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长征插画:红色题材动画长征先锋成功出海带来的启示
红色精神长征插画:红色题材动画长征先锋成功出海带来的启示二是通过故事化手法再现长征过程,彰显中国精神和价值。长征途中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长征所造就和孕育出的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又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力量。但是对于国外观众来说,有些历史背景或地域文化特色他们不一定清楚,比如长征途中红军与当地的民众是什么关系?长征到底有多么艰苦?为什么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这是创作的一大难点。《长征先锋》是以故事化手法表现长征历史,寓道理于故事,多用动作与影像表现,而不用口号和语言表现。比如在表现红军过雪山时,军需处长为了鼓励战士们前进,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却被长眠雪中;有红军战士患有雪盲症看不清路,卫生员刘早让大家用布蒙住眼睛拉着手行进。在过草地时,老班长把鱼汤让给伤员,自己却饿倒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些真实细节和情感表现,都有助于国外观众理解当时极度残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斗争环境,理解长征精神的伟大。此外,还有红
导读革命历史题材动画《长征先锋》自开播以来,好评如潮,这部作品以故事化的形式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成功塑造了兴国之剑等英雄群像,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据悉,这部作品也将沿“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行,陆续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南非、柬埔寨、SAARC南盟(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这部红色题材动画在海外热播,主要在于作品敢于创新手法,打破主旋律动画创作窠臼,在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对其他红色题材动画片创作和传播也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发挥动画视听优势,讲好革命历史故事
动画作品对传播革命历史具有天然的优势,比如2015年推出“抗战三部曲”《地道战》《鸡毛信》《渊子崖保卫战》,2016年推出的“纪念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三部曲”《犟驴小红军》《最可爱的人》《翻开这一页(二)》,从不同侧面再现了抗日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用更加现代、时尚、有趣的方式讲好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的中国故事,都是成功的代表。
一是发挥动画片的时空表现优势。动画片不同于其他影视类型,可以追求宏大的史诗叙事和宏阔的战争场面,一方面,动画片体量小,时长短,同时又具有节奏快、简明、可视化特点。《长征先锋》充分发挥了动画片的特点,选择了兴国之剑这个以小切口,展现红军长征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部作品主要着力点不是在那些耳熟能详的重大战役和重大会议,而是选择从肖强、陈雄、葛毅等人物为代表的基层士兵的视角展现历史进程。比如对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通过炊事员鲁大壮准备离开部队回家的失望反映出来的,比如对著名的娄山关战役没有正面表现,而是通过兴国之剑如何在云贵川的帮助下攀上后方悬崖来表现。回避已经多次被影视作品表现过的历史,多用侧面视角,是这部动画片的创新点,能够减少革命历史题材带来的距离感。此外,全片出现了一些重要军事将领,但是都只有姓而没有名,就在于能减少少年儿童的理解难度,加深儿童对剧情的理解。
二是发挥动画视听语言。以往部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创作上的瑕疵,并不是主题立意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讲故事的手法陈旧,动画技术粗糙而没有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长征先锋》作为一部三维动画,在艺术与技术上双重创新,克服了以往主题动画人物呆板僵硬、制作粗劣的问题,既有宏阔的战争场面,也有局部精细的细节,在配乐上磅礴大气,整体制作精良,用现代的视听语言表现战争,更加清晰明了,更具现场感和沉浸感。比如在表现红军四渡赤水时,用动画形式表现敌我行军路线,让复杂的战争清晰易懂。在具体表现战争时,则充分运用动画自由灵活的形式,既能升上万里长空展现敌机俯冲,也有通过动画形式,跟踪我军的炮弹轨迹直接飞入敌人碉堡的场面,可谓上天入地,视角独特。还比如飞夺泸定桥时,第一次出现了铁索上的视角,摇晃的索桥、汹涌的江水,密集的子弹和炮弹,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还原感,配合激越的音乐,让人身临其境。此外,片中花草树木,人物毛发、枪械、炮弹军服都非常逼真,没有以往粗制劣造的观感,而是具有较强的精细质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二、发挥动画对外传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一般来说,国产的动画走出国门主要依靠两大类型,一是现实题材类型,比如《23号牛乃唐》《天天成长记》等,在海外传播都取得不错成绩。二是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类型,如中国经典神话传说题材动画片《愚公移山》《八仙过海》《大禹治水》等,被译制为老挝语、英语、法语、斯瓦西里语等多种语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多国播出,效果良好。而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出海却鲜见佳例。《长征先锋》除了通过上述的发挥动画语言,以符合儿童接受习惯的手法表现革命故事,还在人物塑造、强化故事性创新,让红色题材也能出海。
一是发挥人物塑造优势。人物形象是动画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历史人物对儿童来说,本身具有一定的距离,对国外观众更是具有一定的接受门槛。如何塑造可感可信可爱的人物形象,关乎红色题材出海成功。《长征先锋》在人物创作上,一方面从众多革命历史原型中提炼典型,寻找革命战士的共性与个性,另一方面,又要在人物造型上更加符合现代动画的审美。比如作品的主角——足智多谋的侦察连连长肖强,在人物造型上采用浓眉大眼,正义凛然,背后背着大刀与步枪,整齐合身的军装,精气神十足,造型具有中国特色。在人物性格上,也不是以往的高大上式的角色,而是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当他面对上级刘司令时,会显出狡黠活泼的一面,比如会借机向上级要人要物要任务;而带兵打仗时则永远身先士卒,冲锋在第一线,正是他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团结能力,让一大批身怀绝技的战士能团结一心、并肩作战。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所不能的连长却会在文艺表演时紧张忘词,人物塑造真实生动。还比如,冲动自负的神枪手葛毅也让人印象深刻,在人物造型上身披斗篷,身形消瘦精干,动作潇洒精准,符合神枪手的设定。他也有些小毛病,天赋极高的他经常看不起别的战士,但是随着他参加战斗日久,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特别在爬雪山过草地时,他多次救下自己战友,在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革命战士的成长。此外,还有炊事员鲁大壮,在体型上属于典型的胖墩类型,活泼可爱的满崽和他的小黄狗,现代“花木兰”的卫生员刘早等等,可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完美无缺的人。同时,《长征先锋》人物造型更加符合现代动画的创作趋势,更加符合儿童的接受习惯,易于海外传播。
二是通过故事化手法再现长征过程,彰显中国精神和价值。长征途中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长征所造就和孕育出的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又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力量。但是对于国外观众来说,有些历史背景或地域文化特色他们不一定清楚,比如长征途中红军与当地的民众是什么关系?长征到底有多么艰苦?为什么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这是创作的一大难点。《长征先锋》是以故事化手法表现长征历史,寓道理于故事,多用动作与影像表现,而不用口号和语言表现。比如在表现红军过雪山时,军需处长为了鼓励战士们前进,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却被长眠雪中;有红军战士患有雪盲症看不清路,卫生员刘早让大家用布蒙住眼睛拉着手行进。在过草地时,老班长把鱼汤让给伤员,自己却饿倒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些真实细节和情感表现,都有助于国外观众理解当时极度残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斗争环境,理解长征精神的伟大。此外,还有红军战士为了不违反“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的部队纪律,即刻从部队返回百姓家归还一颗针的故事,真实展现了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情深。这种为天下穷苦人翻身做主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引起国外观众共情与共鸣。
动画片《长征先锋》的热播表明,红色题材动画片能为广大少年儿童所接受和喜爱,是大有可为的,也为同类题材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今后,要加大红色题材动画片的创作传播,加强视听语言、人物塑造、故事表达方面的创新,推动更多的红色题材动画作品出海,走向国际市场。
(作者:胡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监 制:杨明品
轮值主编:贺 涛
后期编辑:索东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