是出于一个更高的价值——那便是肯定生命力。

因此,他才发出“上帝已死”的呐喊,与奴隶道德相对的是主人道德,主人道德则是肯定生命的道德,这是强力意志的体现,也是他极力推从,并告诉人们应该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要被任何人或事所主宰。

尼采死亡,尼采上帝已死(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