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级社工证怎么审核的啊?江苏近6万人报考
江苏初级社工证怎么审核的啊?江苏近6万人报考在许芸看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薪酬制度在不断规范,充分肯定了社工的职业价值,希望能够让专业社工人才“留下来、干得久、做得好”。今年,江苏省民政厅、省高检、省司法厅等1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政府购买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社工人才不低于项目执行总人数的75%,项目人力成本不少于项目经费的80%。江苏在全国率先在省级层面明确这两个比例,保障了社会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社工薪酬待遇的稳定性。“今年报考人员中,不仅有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基层社区工作者,还有民政系统外的人员也积极报考。”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工系主任许芸认为,这些数据反映出两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度在提升;二是政府持续购买服务,社工岗位在不断开发和拓展,并不断传递出民生服务的温度。“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多掌握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社工进入一线服务,需求推动了考证热的不断升温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今年全省有58661人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省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年报考人数已连续多年超过5万人。社工考证热为何持续升温,社工的职业前景到底如何?记者作了一番调查。
岗位在拓展,待遇在提升
“我们机构有8名社工,已有一名高级社工师,还有4名中级社工师,今年考证结束,有望全员持证。”南京市建邺区现代社区研究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为持证社工每月增发补贴300元-900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对社工资质也有明确要求,这是社工考证最直接的动力。
“今年报考人员中,不仅有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基层社区工作者,还有民政系统外的人员也积极报考。”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工系主任许芸认为,这些数据反映出两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度在提升;二是政府持续购买服务,社工岗位在不断开发和拓展,并不断传递出民生服务的温度。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多掌握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社工进入一线服务,需求推动了考证热的不断升温。”许芸表示,近三年来,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冲击,更凸显了社会工作这一专业助人职业的重要性。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当地连续开展七届公益项目创投,最新一届项目总数110个,总资金1137万元。项目资助范围包括扶老、助残、关爱儿童等七类。江宁区民政局副局长邹芒表示,通过公益项目深入现有公共服务难以覆盖的角落,能助力解决老百姓“急愁难盼”事,达到“政府花钱买项目,社会组织得发展,居民受益享实惠”的目标。江宁也由此培养了3100多名持证社工,占南京社工人数的42%,稳居全市第一。他们能够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实现“有效公益”的常态化和成果化。
今年,江苏省民政厅、省高检、省司法厅等1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政府购买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社工人才不低于项目执行总人数的75%,项目人力成本不少于项目经费的80%。江苏在全国率先在省级层面明确这两个比例,保障了社会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社工薪酬待遇的稳定性。
在许芸看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薪酬制度在不断规范,充分肯定了社工的职业价值,希望能够让专业社工人才“留下来、干得久、做得好”。
人才缺口大,分工精细化
7年前,陈梦怡正式成为张家港市永联惠民服务中心的一线社工。她负责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老人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从一开始生涩害羞的小姑娘,到现在老人们口中的“小陈老师”,陈梦怡用专业精神赢得信任。“刚入行时,前辈跟我说,社工的春天就要到来。后来因为收入不高,家里人搞不清我们是干什么的,很多人离开了,但我选择坚守,也相信社会工作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7年里,陈梦怡服务的老人多达2000人,服务模式被当地民政部门复制推广。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截至2021年底,江苏已累计有8.5万人通过考试并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书,数量位居全国第三。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专业社工人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省持证社工人数要超10万人。
虽然社工专业人才缺口大,但薪酬待遇不高、社会认同感不强导致专业社工流失率高、服务专业性不够依然存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省社工协会副秘书长李振鑫表示,考证是获得社会认可的一个途径,资格认证拓宽了服务空间。传统观念认为,社工就是社区工作者,实际上,社工的服务范围很广泛,近几年社会工作职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化,服务范围涵盖民政、司法矫正、禁毒戒毒、医疗健康、应急救援等各个民生领域,社工岗位的设置越来越多元,社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政策环境越来越好。
舞台大了,社工的职业认同感也在不断提升。在太仓,社工人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社工专业硕士孙陈决定留在太仓深耕社会工作,她被评为“江苏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还光荣当选苏州市党代表。太仓还有3名社工是太仓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根据民政部统一部署,去年起 ,全省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目前已建成1267个,实现全覆盖。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社会工作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让社会工作前景不断向好,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不断凸显,也必然推动基层民生服务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
持证含金量抬高,入职门槛提升
我省各地积极制定政策,加强社工专业人才激励保障,根据社工职业水平等级落实相应的薪酬保障政策,鼓励提升专业化水平。
苏州太仓每年择优资助太仓籍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社工类专业,每名大学生资助4万元。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是太仓首家5A级社会组织,开展80多个养老项目及社工项目,服务全市5万多名老年人,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超过4000万元。
随着社工专业价值被认同,入职门槛也随之逐年提升。社工师陈岭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曾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给她的童年留下创伤。大学时,通过系统学习,她成为自己的“第一个案主”,在学习中自我疗愈。这段经历让陈岭坚信,社会工作有专业价值,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用专业去帮助更多人。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一名社工。
工作后第一个服务对象是一名年轻的残障人士小伦,她用真诚的陪伴打开他的心扉。在她的引导下,小伦从一开始的拒绝、怀疑,到主动学习职业技能并成功就业,后来还成为社区志愿者,实现“人助”到“助人”的蜕变。陈岭主动参与苏州工业园区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在兜底型救助基础上,关注全人发展,为家庭赋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2000多户家庭提供精神关爱、个案、小组、转介等服务2万多次。在她的带领下,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社工事务所通过5A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
高学历、年轻化、分工细成为很多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标配,但近两年社工职业水平考试通过率并不高。许芸表示,这说明社工的入职门槛在提升。即便“考证”到手,也只是入职的基本条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完善社会工作督导制度,形成社会工作者“不可替代”的职业效应,整体提升社工的职业地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悦
编辑: 刘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