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鞋垫的传承与创新,会宁传承
绣花鞋垫的传承与创新,会宁传承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她就是白银市民间艺术大师孙占娟她始终执着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用坚守让刺绣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更通过巧手绣出了很多人的“锦绣前程”
近年来
随着机器绣花的广泛应用
手工刺绣越来越罕见
但在会宁县却有这样一个人
她始终执着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用坚守让刺绣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更通过巧手绣出了很多人的“锦绣前程”
她就是白银市民间艺术大师孙占娟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
一起去倾听她与刺绣之间的故事
择一事,忠一生
守一艺,传一世
孙占娟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上了刺绣,细密的针脚,泛彩的丝线让她觉得刺绣是这个世上最美好的艺术,如今,刺绣在她生活中更是如同一日三餐一样,必不可少。从准备真丝绣线,到抽线、批线、分丝……往往花费一天时间,却只能绣指甲大小的图案,但在孙占娟看来,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她认为,因为慢才更用心,慢才更精细,最终出来的刺绣作品也就会更精致、更完美。几十年如一日的刺绣风格,也让她手下的刺绣作品更逼真生动、令人惊叹。
白银市民间艺术大师 孙占娟:
从正式入行已经30年过了,从八几年开始,大家都开始绣荷包、绣刺绣,我就开始绣了,绣了几十年了,确实要静下心来,慢慢做,人稍微一多,一打扰就不能做了,真的是慢工出细活。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
孙占娟作为土生土长的会宁人
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
也在不遗余力地帮助当地人
利用刺绣增加收入
不仅手把手地帮助绣娘们学会刺绣技巧
更提供针线、刺绣图案和销售渠道等
于是乎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吸引来许多商家和消费者
让绣娘们收入在慢慢增加的同时
多了许多“生活的底气”
白银市民间艺术大师 孙占娟:
这多少年来,培训出来很多徒弟,也能做出来荷包,我带出来的徒弟,卖荷包的有很多,后来我问她们,每人要卖几千块钱。
会宁独特的手工刺绣,是会宁人民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见证与寄托,针针俱附意,线线皆关情。近年来,为更好地将刺绣艺术发扬光大,孙占娟对传统手绣技艺进行再研究、再实践、再创新,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让会宁手工刺绣在各大展览会上大放异彩,真正地让刺绣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会宁特色的刺绣手工。
白银市民间艺术大师 孙占娟: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爱这些东西,喜欢这些,后来我从妈妈手里学习,自己创作的,这些东西我不想失传了,想发扬光大,以后让年轻人都学会,把这些传承下去。
(会宁融媒记者 梁晓燕 王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