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和宁国府主要人物关系:荣国府布局示意图
荣国府和宁国府主要人物关系:荣国府布局示意图第十二回,贾瑞“钻入穿堂。果见漆黑无人,往贾母那边去的门户已锁倒,只有向东的门未关。”此句说明贾母院在凤姐院东。如,贾赦居东大院,但尤氏称邢夫人“北院大太太”,何也?“东大院”的“东”是假,“东”有所隐。2,作者利用原型的特殊结构,故意让读者方向错乱。第二十八回,宝玉“从贾母这里出来,往西走过了穿堂,便是凤姐的院落。”
自《红楼梦》问世伊始,就有人开始研究贾府建筑布局,……多年来,红学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构想,绘制了各式各样的贾府及大观园布局图。但是这些解读与书中人物的活动轨迹是有矛盾的。——《贾府建筑布局探论》(徐建平)
荣国府布局图难以绘制原因:
1,书中方向有真有假,致使荣国府布局图不能绘制。
《红楼梦》的叙事方式是“将真事隐去”。此方式也被应用于书中事物的地理方位,致使位置关系的错乱。
如,贾赦居东大院,但尤氏称邢夫人“北院大太太”,何也?“东大院”的“东”是假,“东”有所隐。
2,作者利用原型的特殊结构,故意让读者方向错乱。
第二十八回,宝玉“从贾母这里出来,往西走过了穿堂,便是凤姐的院落。”
此句说明贾母院在凤姐院东。
第十二回,贾瑞“钻入穿堂。果见漆黑无人,往贾母那边去的门户已锁倒,只有向东的门未关。”
此句似乎指出贾母院在凤姐院西。
看原型可知,该穿堂凤姐一端有多个门。所谓“只有向东的门未关”,是指出凤姐一端穿堂的其他门也已关闭,只留了东门。
贾母院不在凤姐院西。
绘制荣国府布局图的关键:
1,确定荣国府的原型——清西陵
《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金陵指的是金朝皇陵。后金是清朝的前身,所以清皇陵是后金皇陵,是金陵。金陵十二钗其祖是埋葬在清皇陵的皇室成员。
第二回,贾雨村到金陵地界,在贾府门前路过,说明贾府在金陵,在清皇陵。
第三回林黛玉先进都中,再入荣府,说明贾府在都中。古人把供奉君主牌位的城邑称“都”,供奉君主牌位的皇陵是帝陵。因此贾府在帝陵。
贾雨村是在金陵地界,入了石头城,在贾府门前路过。清朝帝陵中,只有雍正泰陵门前有三座石牌坊,像石头城。所以贾府在泰陵。
2,确定《红楼梦》假方向所隐真实方向。部分东”隐方向“上面”;部分“西”隐方向“下面”。
阴阳学理论:古人认为,人死后回原为阴气(阴神)与阳气(阳神)。阳气轻而清,上升;阴气重而浊,下沉”。
玄学家们认为:阳神与阴神的活动范围应被限制在墓地风水圈内。
人死后会分为阴神和阳神。阴神和阳神都被禁锢在墓地,阴阳有别,他们又不能混在一起,因此一个墓地就应是两处“宅院”。一处阴神居住,一处阳神居住。
阳神轻而清,其宅院在上;阴神重而浊,其宅院在下。
贾府在清泰陵,清泰陵是墓地。贾府宅院也应当是上下相分。中国传统,长幼有序。宁国公是兄,居上面一层,荣国公是弟,居下面一层。
但在《红楼梦》中,宁府在东,荣府在西。所以推想《红楼梦》中“东”隐方向“上面”;“西”隐方向“下面”。
书中贾赦、贾政兄弟二人东西分居,如该“东西”也隐“上下”。则荣国府就是由上下两层组成,贾赦是哥居上层,贾政是弟居下层。
本人以此为指导思想,结合清泰陵实际路径,用书中人物活动轨迹辩出真、假“东西”方向,终得此图。
书中以假隐真的方向有四处,此四处是辨清荣国府结构布局的关键。它们分别是:
1,贾母院前东西穿堂,“真实”应是上下穿堂;
2,贾母院后东西穿堂,“真实”应是上下穿堂;
3,荣国府(贾政)大门前“油黑大门”隐写一穿堂。油黑大门是一个上下“穿堂”的大门。
4,贾政居住的荣禧堂东边的三间耳房,“真实”应是荣禧堂内的仙楼。
耳房单独有门连通院子,林黛玉若进耳房不应先进荣禧堂,所以此处“东”是假。“东”隐“上”。“东边的三间耳房”是荣禧堂内二层楼的上层。
荣国府主体轮廓
荣府上层(东大院)
荣国府分上、下两层。其中贾母、贾赦居上层(见图:荣府上层)。贾母院在上层中部,四面有围墙 ,不与贾赦院相通。贾母院的穿堂与下层贾政院落相通。由于贾母院在中部,贾赦的院落就被分为南北两处院。贾赦住房在北院,所以七十五回尤氏称邢夫人“北院大太太”。“北院”是荣府上层北院。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南院马棚里走了水”。“走了水”的是上层贾赦的南院,所以居下层的王夫人不去过问火情,而来贾母处请安。
整个上层,包括贾母院与贾赦的南院和北院书中称东大院。
荣府下层(西大院)
因上层称东大院,则整个荣府下层应称西大院。
在下层,贾政、王夫人居正房大院。贾政、王夫人院后是东西长,南北宽夹道。再往北是凤姐院落。凤姐院北是周瑞家的院。凤姐院与周瑞家的院一起称西院。
下层(西大院)西院东是东院。包括东小院、银库房、仓和梨香院。西院与东院的几处建筑之间形成一个夹道,该夹道是东院的一部分。
荣国府主要院落与原型对比
一,荣国府原型清西陵(泰陵)平面示意图;
二,荣国府上层平面示意图;
荣国府上层原型是以清泰陵最北端一线为底线的乾隆时期的清西陵。
其中,贾母院落原型是北起方城北门一线,南至小碑楼南门一线的清泰陵;
上层除贾母院落外,其余为贾赦院子
三,荣国府下层平面示意图。
荣国府下层原型是包括泰东陵、泰陵妃园寝在内的乾隆时期的清西陵
其中,贾政、王夫人日常居住的内院原型是北起隆恩殿后房檐一线南至隆恩门的泰陵隆恩殿所在大院。
王熙凤院落原型是包括宝顶、哑巴院、方城(不包括明楼)和明楼前的清泰陵陵寝院。其中,凤姐东院墙相对原型西移。
周瑞家的院原型是清泰陵宝顶后园子,其中,东院墙相对原型西移。
王熙凤院与周瑞家的院与组成西院。
梨香院的原型是泰东陵。
银库房与仓的原型是泰陵妃园寝。
东小院的原型应是景陵妃园寝。
银库房、仓与东小院相对原型东移。
梨香院,银库房、仓与东小院组成东院。
荣国府上下层连通通道及原型。
1,黑油大门。黑油大门是一个“穿堂”的大门。该“穿堂”在荣府外,是公共设施。大门的“黑油”色与荣府的朱红色极不搭配原因就在于此。
无原型。
2,贾母院前穿堂,该穿堂是贾母院落与荣国府下层(贾政、王夫人内院前)的连通通道。
原型是小碑楼。
3,贾母后院穿堂。该穿堂是贾母后院与凤姐处连通的通道。
原型是明楼。
荣国府具体事物原型及简要说明
荣国府上层
上层原型——乾隆时期的清西陵(泰陵)
大门——大红门
仪门(林黛玉下车处)——龙凤门
该仪门是贾赦院二门
其他三个仪门——无原型,虚设
贾母院前穿堂——小碑楼
小小的三间厅——隆恩门
“三间”,指出有三个门洞。“间”:本义指缝隙。
正房——隆恩殿
荣禧堂东边的三间耳房——暖阁
后房门——无原型,虚设
因神道从此通过故认为有门。
贾母正室——二柱门
贾母后院穿堂——明楼
贾赦住所——宝顶
群房——虚设
荣国府下层
下层原型——乾隆时期的清西陵
黑油大门——无原型,虚设
大狮子——麒麟
荣国府大门——大红门
西角门——臣门
体仁沐德——具服殿
(第三回)林黛玉前行一射之地拐弯处——大碑楼
(第三回)林黛玉从贾赦出来拜见二舅进了大门向东弯处——泰陵神道向东弯处
垂花门——龙凤门
抄手游廊——三路三孔桥中的君路桥与臣路桥。
穿堂——小碑楼
大理石插屏——神道碑
向南大厅——隆恩门
荣禧堂——隆恩殿
东廊三间小正房——暖阁。
东廊三间小正房是东廊房。“东”,意为东西向的,指出三间小正房东西排列;“廊房”,意为像廊一样的房子。小正房(暖阁)前面有门,后面有后墙门(神主可以通过),所以房子(暖阁)像廊。
后墙门——无原型。
因神道通过后墙,可以推理神道通过处有门。
西界墙——无原型,作者虚构。
隆恩殿房檐较宽,作者写荣禧堂四面有廊。荣禧堂有后廊,说明荣禧堂后面有一道与荣禧堂后墙组成廊的墙。该墙也是围成贾政、王夫人院落的界墙。荣禧堂有后墙门是为便于向后出行,因此后面的界墙也应有门。夹道对过是凤姐一进院,原型是陵寝院,因此凤姐一进院的门有三个门洞(原型是陵寝门),中间是大门,大门东西各有一个角门。为对称,贾政、王夫人后界墙的门也有三洞,中间是大门,大门西边是西角门,东边是东角门。贾政、王夫人后界墙被大门从中间隔开,大门东边的是东界墙,西边的是西界墙。
荣禧堂后夹道——隆恩殿与陵寝院之间的夹道。
三间倒坐的抱厦厅——隆恩殿暖阁
三间抱厦的原型是暖阁,用“倒坐”是文字游戏。在正房北面看到的抱厦本是面北,一“倒坐”就成了面南了。
该“倒坐的三间抱厦厅”是为反面“真”而写,是不得不写。王熙凤有雍正的影子,暖阁内供奉着雍正的神位。不写这三间抱厦厅失真。
在《红楼梦》正面,荣国府是幻像,是假。在《红楼梦》正面“倒坐的三间抱厦厅”实是王夫人的东廊三间小正房。所以在王熙凤荣国府的活动一直在有影壁的院内,而不在倒坐的抱厦厅内。
宁国府的三间抱厦厅也是泰陵隆恩殿暖阁的幻像,有雍正影子的王熙凤就在那里协理秦可卿丧事,大展威风。
凤姐二进院——哑巴院
凤姐处穿堂1——方城门洞
方城门洞较深,像南北两边各有一个门,所以可称穿堂。该穿堂也是凤姐院的二门
凤姐处穿堂2——明楼
此穿堂通往贾母后院。从凤姐二进院进入该穿堂有阶梯原型。从凤姐一进院进该穿堂无阶梯原型。书中虽未说明,但也应虚设一阶梯。
粉油大影壁——琉璃影壁
凤姐堂屋——宝顶
倒厅——无原型,虚设
周瑞家的院门——无原型,虚设
周瑞家的院进凤姐一进院角门——无原型,虚设
周瑞家的院与凤姐院分界墙名“影壁”——宝顶后院子与陵寝院正院分界墙。
因该墙是起遮挡视线作用,所以称影壁。
荣国府后门——无原型,虚设
荣禧堂后夹道去梨香院角门——无原型,虚设
东小院——景陵妃园寝或景陵、景陵妃园寝
景陵、景陵妃园寝不在西陵内,相关人物因事而名,故取詹光、[甲戌侧批:妙!盖沾光之意。]单聘仁[甲戌侧批:更妙!盖善于骗人之意。]
梦坡斋——或许是景陵
理由:贾政的原型应是康熙。
景陵不在西陵内,故用“梦”字。梦坡斋[甲戌侧批:妙!梦遇坡仙之处也。]
“坡”,形声。从土 皮声。本义:山地倾斜的地方。“陵”,本义:大土山。坡仙是世人对东坡的称呼,因此坡仙隐东陵。
书中,贾政不讨厌赵姨娘的原因,大概赵姨娘原型是康熙妃子。
银库房,仓——泰陵妃园寝
相关人物因事而名,泰陵妃园寝墓主人很多,故取名戴良,[甲戌侧批:妙!盖云大量也。]
妃子们封号较低,故取名吴新登[甲戌侧批:妙!盖云无星戥也。]
妃园寝像蓬帐做房子,故他们从账房里出来。
梨香院——泰东陵
书中说,梨香院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直至《红楼梦》成书,孝圣宪皇后依然健在,所以当时泰东陵是座空宅,是很好的养静之所。
泰陵有哑巴院 ,脂砚斋指出“画的虽不依样,却是葫芦。”泰东陵没有哑巴院,画的虽不依样,却是梨,所以取名梨香院。
西花墙——无原型,虚设
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的住房在荣禧堂后面的夹道里,地方狭窄,不像主子的处所。是规模宏大的荣国府的一个污点,须遮掩。如直建一堵砖墙,显得粗俗,故建花墙,给人以雍容华贵感。
为对称,在大甬道对过也建一堵一模一样的花墙,应名东花墙了。
附:周瑞家的送花路线图
周瑞家的行走路线:
周瑞家的从荣府大门送出刘姥姥,回来找王夫人是从荣禧堂前门入,送花路线从荣禧堂开始。
周瑞家的从荣禧堂正门出发,绕廊至后廊,从后廊东角门出来至荣禧堂后面的夹道,向东走不远,转身向北穿过角门进东院,再顺夹道向前至梨香院;
周瑞家的拿了花从梨香院出来至王夫人房后夹道,先至迎春、探春、惜春抱厦厅,回头向东路过李纨房后,走过西花墙,转身向北穿过王熙凤大门西角门进王熙凤一进院,再穿过穿堂(原型是方城门洞)进入凤姐二进院,交给平儿花之后从穿堂返回至凤姐一进院,遇见女儿。与女儿谈完话之后穿过穿堂(原型是明楼)到荣府上层贾母后院。然后一直向南至贾母正室。
红线为周瑞家的行走轨迹。
(周瑞家的在荣府下层行走路线图)
(周瑞家的在荣府上层行走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