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真正本事:道教解密为什么
道教真正本事:道教解密为什么老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有言:“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就是告诉我们后进者,好生乐死是人之常情。既知此情,但俗人与奉道之士的后续反映却相差很大。俗人虽心里畏死,但行为却不信道,好为恶事,实是在求取速死。仙士心里虽畏死,但行为上能信道守诫,能与生相合。分设生、死来赏善和威恶,是道教承负观的基础义理。一、承负观说的是啥《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反复映证了这句话。2015年中央电视台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北京阅兵大典上,在实况转播时,再次引用了这句话。本文在这专谈“祀”字,国家是如此,家族亦是如此。《道德经》有言:“子孙以祭祀不辍”。这说明了我们道教很认同宗族祭祀。要弄明白宗族祭祀的实质意义,而不仅仅是社会所能宣传的思念寄托,就非得明白道教的承负观。承负从字面上看,可简要理解为上承下负,承接祖辈的福祸,影响下辈的福祸。
道教解密,为什么富不过三代来自道教
00:00
07:51
点上方绿标收听本文主播语音版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反复映证了这句话。2015年中央电视台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北京阅兵大典上,在实况转播时,再次引用了这句话。
本文在这专谈“祀”字,国家是如此,家族亦是如此。《道德经》有言:“子孙以祭祀不辍”。这说明了我们道教很认同宗族祭祀。要弄明白宗族祭祀的实质意义,而不仅仅是社会所能宣传的思念寄托,就非得明白道教的承负观。
承负从字面上看,可简要理解为上承下负,承接祖辈的福祸,影响下辈的福祸。
一、承负观说的是啥
老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有言:“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就是告诉我们后进者,好生乐死是人之常情。既知此情,但俗人与奉道之士的后续反映却相差很大。俗人虽心里畏死,但行为却不信道,好为恶事,实是在求取速死。仙士心里虽畏死,但行为上能信道守诫,能与生相合。分设生、死来赏善和威恶,是道教承负观的基础义理。
《太平经》对承负观分了三个层面进行解说:一是赏善和威恶的主体是家庭或宗族行为,这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底层结构是相配套的。时至今天,承负主体以家庭为主。这很好理解,父母和子女的福祸是息息相关的。二是个人福祸是由先人决定的,承负观实质要求我们每个人要有责任感,在享福时定要给后人培德,在遭罪时能平静接受不幸。三是承负的期限在传统社会大概在五代十世,在当代大概在三代左右。“富、贫不过三代”之说,其实讲的就是承负期限。
二、承负的产生渊源
《太平经》称:“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病更相承负也,言灾害未当能善绝也。”
按《皇极经世书》认为,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现在我们正处于午会时期。《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这些先人真心希望后辈能解决这些不断积累的小错失。而道士能解决祖先通过上承而蕴积在自身血脉的,历代先人错失的过程,实质就是秽气消散、体能洞真的过程。
对于社会信士而言,一家之中,三代之内,盛衰穷富,子孙命运,便是家德。能把家庭治理好,和融一片,在阳德上是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在阴德上是为自身福运渊远流长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祖先、父母、子女三者之间缘份巨大,在生死、死生的轮转过程中,容易直接相互选择对方,继续为下一辈子的亲人,这表现为家族的血脉传承。承负的实质,契合道之真,德之要。
三、承负观中的应用
《太上感应篇》有言:“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这里面实质揭示了承负观的运用,就是要日行三善。
《三官经》有言:“蠢子何知,割他肉,不念他贫,只念己富。肥家润身,使心用心,返累已身,心根结成,罪根难灭,贪财利已。天雷霹雳,瘟气流传,缠害身体,冤愆相并,并及子孙”。如果家庭或家族碰到不负责的后人,自然是他个人身体被缠害,但子孙冤愆却被相并。那种对家庭、社会、国家没有责任心的人,那他后人就得哭了。
《道德经》有言:“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现今为诸君抉破承负观,祝大家能在守道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明德;贺各位能荣耀门楣,积德行善,福荫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