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大人们看看,这就是戚继光和那个人干的好事。 马明远紧急求见胡宗宪,将执行改稻为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而此时,在总督衙门外,密密麻麻地跪下了一片请愿的百姓。在这里要说一下杨金水这个人,杨金水的职务为江南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的总管太监,通过这个职务就可以看出,杨金水是宫里的人,也就是吕芳的人。他的职务简单点说,就是给皇上织丝绸,并与海外商人做生意。他的终极任务就是给宫里挣钱。所以,杨金水所代表的是司礼监的利益,在改稻为桑这个国策中,他负责的是将丝绸卖出去,为嘉靖增加财源。故此,目前来说,杨金水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是,马明远的到来,给这笔大订单带来了一抹阴霾。

糊涂的马知府押着闹事的百姓回到杭州。一是,准备在各位上官面前给这些不识抬举的刁民定罪;二是,也是在各位大人面前表表功,证明自己的工作成绩,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向上级汇报改稻为桑过程中民变的事情。而这时,杭州城的浙江大佬们正在带着一群西洋商人谈着一笔大生意。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1)

卖丝绸

吴侬暖语,摇曳身姿,金碧辉煌的大厅中鼓乐齐鸣,一群各种肤色的西洋商人正在与大明市舶司主管杨金水,浙江布政使郑泌昌、按察使何茂才谈丝绸生意。在这个喧嚣的场合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也在场,相较于其他几位大佬,这位大佬的神色冷峻,面带疲惫,这位大佬就是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胡宗宪。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2)

眼看着这些西洋商人的兴趣越来越浓烈,杨金水看在眼里便决定再给这帮西洋的乡巴佬添一把火。于是,本剧的奇女子芸娘登场了。

要说杨金水还真是个人才,尤其是在营销上,创新地采用了模特 产品的形式。在价值20万两名模芸娘的加持下,以及杨总管高超的销售话术下,西洋商人果然扛不住了。最终,定下了50万匹丝绸的大订单,这可是750万两银子的收入。这对于财政困难的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3)

在这里要说一下杨金水这个人,杨金水的职务为江南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的总管太监,通过这个职务就可以看出,杨金水是宫里的人,也就是吕芳的人。他的职务简单点说,就是给皇上织丝绸,并与海外商人做生意。他的终极任务就是给宫里挣钱。

所以,杨金水所代表的是司礼监的利益,在改稻为桑这个国策中,他负责的是将丝绸卖出去,为嘉靖增加财源。故此,目前来说,杨金水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但是,马明远的到来,给这笔大订单带来了一抹阴霾。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4)

群体事件

马明远紧急求见胡宗宪,将执行改稻为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而此时,在总督衙门外,密密麻麻地跪下了一片请愿的百姓。

大人们看看,这就是戚继光和那个人干的好事。

随着胡宗宪的到来,马明远开始了攻击,他的这波攻击指向性很明确,我是胡宗宪的人,郑泌昌和何茂才都是严党的人,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那么咱们都是一个派系的人,戚继光和那个人不是咱们的人,所以他们给咱们添乱。

那个人是谁?当然是清流派来的谭伦。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5)

作为主管一省司法的按察使,何茂才看到眼前的百姓,第一个走了出来,他的处理意见简单粗暴,抓人论罪。

胡宗宪终于开口了他说道:“这么多人,你抓谁?”

在胡宗宪的坚持下,浙江的大佬们从后门进入了总督衙门。在胡宗宪的总督办公室中,一场激烈的交锋开始了。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6)

总督府较量

随着谭伦的到来,马明远首先发难,我们在前面卖命,有人在后面拆台。这话说得就很明显了,点名指责谭伦的作为。

胡宗宪并没有理会马明远的攻击,他对谭伦说:“外面坐着去。这招十分高明,第一,向郑泌昌、何茂才严党等人表明立场,谭伦不是核心人员。第二,将谭伦支走后,攻击的矛头失去了。

随着谭伦的退场,浙江布政使郑泌昌首先开口:怎么会闹出今天这个事来,我也不明白,四个月过去了,朝廷让我们改稻为桑,还不到两成。内阁几天一个急递责问我们,这才叫马知府他们赶着去干。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7)

这话说得很有玄机,郑泌昌是在摆困难,国策执行不下去,中央大佬们很生气,我们也只有向下施压。这第一层的意思很明显,胡老大,你师父严阁老天天骂我们,我们也没办法。

再看郑泌昌的第二句话:今天织造局谈生意,五十万匹丝绸年底前要交齐,可我们浙江却产不出那么多丝,恐怕到那个时候就不是内阁责问了。

这第二句话的意思就是改稻为桑如果推行不下去,那么织造局的生意就要黄了,那司礼监那边也不会放过我们。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8)

郑泌昌说完后,何茂才立刻站了出来,他直指是谁下的调令把兵调走?言下之意,就是这个下令调兵之人就是对抗改稻为桑国策,就是想与内阁和司礼监做对。

这时沉默良久的胡宗宪开口了:“是我叫戚继光把兵带走的。”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9)

胡宗宪的反击

作为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胡宗宪可是名副其实的东南老大,也是在场众人中权力最高之人,他已经明白是谁调走了戚继光的兵,也明白谭伦为何要把兵调走,所以他要站出来。

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后,胡宗宪并没有背锅的觉悟,而是开始了一连串的反击。

问题一,以官府名义借贷一百万石粮食,借贷了多少?

回答:很少,都说缺粮

问题二,从外省调的粮呢?

回答:和往常一样,一粒也不愿意多给

这就是胡宗宪的厉害之处,你们一帮人叫嚣着把兵调走是拆台,是对抗国策。好的,我两个问题就让你们心服口服,无法可说。粮食没借到,外省没给粮,你们怎么保障百姓的生计?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10)

胡宗宪掌握了对话的主动后,说道:朝廷降罪,都是我的罪,百姓骂娘,要骂我的娘

这话很明显,你们别一个个地拿着国策说事,其实就是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出了问题我来扛,你们都踏实了吧。

责任说完了,我再来给你们讲讲为何改稻为桑推行不下去:

第一,桑苗产的丝,是不能当粮食吃的。

第二,官府不借贷粮食,百姓就没饭吃。

如果因为改稻为桑激起民变,我胡宗宪的一颗人头可是不够的。

在胡宗宪的发言下,改稻为桑这项国策背后所隐藏的诸多隐患被全部展现出来。而这番话也将在场的诸位大佬全部说服。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11)

杨金水的反应

眼看着浙江的改稻为桑推行不下去了,杨金水发言了。上面已经分析了杨金水所代表的势力,以及他所担负的任务,所以,作为宫里代表的杨金水必须说话了。

杨金水的意思很明显,我做的丝绸生意是给朝廷做的,你们浙江的事,我管不了,但是我所做的生意必须要完成。这就是给胡宗宪施压,拿内阁、司礼监给胡宗宪施压。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12)

胡宗宪也很干脆,你杨公公不是要丝绸么?好的,我胡宗宪现在就跟朝廷要粮食,商人们不都是在囤积粮食么?我现在就以囤积居奇的罪名治你。

杨金水并没有听完胡宗宪的安排便离开了,在离开之前,杨金水向谭伦微微鞠躬施礼,这个细节十分值得玩味。杨金水为何要向谭伦施礼?

杨金水是宫里的人,宫里人效忠的对象就是皇上,而裕王是嘉靖的儿子,也是继位概率最大的皇子,谭伦作为裕王的人,所以,杨金水才会向谭伦施礼,这个礼是给裕王施的。

大明王朝1566第三十四集解析:青城解读大明王朝1566第二集(13)

浙江的桥段终于写完,第二集的最后部分还有严世藩父子的一番对话和安排,严府的这段很有意思,会对后面的剧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城会单写一篇进行详细解读,欢迎各位看官老爷能够喜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