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试卷答案:环境微生物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微生物试卷答案:环境微生物复习题及答案1.( )不是细菌细胞质中含有的成分。D二、微生物形态学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维诺格拉德斯基2.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C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绪论
1.微生物学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C
A.巴斯德 B.科赫 C.列文·虎克 D.维诺格拉德斯基
2.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C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二、微生物形态学
1.( )不是细菌细胞质中含有的成分。D
A、水 B、蛋白质 C、核酸 D、磷壁酸
2. 下面霉菌孢子中( )不是无性孢子。B
A、分生孢子 B、子囊孢子
C、孢囊孢子 D、节孢子
3.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D
A、科 B、 属 C、 目 D、种
4.鞭毛是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它( )。C
A、起源于细菌的细胞壁 B、存在于不少的杆菌和球菌中
C、是细菌运动的器官 D、可能具有性器官的功能
5.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
A、孢囊孢子 B、子囊孢子 C、卵孢子 D、接合孢子
6.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B
A、核酸 B、蛋白质 C、脂类 D、糖类
7.下列有关细菌细胞质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细胞质膜由蛋白和磷脂分子组成
B、细胞质膜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
C、细胞质膜具有渗透屏障的功能
D、细胞质膜中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当稳定的
8.以下不同类群的微生物中,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是( )。D
A、放线菌 B、细菌
C、霉菌 D、病毒
9.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D
A、肽聚糖 B、几丁质 C、脂多糖 D、磷壁酸
10.出芽繁殖过程( )发生。D
A、主要在病毒中 B、在形成分支的细菌中
C、只在原生动物中 D、在酵母菌中
11.下述特征中,不适合原生动物的是( )。D
A、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 B、原生动物表现为异养营养方式
C、许多种类原生动物有运动的能力 D、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中发现有叶绿素
12.细菌细胞壁不具有( )功能。D
A、保持细胞外形的 B、鞭毛运动支点的
C、与细菌抗原性、致病性相关的 D、胞外酶合成的
13.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 )。C
A、静息孢子 B、类囊体 C、异形胞 D、链丝段
14.以下不属于细菌内含物的是:( )。C
A、异染粒 B、PHB C、核糖体 D、硫粒
15.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C
A、美蓝和刚果红 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结晶紫和番红 D、刚果红和番红
16.以下有关细菌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D
A、荚膜由多糖或多肽组成 B、荚膜可作为细菌的碳源和能源物质
C、荚膜可增强致病菌的对寄主的感染能力 D、荚膜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17.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C
A、肽聚糖 B、几丁质 C、脂多糖 D、磷壁酸
18.芽孢( )。C
A、是细菌的繁殖体 B、只有在细胞遇不良条件下才形成
C、具有抗逆能力 D、含水率和营养细胞差不多
19.原生动物所表现的特征最接近于( )的特征。B
A、植物 B、动物 C、细菌 D、病毒
20.酵母菌属于( )。C
A、病毒界 B、原核原生生物界 C、真菌界 D、真核原生生物界
21.鞭毛比菌毛要来得( )。D
A、短 B、硬 C、细 D、少
22.下列有关细菌菌落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细菌菌落特征和细菌的种类有关 B、细菌菌落特征和培养条件有关
C、细菌落常见四周具有辐射状菌丝 D、典型细菌落直径一般为1~3mm
23.微生物最高的分类单位是( )。A
A、界 B、目
C、纲 D、种
24.溶源菌遇到同一种噬菌体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噬菌体时表现为( )。B
A、抗性 B、免疫性 C、再次溶源性 D、裂解
25.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 )。A
A、肽聚糖 B、几丁质 C、脂多糖 D、磷壁酸
26.构成酵母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C
A、菌丝 B、菌丝体 C、单个细胞 D、有隔菌丝
27.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两者都是原生动物所采用的( )的过程。A
A、带物质进入细胞质 B、执行渗透(作用)
C、用日光能量合成糖类 D、从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28.细菌中能产生物芽孢的主要是( )。B
A、球菌 B、杆菌 C、螺旋菌 D、弧菌
29.噬菌体是侵染( )的病毒。B A.植物 B.细菌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30.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 )。C
A.螺旋状 B.杆状 C.球状 D.弧形
31. 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
A.分生孢子 B.子囊孢子 C.卵孢子 C.接合孢子
32.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B
A.核酸 B.蛋白质 C.脂类 D.糖类
33.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 )。C
A.螺旋菌 B. 杆菌 C.球菌 D.弧菌
34.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 )。C
A.静息孢子 B.类囊体 C.异形胞 C.链丝段
35.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 )。D
A.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葡萄糖和脂多糖
C.几丁质和纤维素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36.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 )。C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37.下列微生物细胞构成中对营养物质吸收影响最大的是( )。 A
A.细胞膜 B.细胞壁 C.荚膜 D.细胞质
38. 与寄主细胞同步复制的噬菌体称为( )。B A.烈性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 C.病毒 D.类病毒
39.产甲烷菌属于( )。A
A.古细菌 B.真细菌 C.放线菌 D.蓝细菌
40.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C
A.美蓝和刚果红 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结晶紫和番红 D.刚果红和番红
41.下列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的是( )。B
A.毛霉 B.青霉 C.赤霉 D.木霉
三、微生物生理学
1.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 )。B
A、5:1 B、25:1 C、40:1 D、80:1
2.蓝细菌属于( )型的微生物。A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3.所有微生物的世代时间( )。A
A、 是不同的 B、在30分钟之内 C、为 3小时 D、为12小时
4.嗜碱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够( )生长的微生物。D
A、在冷的温度下 B、在高压下 C、在高温下 D、在高pH值下
5.干燥可以( )。C
A、杀死微生物营养细胞,甚至其休眠体 B、为微生物提供能量。
C、保存微生物 D、作为一种简便的杀菌方法。
6.生活用水通常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原理是氯气或漂白粉( )。A
A、氧化微生物细胞物质 B、增加水的渗透压以抑制微生物活动
C、能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D、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抑制细菌的繁殖
7.可见光( )。B
A、无论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杀死微生物 B、为部分微生物提供能量
C、保护微生物免受病毒感染 D、刺激所有大型真菌子实体的分化
8.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铃薯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9.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被细胞利用。C
A、光能 B、热能 C、ATP D、动能
10.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C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铃薯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11.硝化细菌属于( )型的微生物。C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12.生活在pH5~8. 5范围的那些微生物称为( )。C
A、嗜热微生物 B、嗜温微生物 C、嗜中性菌 D、嗜二氧化碳的细菌
13.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被细胞利用。B
A、光能 B、ATP C、热能 D、动能
14.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维生素
15.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 )。B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 D、菌体体积减小
16.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氨基酸
17.微生物分批培养过程中代谢活性最旺盛的时期是( )。D
A、延缓期 B、衰老期
C、稳定期 D、对数生长期
18.细菌细胞C/N比为( )。A
A、5:1 B、25:1 C、40:1 D、80:1
19.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衰亡期( )。C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B、菌体体积增大
C、细胞增殖数大大小于死亡数 D、菌体体积减小
20.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铃薯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21.适宜细菌生长的pH值一般在( )左右。C
A、3.2 B、5.2 C、7.2 D、9.2
22.二分裂过程大多数经常在( )中进行。C
A、病毒 B、原生动物 C、细菌 D、真菌
23.营养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运输方式是( )。D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 、自动运输 D、基团转位
24.下述有关无机盐在微生物细胞中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 )。C
A、自养型细菌的能源 B、细胞组成成分
C、碳源 D、酶的组成成分
25.预计在( )的土壤中真菌较多。B
A、富含氮化合物 B、酸性 C、中性 D、没有细菌和原生动物
26.靠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来同化CO2的细菌叫( )型细菌。B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27.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被细胞利用。C
A、光能 B、热能 C、ATP D、动能
28.实验室常用的培养霉菌的培养基是( )。B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丁氏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29.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 )。A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30.丝状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中,主要的方式是( )。D
A.菌丝片断 B.芽殖 C.裂殖 D.无性孢子
31.以下有关碳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微生物碳源包括无机碳和有机碳 B.碳源提供微生物细胞碳的骨架
C.碳源是所有微生物生长的能源 D.碳源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碳的来源
32.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运送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D
A.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 C.促进扩散 D.基团移位
33.代谢过程为了产生ATP分子,所有下面的物质都是需要的,除了( )之外。D
A.二磷酸腺苷分子 B.能量 C.磷酸基 D.DNA和RNA
34.细菌中参加光合作用的是( )。A
A.紫细菌和绿硫细菌 B.肠的细菌如大肠杆菌
C.土壤细菌如放线菌 D.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35.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C
A.135℃—140℃,5—15秒 B.72℃,15秒
C.121℃,30分钟 D.100℃,5小时
36.下列有关腐生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腐生细菌是化能异养型的
B.腐生细菌只能从死的有机残体中获得养料
C.腐生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
D.自然界大多数细菌属于腐生细菌
37.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 C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38.纯培养是其中( )的培养物。A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C.没有代谢废物
39.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核苷
40.反硝化作用( )。A
A.是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B.是反硝细菌和硝化细菌共同完成的
C.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 D.可在废水处理的曝气池阶段发生
41.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 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C.氮气是固氮微生物的唯一氮源 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42.营养物质从胞外吸收到胞内,需要由载体参与但不需要消耗代谢能的是( )。B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43.E.coli属于( )型的微生物。D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44.嗜冷菌是指适宜于生长( )的细菌。C
A.在无氧环境 B.在pH8或8以上 C.在低温条件 D.只有病毒存在时
45.纯培养是其中( )的培养物。A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C.没有代谢废物
46.微生物纯培养过程中 通常在( )可以获得最多的菌体或代谢产物。C
A.延滞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末期 D.衰亡期
47.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气阀的目的是( )。D
A.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而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
B.排尽锅内有害气体
C.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
D.排尽锅内冷空气
48.光合微生物如蓝细菌负责向大气中返回大量的( )。B
A.氮 B.氧 C.钾 D.锌
49. 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 )。C
A.增殖 B.芽殖 C.裂殖 D.孢子生殖
50.能够利用光能同化CO2的细菌叫( )型细菌。A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51.能够利用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叫( )型细菌。D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52.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D
A.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酶不起作用
C.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53.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中存活可能是因为( )。 A
A.形成芽孢 B.只代谢葡萄糖分子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染色体
54.平板划线分离法需要下面所有的物品,除了( )之外。D
A.接种环 B.琼脂培养基平板 C.细菌的培养物 D.电泳仪
55.微生物中蛋白质合成是( )的一个方面。C
A.分解代谢 B.光合作用 C.合成代谢 D.化学渗透
56.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
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C.无机氮化合物充足时固氮菌仍优先进行固氮作用
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57.下列有关腐生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腐生细菌是化能异养型的
B.腐生细菌只能从死的有机残体中获得养料
C.腐生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
D.自然界大多数细菌属于腐生细菌
58. 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为( )。B A.被动扩散 B.主动运输 C.促进扩散 D.基团转位运转
59.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中可获得( )个ATP分子。A
A.2个 B. 4个 C.36个 D. 38个
60.实验室常用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是( )。C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马铃薯培养基
C. 无氮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61.固氮菌可能定居在( )。A
A.豆科植物的根中 B.空间的外缘
C.在人的肠中 D.与多数牛肉和鱼产品有关
62.直接影响营养物质向微生物细胞内运输速率的是( )。C
A.微生物培养环境中的温度 B.微生物培养环境的中pH
C.该营养物质分子特性 D.环境中能源物质的含量
63.营养物质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代谢能但不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4.下列有关生长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A
A.生长因子是微生物不能合成的,但又必需的有机物或无机物
B.不同的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可能不同
C.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可能不同
D.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碱基及维生素三类
65.出芽繁殖的过程( )发生。D A.主要在病毒中 B.在形成分支的细菌中 C.只在原生动物中 D.在酵母菌中
四、微生的生态学与应用
1.活性污泥性能低劣的菌胶团标志是:( )。D
A、菌胶团结构紧密 B、菌胶团吸附、沉降性能良好
C、菌胶团颜色较浅 D、菌胶团松散
2.在土壤环境中,多数细菌见于( )。D
A、土壤的最深部分 B、在最表面的几毫米
C、仅在有大量沙的地方 D、在上面的25厘米处
3.自然界微生物主要分布在 ( )中。A
A、土壤 B、水域 C、空气 D、生物体
4.氯气用于维持( )。A
A、水中较低的微生物数 B、在初级污水处理中形成颗粒物质
C、在土壤中形成腐殖质 D、净化慢速滤器
5.一般情况下,活性污泥驯化成熟期最多的原生动物是( )。B
A. 鞭毛虫 B.钟虫 C.变形虫 D.绿眼虫
6.在废水分析中,大肠埃希氏菌作为( )。A
A.水中粪便污染的指示 B.进行平板计数的常规生物
C.水中固氮菌数量指示 D.水中氨基酸含量的尺度
7.膜滤器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细菌,因为( )。C
A.它杀死不需要的细菌 B.它为细菌发育提供氮
C.在它上面进行细菌过滤 D.可以用它除去水中的氯
8.以下都是地球上的氮循环的必要成分,除了( )之外。A
A. 磷酸钙 B.氨 C.硝酸盐离子 D.氨基酸
9.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C
A.微生物进化 B.微生物生理学
C.微生物生态学 D.微生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10.发生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氨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D
A.尿素 B.氨基酸 C.蛋白质 D.氨
11.水体中的病原菌包括:( )。C
A.伤寒杆菌和霍乱弧菌 B.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
C.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 D.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1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 )。D A.好氧微生物 B.专性厌氧微生物 C.兼性厌氧微生物 D.专性好氧.专性厌氧及兼性厌氧微生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
一、绪论
微生物: 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二、形态学
1.拟核:细菌的核物质,核物质外面没有核膜包围。
2.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3.温和噬菌体:核酸与寄主细胞核酸同步复制而不导致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4.毒性噬菌体:病毒粒子复制装配释放从而导致寄主细胞崩溃的噬菌体
5.命名:根据国际通用法则给所鉴定的菌株以学名。
6.分类:依据相似性和进化关系划分。
7.次生菌丝:由两个性别不同的初生菌丝结合而成的菌丝。
8.细胞壁:包在细菌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质膜的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
9.鉴定:通过系统测定,确定菌株在类群中的所属关系。
10.放线菌: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而又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多核单细胞的丝状原核生物。
11、溶源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
三、生理学
1.专性厌氧菌:只能生存于绝对厌氧环境中的微生物。
2. 生长因子:细胞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由外界提供的必须的有机生活物质。
3.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或代谢产物积累的营养基质。
4. 天然培养基:利用动、植物组织液或细菌的浸提液制成的培养基。
5. 生物氧化:生物体内的物质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6.被动扩散:被吸收物质依靠其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为动力,从浓度高的地区向浓度低的胞内扩散的过程。
7.碳源:是微生物细胞内碳素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的C的来源。
8.合成培养基:用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成份清楚,含量精确。
9.半合成培养基:部分组分是天然动、植物或细菌体提取物,部分组分是化学试剂。
10.灭菌:杀死所有微生物及孢子。
11.呼吸作用:以O2或氧化物作为终端电子受体的氧化过程,该过程一般伴随有ATP形成。
12.反硝化作用:是指微生物还原硝酸产生气态氮的过程。
13.氨化作用:是指有机态N被微生物降解形成NH3的过程。
14.选择性培养基:有利于某一类微生物生长而不利于另一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15.单纯扩散:纯物理学过程,养分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自由扩散。
16.世代时:在对数生长期,细菌繁殖一代需要的时间。
17. 致死时间:某一温度下杀死细胞所需的最短时间。
18. 厌氧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活的细菌。
19. 化能异养型: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利用有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作为能源而生长的一类微生物。
20. 主动运输:由载体蛋白参与选择性地将养分运输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
21. 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的细菌。
22.光能异养型:利用光能并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的一类微生物。
23. 基团转位:被运输的物质在跨膜运输时发生化学机构的变化,例如葡萄糖在细胞膜上被磷酸化以后才能进入细胞。
24. 呼吸:微生物以O2或其它无机物(氧化物)为电子最终受体进行有机物氧化的过程。
25.光能自养型:能够利用光能并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的微生物。
26.加氯消毒:通过加入液氯或漂白粉,以去除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27.厌氧呼吸:以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28.促进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但是有载体蛋白参与
29.硝化作用:氨转化为硝酸的微生物学过程。
30.微生物代谢:微生物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总和。
四、生态及应用
1.生物膜:靠固着于载体表面的微生物膜来净化有机物的方法。
2. 菌胶团:荚膜物质融合成团块,内含许多细菌,是活性污泥中细菌的主要存在方式。
3.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4.微生物生态系统:是微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5. 生物圈:地球表面进行生命活动的有机圈层。
6. 土壤团聚体:由土壤矿物质颗粒、微生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构成的微团聚体经过多次复合和团聚而成的结构。
第三部分 是非题
一、绪论
二、形态学
1.大多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的。( )-
2.放线菌是单细胞细菌。( )
3.所有细菌都能形成芽孢。( )-
4.霉菌只能以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
5.放线菌的气生菌丝从空气中获得营养。( )-
6.所有细菌都能形成荚膜。( )-
7.活细胞的含水量在70~90%之间。( )
8.活细胞的含水量在20~40%之间。( )-
9.放线菌含有气生菌丝和营养菌丝。( )
10.所有真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
11.蓝藻又称蓝细菌,是原核生物。( )
12.霉菌菌丝都是无隔菌丝。( )-
13.G C克分子百分比相同的细菌 未必是种类相同或近似的种属。( )
14.结晶紫容易使芽孢着色。( )-
15.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
16.鞭毛是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
17.酵母菌以出芽方式繁殖。( )
18.霉菌菌丝都是有隔菌丝。( )-
19.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
20.芽孢能够抵御不良环境。( )
21.微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极少的金属元素。( )
22.C、H、O、N、P、S是组成细菌细胞的主要元素。( )
三、生理学
1.N2不能作为微生物的氮源。( )-
2.清洁的河水中没有微生物。( )-
3.固氮微生物只能以N2作为氮源,不能利用其它氮源( )-
4.在微生物生长的滞留适应期,细胞快速分裂。( )-
5.嗜盐微生物是那些能够生活在高糖环境中的微生物。( )-
6.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
7.CO2不能作为微生物的碳源。( )-
8.所有霉菌都能进行有性繁殖。( )-
9.精确定量某些已知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
10.好氧呼吸较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 )
11.大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碳元素。( )-
12.所有霉菌都能进行无性繁殖。( )
13.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能量储存形式。( )-
14.微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极少、几乎不起作用的元素。( )-
15.所有微生物的生活都需要氧气。( )-
16. 所有微生物的生活都不需要氧气。( )-
17.微生物细胞在氧化葡萄糖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损失掉了。( )
18. 藻类一般是光合自养型。( )
四、生态学
第四部分 实验题
1. 在细菌光学显微生镜观察过程中,对微生物细胞进行染色的作用是什么?根据使用染料的种类的多少,微生物染色方法有哪两种类型?分别说明其特点。
由于细菌细胞微小,且菌体透明或半透明,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细胞形态清晰度差。用染料使细胞着色后,增加菌体与背景的对比度,提高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清晰度。
根据使用染料的种类的多少,可以将染色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染色法;另一类是复染色法。
所谓简单染色法,是指只使用一种染料的染色方法,适用于菌体的一般形态观察。
所谓复染色法,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比如革兰氏染色法就是典型的复染色法,它采用结晶紫和番红(或石炭酸复红)分别进行染色处理,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
2.革兰氏染色法在微生物学中有何重要意义?简述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骤,指出其中的关键步骤并作说明。
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的Gram发明的一种染色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所有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骤:制作涂片→干燥→火焰固定→结晶紫染色1分钟→水洗→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95%酒精脱色30秒→水洗→番红染色2-3分钟→水洗→干燥→镜检。
关键步骤:酒精脱色时间控制,脱色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太短,革兰氏阴性菌的初染的结晶紫不被脱除,从而表现为革兰氏阳性;太长,革兰氏阳性菌的初染可能被脱去,从而表现为革兰氏阴性。
3. 光学显微镜由哪三部分组成?调节焦距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油镜使用后要注意什么问题?
(1)光学显微镜主要由机械部分、光照调节系统、放大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2)调节焦距的一般原则是:在载物台下降的过程中进行。目的是要防止在调焦距的过程中,镜头与样本载玻片发生碰撞。
(3)油镜使用之后,应立即用擦镜纸对镜头进行擦拭。分三步进行:第一次,取擦镜纸2-3小片,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第二次,取擦镜纸2-3片,滴少量的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的香柏油;第三次,同样取2-3片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二甲苯。
4.在进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纯种分离过程中,一般使用的培养基物理形态是哪种类型?请简述该类培养基配制的一般过程。
一般进行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均使用琼脂固体培养基。简述固体培养的概念
固体培养基的制作过程包括:
(1)称取培养基原料;(2)加水溶解;(3)补足水分;(4)调节pH值;(5)过滤澄清;(6)分装、编号;(7)灭菌处理。
5.什么叫微生物的稀释平板分离法?稀释平板分离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稀释平板分离法是微生物分离纯化的一个常规方式。是指将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梯度稀释,获得含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并将菌悬液均匀接种入平板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由单个菌体发育成菌落的培养过程。
主要步骤:
(1)梯度稀释过程
(2)分离培养过程
6.灭菌和消毒有什么区别?简述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灭菌方法。
消毒是指通过一定的理化手段,杀死某一对象中的病原菌,而其它微生物可能存活的过程;灭菌则是将某一对象中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杀死的过程。
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灭菌方式有两种:一是干热灭菌,一是高压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在干燥条件,160-170℃维持1-2h。主要适用于玻璃及金属实验器具的灭菌处理。一般在烘箱中进行处理。
高压蒸汽灭菌:密闭条件下,水加热蒸发形成高压的同时产生高温。利用高温杀死菌。
7.(1)简述稀释平板计数法和镜检直接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并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2)取1g某土壤样品,稀释10-7倍,将该稀释液1ml注入平板培养基并分散均匀,设重复五个。培养2-3天后,计数五个重复平板形成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40,39,60,30,68,请计算出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细菌的数量。
(1)稀释平板计数法:定量取样品稀释培养,根据形成的菌落数进行计数。镜检直接计数法:是将需测定的样品作适当的稀释,采用微生物计数板(血球计数板或细菌计数板)直接计数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量。稀释平板法有一个培养过程,操作比较繁琐,它测定的是样品中活微生物数量。镜检直接计数法操作简便,但所测数量,只是样品中微生物的总数,死活无法区分。
(2)先求出五个重复的平均数([40 39 60 30 68]/5),再乘入稀释倍数,即为1g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4.8×108)。
8.微生物纯菌种保存方法原理是什么?主要考虑哪些环境因子?微生物纯培养的保存工作中要注意污染和衰退两个问题,如何防止污染?如何预防菌种衰退?
微生物纯菌种保存方法的原理是,使微生物处于很低的代谢活性状态,以保持微生物的生命活力。
主要考虑的环境因子:(1)低温;(2)干燥;(3)隔氧。
在微生物菌种保存过程中,要防止污染必须注意:(1)无菌操作;(2)菌种试管的棉塞大小适宜;(3)培养基灭菌彻底。
预防菌种衰退的方法:(1)控制继代频率;(2)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3)采取有效的保存方式。
第五部分 填空题
一、绪论
1.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的奠基者是 和 等。(巴斯德、科赫)
2.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 、 、 和 。(史前时期、初创时期、奠基时期、发展成熟时期)
3.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 、 和 。
(原核生物、 真核微生物、 病毒 )
二、形态学
1.病毒粒子的基本化学组成是 和 。(蛋白质、核酸)
2.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生物,其菌丝有 、 、 三
种类型。(基生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3.酵母菌细胞形态有 、 等多种,主要以 的方式进行繁殖。(圆型、椭圆型、芽殖)
4.细菌的基本构造有 、 、 和拟核等。
(细胞壁、质膜、细胞质)
5.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 和 。
(杆状、球状、螺旋状)
6.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裂解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
变成了 的缘故。(温和噬菌体、毒性噬菌体)
11.G 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 和 。(肽聚糖、磷壁酸)
12.细菌分类的传统指标为 、 和 。
(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
13. 温和噬菌体能以 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 细胞。(核酸物质、溶源)
14. 细菌分类学的内容包括 、 和 三部分。
(分类、鉴定、命名)
15.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 、 、 、 和 五
个阶段。(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三、生理学
1.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 、 、 和 _ 等。 (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2. 纤维素分解酶是一种 ,分别为 和 。
(复合酶、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
3.根据利用碳源不同,微生物可以分为 、 等类群。
(自养型、异养型)
4.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特点,可分为 、
、 、 、 。(碳源、氮源、 矿质元素、 生长因子、水)
5. 根据利用能源不同,微生物可以分为 、 等类群。
(光能型、化能型)
6.通常,细菌、放线菌的最适pH值的环境是 。(中性或微碱性)
7.根据物质成分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可以分为 、
和 等。(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8.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有 、 、 等。
(高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巴斯德消毒法)
9.兼性需氧微生物具有两套呼吸酶系,在有氧时 ,在无氧时 。(进行有氧呼吸、进行厌氧呼吸)
10.细菌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 、 、 和 四个生长时期。(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1.化能自养微生物通过 产生ATP。(无机物的氧化)
12.碳源对微生物的功能是 和 。
(细胞有机分子骨架、能源物质)
四、生态与应用
1.根据氧气的分布状况将生物膜可分为 两层 即 和 。(好氧层、厌氧层)
2.废水生物处理体系中微生物对含氮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作用主要包括 、
和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3.真核微生物主要类群有 、 和 。
(真菌、原生动物、藻类)
第六部分 填图题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A( )B( )C( )D( )E( )F( )G( )H( )I( )J( )3.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A(厚垣孢子)B(分生孢子)C(分生孢子梗)D(节孢子)E(孢子囊)F(孢囊孢子梗)G(假根)H(匍匐菌丝)I(酵母细胞)J(酵母假菌丝)
2.
A(菌丝)B(顶囊)C(足细胞)D(分生孢子梗)E(小梗)F(分生孢子)G(尾丝)H(尾钉)I(尾鞘)J(头部)
3.
A(肽聚糖层)B(细胞膜)C(细胞膜)D(肽聚糖层)E(外膜)F(分生孢子)
G(分生孢子梗)H(单生鞭毛)I(丛生鞭毛)J(周生鞭毛)
4.
A(弧菌)B(螺菌)C(螺旋体)D(双球菌)E(单球菌)F(八叠球菌)G(四链球菌)H(链球菌)I(葡萄球菌)J( 杆菌 )
5.
A.芽孢 B.菌胶团 C.荚膜 D.球菌 E.磷脂分子 F.亲水基团 G.疏水基团 H.镶嵌蛋白 I.鞭毛 J.菌毛(须)
6.
A.鞭毛 B.菌毛(须) C.荚膜 D.核蛋白体(核糖体) E.细胞壁 F.核区(拟核) G.细胞膜 H.孢子丝 I.气生菌丝 J.基内菌比
7.
A.有隔菌丝 B.无隔菌丝 C.芽细胞 D.硅藻 E.接合孢子 F.草履虫 G.刺突 H.包膜 I.蛋白质壳粒 J.核酸物质
8.
A. 液化阶段 B. 发酵细菌 C. 产酸阶段 D. 产氢产乙酸细菌 E. 氢气 F. 二氧化碳 G. 乙酸 H. 气化阶段 I. 产甲烷细菌 J. 甲烷
第七部分 问答题
一、形态学
1.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细胞形态。
细胞形态特征:
细菌—单细胞,杆状、球状、螺旋状等;
放线菌—单细胞,无隔分支状菌丝体,分气生菌丝、基生菌丝、孢子丝;
酵母菌—单细胞,椭圆型、圆形或柱形等,部分形成假状菌丝;
霉菌—菌丝体 分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
2.比较根霉与青霉的菌丝体的形态特征。
(1)菌丝基本形态:根霉为无隔菌丝(单细胞),而青霉为有隔菌丝(多细胞)。
(2)繁殖器官:根霉无性孢子为孢囊孢子(气生菌丝→孢囊孢子梗→梗顶端形成孢子囊→孢囊孢子);青霉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气生菌丝→分子孢子梗→顶端分支成小梗→分生孢子)
3.简述革兰氏染色机理。
G—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肽聚糖少,而脂类很易被乙醇溶解,这样在乙醇脱色过程中,G—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得原生质体内的被乙醇溶解的结晶紫被抽提出来。表现为脱色进而被染成红色。
G 菌: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组成的网状、紧密的结构,在乙醇环境下,细胞壁脱水,壁的结构更加紧密,孔隙缩小,壁的通透性减少,以至原生质体内的结晶紫不被抽提出来。所以表现不脱色(紫色)。
4.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整合到寄主细胞的染色体→噬菌体核酸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这样的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就称为溶源性细胞。
特点:1、稳定的溶源性;2、自发裂解;3、诱发裂解;4、免疫性;5、复愈。
5.简述病毒的繁殖过程。
(1)吸附、(2)脱壳侵入、(3)复制合成、(4)装配、(5)释放
6.简述蓝细菌组成结构及其与生理特点的关系。
细胞组成:叶绿素a、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能进行放氧光合作用;
形态结构:有球状、杆状,单细胞或多细胞连接的链丝状,在链状丝中的中间或顶端,可能存在有比较大的细胞,称异形孢。→部分蓝细菌的异形胞是固氮作用的场所。
7.简述霉菌的菌落特征。
(1)菌落形态: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2)菌落大小:较放线菌、细菌大得多。(3)菌落外形:圆形或无限发展。(4)颜色:孢子或孢子梗色素、胞外色素。
三、生理学
1.分批培养中,延滞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缩短延滞期?
细胞体积增大,代谢活性旺盛,DNA含量提高,产生各种酶;
缩短的途径:利用生长旺盛的对数期的菌种;接种到相同的培养条件;筛选生长繁殖快的菌种。
2.什么是生物固氮作用?举例说明自生固氮作用及共生固氮作用。
大气中氮气在生物体内由固氮酶催化还原为NH3的过程。
自生固氮微生物:土壤中的圆褐固氮菌;共生固氮微生物: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3.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引起pH值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在实践中如何保证微生物能处于稳定和合适的PH环境中?
原因:产生酸性或碱性代谢产物,如各种有机酸或氨;
调节:添加缓冲剂或可直接调节酸碱度。
4.利用磷酸盐缓冲液,为何能保持培养基pH值的稳定性?
在一定的pH范围内磷酸盐缓冲液或磷酸钙对培养基中的酸和碱具有中和的作用。
5.何为分解代谢?何为合成代谢?它们与能量代谢的关系如何?
分解代谢:微生物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产生能量。
合成代谢:微生物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消耗能量。
6.从对分子氧的要求来看,微生物可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
好氧微生物:必须有氧才能生活,如放线菌等;
厌氧微生物:氧有毒害或有抑制作用,如甲烷细菌等;
兼性微生物: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如乳酸菌等。
7.试列表比较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四种不同的营养物质运送方式。
类型 动力 载体 运输过程有无化学变化 扩散方向
单纯扩散 浓度梯度 无 无 高浓度到低浓度
促进扩散 浓度梯度 有 无 高浓度到低浓度
主动运输 代谢能 有 无 可逆浓度梯度
基团转位 代谢能 有 有 可逆浓度梯度
8.什么是营养?什么是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有那些生理功能?
营养:微生物吸收必要的物质以获得能量合成细胞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及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功能:合成本身的细胞物质,提供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保证机体进行正常的生长与繁殖。
9.什么叫鉴别性培养基?以伊红美蓝乳糖琼脂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性培养基的作用原理。通过指示剂的呈色反应,用于区别不同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基。
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为碱性染料。试样中的多种肠道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形成能相互区分的菌落。
如:大肠杆菌能强烈发酵乳糖产生大量混合酸,菌体带H ,可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美蓝再与伊红结合形成紫黑色化合物,使菌落在透射光下呈紫色,反射光下呈绿色金属光泽。
产酸力弱的沙雷氏等属细菌菌落为棕色;不发酵乳糖不产酸的沙门氏等属细菌呈无色透明菌落。
10.试从产能方式、底物、电子受体、ATP产生方式等方面来比较呼吸和发酵异同点。
发酵:底物为有机物;最终电子受体为有机物(底物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来产生ATP。
呼吸:底物为有机物;最终电子受体为O2或无机物;通过电子传递或基质水平磷酸化产生ATP。
11.试述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概念、特点,并各举一例。
合成培养基:用化学试剂配制的营养基质称为合成培养基。
特点:化学成分和含量完全清楚。重现性好,但不利于多数异养微生物生长。
实例:高氏一号培养基等。
天然培养基:用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天然成分制作培养基。
特点:营养丰富,适合各种异养微生物生长,但成分和含量不确定。
实例: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12.什么叫能源?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能源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光能和化学能。以能源分可以分为光能型和化能型。以碳源分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因此,据能源和碳源的利用情况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型分为四种: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光能自养、光能异养。(分述)
13.什么叫生长因子?它包括那几类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
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必需的但本身不能合成,需要从外界吸收的且需要量又很小的有机物质。
包括氨基酸、碱基(嘌呤与嘧啶)和维生素三大类。
不是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
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因子或采用天然成分作为培养基。
14.为什么说水是微生物细胞中的最重要组分?
1)溶剂:使生化反应得以进行。
2)参与生化反应。
3)物质运输的载体。
4)维持和调节细胞温度。
15.什么叫生长曲线?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各有何特点?
细菌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而制成的曲线。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为延迟期(缓慢期)、对数期、稳定期(最大生长量期)、衰亡期。
延迟期(缓慢期):细胞分裂迟缓,但代谢活跃,细胞明显增长;
对数期:细胞生理活性最强,生长速率最快,世代时短而稳定;
稳定期:细胞增殖数等于死亡数;
衰亡期:细菌死亡数大大超过增殖数。
16.什么叫水活度?它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有何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有何意义?
水活度: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水的有效性指标,是指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中水的蒸汽压力与纯水的蒸汽压力之比。
水的活度值过低时,环境中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少,微生物生长迟缓。
不同的微生物最适水的活度值不同。一般而言,细菌生长最适活度值较酵母菌和霉菌高。
对人类生产及生活的意义:调节环境中水的活度值,控制微生物生长(腌渍或干燥保藏)。
四、生态与应用
1.什么叫水体自净?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在排污点下游形成的一系列连续的污化带一般分几部分?简要说明各部分的BOD、溶解氧及微生物种类特征。
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物(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特征 |
多污带 |
α-中污带 |
β-中污带 |
寡污带 |
BOD |
高 |
减少 有悬浮物 |
减少 悬浮物少 |
极少 悬浮极少 |
溶解氧含量 |
极低(或无) |
少 |
升高 |
恢复正常 |
微生物种类特点 |
(兼)厌气性硫酸还原菌产甲烷菌 |
藻类原生动物出现 |
藻类大量繁殖纤毛虫活跃 |
鱼腥藻、钟虫、变形虫 |
2.简述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固氮作用(自生固氮与共生固氮)
3.简述有机污染物好氧微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污染物被好气性的微生物降解的过程。具体包括:
(1)大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微生物产生的各类胞外酶的作用)
(2)小分子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继续氧化分解,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硝酸盐和硫酸盐等简单的无机物。
(3)有机污染降解形成的简单无机物被微生物利用,再进入物质循环之中。
4.什么叫水体的有机污染?污染的程度有哪些指标?简述有机污染物的多样性。
水体有机污染:由有机物引起的水体污染。
其污染程度的指标可用COD、BOD等表示。
有机污染物种类的多样性:
根据其来源:人工合成的和天然的;
根据分子量大小:复杂的和简单的;
根据浓度的高低:高浓度和低浓度;
根据存在的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根据微生物对它的降解能力:可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
5.根据污(废)水有机质浓度的高中低的不同,可分别采用哪些微生物处理方法?依据这些处理方法中微生物存在的状态,又可分为哪两种系统?
厌氧发酵;好氧处理;水解—好氧工艺处理。
悬浮生长系统和固定膜系统。
6.简述活性污泥的组成及性质,衡量污泥微生物浓度常用的指标有哪两种?
组成: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微生物(少量的专性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的固体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絮状体或绒粒。
性质:含水率99%,具沉降性;具生物活性,具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有自我繁殖能力;絮体大小为0.02~0.2mm;呈弱酸性(pH6.7左右),具有一定pH缓冲能力。
衡量污泥中微生物浓度的两个指标:
1)混合悬浮固体(MLSS):1L活性污泥中含有多少毫克干固体即表示,
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1L活性污泥中含有多少毫克恒量、干的挥发性固体。
7.简述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特点。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各区段之间存在微生物种群和数量差异
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去除率可达90%,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对污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根据需要可高可低。
缺点:易出现池首溶解氧不足,池末溶解氧过剩的现象。
8.简述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运行特点。
污(废)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 立即与池内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 池内混合液的组成、F/M值(污泥有机负荷)以及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等参数是完全均匀一致的,有机物降解速率、耗氧速率都不变的,而且在池内各部位都是相同的。水质与处理水相同。
优点:由于池内混合液对污(废)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因此,对高浓度废水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9.简述氧化沟构造及其运行特点。
一般为环形沟渠状,平面多为椭圆形成、圆形,长达几十米或上百米。
运行特点:
既具有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特点:污水在沟内的混合液的水质几乎一致;
又具有某些推流式特征:如在曝气装置的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低变动,甚至可能出现缺氧段。氧化沟的这种独特的运行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富氧区和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取得脱氮的效果。
10.简述生物膜的作用原理及其基本流程。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污泥,而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取作营养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而微生物得到繁衍。
基本流程包括:(1)初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物质;(2)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3)二沉池:去除脱落的生物膜,提高出水水质。(3)出水回流:以稀释进水有机物浓度,加大水流对生物膜的冲刷作用,更新生物膜。
11.简述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
1、微环境
微生物的微环境指直接影响微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与微生物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微生物细胞周围环境。
2、稳定性
由于微生物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使之在环境条件一定范围的变化时 微生物种类组成比较稳定的特性。
3、适应性
微生物的微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特性。
12.试述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污)水的原理、活性污泥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原理:活性污泥中的细菌利用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生长,从而把有机物降解,使废(污)水得以净化。
活性污泥运行的影响因素:溶解氧、水温、营养物质、pH
13.造成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材P117)
活性污泥膨胀主要是由于丝状菌在絮体中的大量生长而影响污泥沉降的现象。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包括:
(1)对溶解氧的竞争(DO):
(2)对可溶性有机物的竞争
(3)对氮、磷的竞争
(4)有机物冲击负荷影响
14.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处理法相对于好氧处理法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1)把环保、能源回收与生态良性循环结合起来;
(2)废水处理成本远低于好氧处理法:需营养物少,低能耗并产出能源;
(3)废水处理负荷高,占地少;并可直接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缺点:
(1)出水COD浓度高于好氧处理,需进行后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2)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过程缓慢。
15.简述污(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污(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沼气=2/3甲烷 1/3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污染物厌氧分解生成甲烷的过程:
(1)复杂的有机物在发酵性细菌的胞外酶作用下分解成简单溶解性的有机物,并进入细胞内由胞内酶分解为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醇类,同时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
(2)产氢产乙酸菌把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
(3)产甲烷细菌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之一生成甲烷。其一是在二氧化碳存在时,利用氢气生成甲烷;其二是利用乙酸生成甲烷。
16.评价饮用水的质量时,为什么把大肠菌群数作为重要测量指标?我国卫生部门对自来水的微生物总菌量和大肠杆菌量有何规定?
原因:1)大肠菌群是主要的肠道杆菌;2)在自然界中大肠菌群与肠道病原菌的存活时间大致相同;3)检测技术简单。
微生物总量 100个/ mL;
大肠杆菌总量 3个 /L。
17.如果发现饮用水水源中细菌总数超过容许范围,一般采取什么处理方法?其原理是什么?
次氯酸钠/氯气
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