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全部故事图解,说佛百科连载第二弹
释迦牟尼佛的全部故事图解,说佛百科连载第二弹释迦摩尼的老爹净饭王,用今天的话来翻译就是干净的牛奶煮的米粥的王。官方的解释为纯净的稻米。但我查了一些资料,净饭王的“饭”,在古印度的解释为乳粥。所以,就得出了以上字面上的解释!他还有三位兄弟,名字都跟饭有关系。分别是:白饭王、斛饭王和甘露饭王。迦毗罗卫国有10个城镇,疆土略约二千六百六十六平方公里。(约是台湾大台北地区的面积)有大约50多万人口。释迦摩尼佛祖传道佛教的教主释迦摩尼,他的一些生平经历和神奇之处,许多人都能说出一二来。比如他是出生于王室,是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儿子。出生就是王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官二代了。注意,释迦摩尼他爹只是广大印度土地上一个小国家的国王,不是印度的共主。因为当时的印度有点类似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诞生出一个强烈统治的中央政权或共主。整个印度在那一时期大概存在着两百到三百个国家。约公元前2500年,在古印度西北部距离喜马拉雅山不远的地方,有个迦毗罗卫国
古往今来任何一门宗教的开山祖师,都会被冠以种种不可思议之事。似乎如果不加上许多神秘和不可思议的传说,就不足以衬托出祖师之崇高伟大。
释迦摩尼,这位印度历史上的圣人,被世人尊为佛陀的人,其实跟我们许多人一样,都经历了生、老、病、死。但是,我们在把他看成佛陀的同时,还要明白,他除了是我们熟悉的佛陀之外,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我国的孔子先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并称为公元前诞生的“三大圣哲”。
释迦摩尼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论引导身边的人,带着他们去探索、去超越。并用一生的时间去验证他所提出的“究天人之际”的认知真谛。
在他成为佛陀的45-50年间,带领其弟子走遍了中印度的所有地方,弘扬佛教。不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不论阶级贵贱、男女异教,许多都接受了他的度化和慈悲佛法。到他80多岁示寂时,几乎所有的印度半岛国家都接受了佛教。
释迦摩尼佛祖传道
佛教的教主释迦摩尼,他的一些生平经历和神奇之处,许多人都能说出一二来。比如他是出生于王室,是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儿子。出生就是王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官二代了。注意,释迦摩尼他爹只是广大印度土地上一个小国家的国王,不是印度的共主。因为当时的印度有点类似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诞生出一个强烈统治的中央政权或共主。整个印度在那一时期大概存在着两百到三百个国家。
约公元前2500年,在古印度西北部距离喜马拉雅山不远的地方,有个迦毗罗卫国。这地方有山有水有平原有草地,能种地能放牧,政治偏安,生活安定,绝对的生态宜居之所。
迦毗罗卫国有10个城镇,疆土略约二千六百六十六平方公里。(约是台湾大台北地区的面积)有大约50多万人口。
释迦摩尼的老爹净饭王,用今天的话来翻译就是干净的牛奶煮的米粥的王。官方的解释为纯净的稻米。但我查了一些资料,净饭王的“饭”,在古印度的解释为乳粥。所以,就得出了以上字面上的解释!他还有三位兄弟,名字都跟饭有关系。分别是:白饭王、斛饭王和甘露饭王。
他老妈是摩耶夫人。被尊称为摩诃摩耶。非常不幸的是佛陀出生只有一星期的时候,摩耶夫人就去世了。所以,佛陀是由他的姨妈养大的。
释迦摩尼是老生子,净饭王在他50岁,媳妇45岁时才老来得子。据说摩耶夫人梦到一头六牙白象飞入腹中,于是就怀孕了。
释迦摩尼诞生
关于释迦摩尼出生的时间,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24年,卒于公元前544年。但是印度人民有些缺乏准确历史传承的观念和准确的时间观念。说到印度历史,全靠神话故事。而且古印度的年月季节和如今有明显的长短出入。
首先说咱们国家手中的参考文献:《法显传》、《历代二宝记》、《破邪论》、《西域记》、《释迦方志》、《鹫岭圣贤录》、《僧史略》、《翻译名义集》等以及一些流传于缅甸、斯里兰卡和西方学者的论述中,推知其最早的一说为公元前2422年。
但根据西方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的史料分析,以及我国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及唐朝的《大唐内典录》、《开元释教录》、《贞观释教录》等记载的释迦摩尼寂灭年代往上反推,则大概率可以确定释迦摩尼的出生之年是公元前565年。其时为我国古代周灵王7年。至于他的出生日期,按咱们国家的说法,是农历四月初八,又被称为浴佛节。
关于释迦摩尼的寂灭时间,官方解释为寂灭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上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同代,只比孔子早逝了七年。
好了,我们继续说说王子小时候的故事。释迦摩尼出生后,净饭王给他大儿子起名为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为姓,悉达多为名。意为一切义成,具足吉祥。他自小师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各种知识,12岁起开始学习武术,还熟悉算数、兵法等。据说当时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搞了个比武运动会,咱们的王子大人还得了冠军。
净饭王非常看好自己的儿子,对他的将来期望甚高。希望他继承自己王位后,当个好国王。但是咱们的王子大人志不在此。他喜欢思考,经常会被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发沉思和感触。
当他看多了世间相,就在脑中诞生了一个想法。简单的总结成四个字就是:“无常皆苦”。但他同时发现,他所学到的知识和王的地位,权利都无法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
净饭王发现了儿子的心思后,又想到阿私陀仙的预言,怕他出家。于是在他17岁那年,给他安排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还是第一美女耶输陀罗。而且还给他盖了一座三时之殿。(因为印度没有冬天,所以叫三时之殿)
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记载,出家前的悉达多王子,还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睺罗。
就这,还是没能阻止悉达多王子出家。终于在29岁时,悉达多王子剃去头发,换下华服,出家修道去了。这里要说明的是,出家修行制度不是佛陀首创的,在佛陀时代,出家修道在印度已经成为社会风气了。当时,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总喜欢走出家门,找个清静地方修养。这样的出家人,在当时被称为:沙门。
悉达多先后寻访了三位当时非常著名的学者,跟他们学习,又到尼连禅河岸边的树林里,跟沙门苦行僧一起修行。
释迦摩尼苦行图
释迦摩尼苦行图
在苦修6年后,身体骨瘦如柴,但是发现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放弃苦修,改为冥想。
在结束苦修后,悉达多王子在尼连禅河中洗去积垢,并接受了两位牧女的供养。
之后,他一个人走到了一颗毕钵罗树下,铺上吉祥草,向着东方结跏趺坐。并发下大宏愿说:“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坐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这一坐就坐了48日之久。当12月7日夜晚,他开始战胜最后的烦恼魔障,终于到了初八日的早上,忽然看到明星出现,就此顿然大悟,证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汉译:无上正等正觉)因此爽然叹道:“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动执着,不能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