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连高晓松都激动得连发两条微博,隔空喊话谭维维:听过的,都觉得它犀利、露骨、太震撼了。歌手是实力唱将,谭维维。热搜刷屏的歌叫《小娟(化名)》,是她最新专辑《3811》中,一首为女性发声的作品。专辑上线之后,谭维维又举行了一场“线上演唱会”,把它彻底送出了圈。

没想到,在音乐专辑式微的大环境下。

还能有一张专辑,凭一首歌,登上了热搜。

刷屏的原因,和它好不好听关系不大。

而是因为,歌词太敢写了。

歌手是实力唱将,谭维维。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

热搜刷屏的歌叫《小娟(化名)》,是她最新专辑《3811》中,一首为女性发声的作品。

专辑上线之后,谭维维又举行了一场“线上演唱会”,把它彻底送出了圈。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

听过的,都觉得它犀利、露骨、太震撼了。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

连高晓松都激动得连发两条微博,隔空喊话谭维维:

“《小娟(化名)》是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4)

飘因为这首歌,把整张专辑都听了。

听完后只想跟矮大紧老师一样拍大腿:

这样的歌,真的久违了。

很高兴,它能被写出来,并被我们看见。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5)

《小娟(化名)》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家暴。

题材很刺眼,直面的,都是血淋淋的“人间真实”。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一个音乐门外汉,飘听这歌的第一感受是:

惊。

歌词直刺一个个引起过舆论轰动、触目惊心的暴力案件。

谁敢不听话,时时刻刻地刻骨。

用拳头用汽油,用硫酸。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6)

让人想起被前夫放火烧死的,可怜的拉姆。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7)

因为求婚被泼硫酸的女孩,和被男友拳击死亡的女企业家。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8)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9)

“冲进下水道,从婚房沉入河床

塞满行李箱,阳台上冰柜冷藏”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0)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1)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2)

背后隐藏的。

是毛骨悚然的杭州杀妻案、上海冰柜藏尸案、泰国杀妻案。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3)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4)

桩桩件件,都是社会哗然,难以置信的真人真事。

可悲的是,施以暴力者,都曾是她们的“枕边人”。

遭受残暴的伤害,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要被“制服”: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5)

在歌里细数这些恶性事件,不是为了博眼球。

不回避、不隐瞒这些真实发生的惨痛经历,才是为被暴力所害的女性发声的起码态度。

而《小娟(化名)》想表达的,还不仅仅是揭露。

歌名“小娟”,便有深意:

“我们的名字,不叫小娟

化名是我们最后的防线”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6)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7)

小娟只是一个化名。

类似这样的暴力事件数不胜数。

可这些被困在暴力中的女性。

却往往在事件中失声、蒸发、遁形。

甚至,从房门里的暴力,演变为众目睽睽之下的暴力。

受到的伤害被代以“家庭纠纷”不了了之。

还可能会被质疑品行、婚姻忠诚。

面临“为什么打你”“为什么烧你”的受害者有罪论。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女性的偏见和“污名化”:

歌词中这些被摘出来的,“女”字旁的字。

每一个字,都是贬义词。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8)

不少人认为这是牵强附会,实际上还真不是。

对“女”字部的文化解读,在学术上早有研究,基本都认同:

形容女子品行的女部字,存在着大量的贬义词。

而这一类字词,妒、娼、妨、妄、奸等,不只是针对女性,但字形全部从女,确实含有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19)

△ 《从<说文解字>女字部看古代女性文化》康维

这些字眼里面透露出来的观念与偏见。

有多少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被淘汰、纠正。

有多少仍刻在某些人的骨子里、脑海中,成为他施加暴力的理由。

不得而知。

但把它们唱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却是必要的。

这才有了这首歌最后的呼声:

“知晓我姓名 牢记我姓名

同一出悲剧 何日彻底止息

安葬我美梦 缝合我心口

无声用眼泪铭刻墓碑石头”

谭维维的线上演唱,唱到这一处时。

背后站着的戴着墨镜的女舞者,纷纷摘下了眼镜,露出了面容。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0)

这戳心的一幕,也指向了这首歌所抱持的希冀——什么时候,这样的悲剧可以不再上演。

她们的世界,不再是被蒙着双眼,捂住嘴巴,处在黑暗之中。

而是能被看见、被听到,以及,被尊重。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1)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2)

《小娟(化名)》只是谭维维这张专辑里的其中一首歌。

整张专辑,其实更值得说道。

除了《小娟(化名)》,其他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个女性的故事。

它的名字《3811》,38是谭维维的年龄。

而11,就是专辑中所唱的11位女性。

3811,就像一辆穿行在11位女性故事中列车的车牌号。

这些女性,有谭维维的亲人,也有她采风时遇见的少女,更有古代传说,或是影视作品里的人物。

谭维维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她们的“感情、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和她们“对话”。

比起《小娟(化名)》的犀利和沉重,其他歌更细腻,触及的角落也更远。

就像专辑第一首的《章存仙》。

章存仙,是谭维维的三姨。

已经年近五十、活得很洒脱的三姨,在谭维维的歌曲里,还很美。

“每朵裙摆开一枝花

每根 睫毛忽闪着情话

放肆浪漫 生来美得冒犯

背影流淌 为爱生的光”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3)

这种浪漫与生命的流光。

与年龄、境遇无关。

就算不再年轻,生活也苦涩,可三姨还是执著地追求着爱情。

这让谭维维感受到一种跨越了年轻的自由。

所以她向往地唱道:

“你自在漂荡

不执迷去向

你自生光芒

不由谁遗忘

目光晴朗

内心滚烫”

目光晴朗,内心滚烫。

用来形容一个将近暮年的女性,很少有,像个少女一样。

却有透过年龄与外貌,捕捉到女性感性、丰富内在的意味。

这样充满女性共情的凝视,在专辑里还有很多。

比如《阿果》,是谭维维碰到的一个彝族女孩。

歌中记下了阿果15岁“换童裙”的仪式。

按彝族风俗,女孩第一次生理期之后,家人就会为她举行“换童裙”仪式,把她嫁给一棵树、石头或湖泊,以示祝福。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4)

而谭维维关注到的,还有少女蜕变成女性的变化:

“再看一眼,心间那片湖

再看一眼,湖边那颗树

无忧年岁,那天忽然结束

说好 从此不许哭”

忽然结束了无忧的岁月,忽然被迫长大。

带着成长忧伤的心理,如果不是女性歌者,或许不会察觉。

而《如花》,唱的是大家都熟知的,《胭脂扣》里从地下追到地上,寻找十三少的如花。

这种生死痴缠、极致的爱,在歌中以如花的口吻唱来,更添几分唏嘘。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5)

还有《吴春芳》,唱的是一个抚养孩子的单亲妈妈,当代驾司机的不易。

拜金女郎《钱夫人》,一句句带刺的话,张扬地回击着诟病女性拜金的陈言陋语,听起来很有爽感。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6)

值得提一嘴的是,专辑里《小娟(化名)》《章存仙》《如花》这些歌,是由女词人尹约写的。

这样一张充满女性凝视的作品,有细微的体察,有共情的抚慰和赞美,还有引发共鸣的情感体验与身份认同。

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

好听固然是音乐的基础要素。

但《3811》所承载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好听。

它是谭维维在38岁时,想要换种方式去表达内心状态的变化。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7)

从某种层面上,它更是拓宽了女性表达的边界与话题的丰富性。

而对于华语乐坛来说。

女性关怀输出这么鲜明的专辑,也该被听见。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8)

蹭热度。

飘其实第一时间想到,谭维维新歌,一定会多少背上这种恶名。

但,预料不到角度如此刁钻。

有的,是看这歌引发了不小的反响,直接扣上个“割流量”“恰烂钱”的帽子。

仿佛只有无人问津一穷二白才能证明歌手的初心。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29)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0)

有的,干脆就不谈歌曲本身,直接“知人论事”,攻击谭维维本人。

证明她不是个好东西,那么她的歌自然也是别有用心了。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1)

之前写《说唱新世代》时,飘就发现了这个风气——很多人喜欢把关注社会话题的作品,打为“蹭热度”“割韭菜”“财富密码”。

仿佛鉴定“蹭”,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我独醒”的快感。

但,请少这样做。

因为那只会让我们之后的大众文艺产品创作寸步难行。

如果流行音乐=风花雪月,情情爱爱。

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发声渠道越来越窄。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2)

△ 音乐博主辛巴为《说唱新世代》被喷蹭热度说话

我不是在无脑支持“蹭热度”这件事本身。

而是,希望大家能谨慎辨别,因为空口鉴“蹭”,百害无一利。

怎么看一个大众娱乐产品,是否蹭热度。

是看它,是否具有盈利性质吗?

显然不是。

电影、电视剧也常以反映社会问题为己任,这些行业没有盈利吗?

而相较于流行音乐,大众对影视领域的社会关怀,显然态度更理性。

那什么是区分蹭与不蹭的边界。

飘飘觉得有两点,一是直视性,二是安全性。

举个最近最典型的,消费社会话题的例子。

《如果声音不记得》。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3)

这是一部号称,聚焦抑郁症群体,但能让真正的郁抑症患者看了气死在电影院的,披着抑郁症关怀外壳的烂俗疼痛青春爱情片。

片中对于抑郁症的想象,依旧是最世文化小说风格的,中学生自怜自艾的想当然——用恋爱40天治疗抑郁症,抑郁症治疗导致失忆,眼泪婆娑地吞咽来士普(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4)

对于抑郁症,此片没有任何一个维度的直视讨论。

而对于抑郁症这种,如今已算成熟安全的社会话题,它也并没有拓宽这个话题的认知边界。

这是典型的“蹭”。

而从这两个维度看,谭维维的《小娟(化名)》,蹭了吗?

直视性。

《小娟(化名)》,对女性问题的探索,她打擦边球、只做皮毛功夫、挂羊头卖狗肉了吗?

没有。

相反,由于它太过直视,反而让很多人无法直视。

安全性。

在连“邪恶”都能被和谐为“饥饿”,连“混账”都是粗鄙敏感词,被替代为“慌张”的流行音乐领域。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5)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6)

一首用“硫酸”“姘娼妓奴”“割礼”“安葬”等浓墨重彩的字眼,陈列女性受害的刑事案件。

这叫恰饭吗?

如果这是恰饭,那这碗饭,未免也太过冷硬难咽。

每次像《小娟(化名)》这样的作品一出,一定会有人站在艺术鉴定的角度,发出一声清醒的嗤笑——不是吧不是吧,如此质量粗糙的作品,都可以被奉为神作?

我想说,没有人把它们,在艺术造诣的维度,去奉为神作。

只不过,但凡血还有点温度的,都多少心里有数。

在目前这样一个社会里,什么样的声音是难得的,值得珍惜,值得听见,值得传播的。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什么在豆瓣被打到了9.2分,甚至超过了很多名家著作。

真是单纯因为林奕含文笔非凡吗?

华语乐坛难度最大的一首歌(今年华语乐坛最震撼的作品)(37)

在某些特定的阶段,有些作品的发声意义,必定是高于质量意义的。

而拿质量意义,去攻击、过于苛责发声意义。

对于某些没有被大量讨论的议题来说,实在有点冷血的伪精英主义。

比起作品质量,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问题难道不该是:

当某些不那么精致的作品,也能引起大规模反响时。

那么该作品讨论的议题,一定是本应被关注,却长时间被忽略、压抑的。

零星一点火光,都能轻易燎原。

当社会话题,成为这个时代的财富密码。

这反而是一种警示和悲哀。

文娱作品,再怎么粗糙,但凡沾了社会话题,就至少能引发讨论。

难道不正证明了:

我们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

而真正把话放上台面来讨论的人,又实在太少太少。

少到,没得比较。

请多点同类作品,请多点不同声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