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

(远眺昭陵)

礼泉县城东,开始有向南突出的山地,地是黄土的,土里夹杂着有棱有角的石块,大若房屋,小似弹丸,就这么被大地搓搓揉揉之下,就形成一个个小山头,古称“嵕”,这片不大的山地,就被称为“九嵕山”。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

​​​(进入陵园的路)“九”是详数,亦可能是概数指最大,还有可能寓意“九五之尊”,具体是那种,我们不做探究了,留给地名爱好者吧。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

(韦贵妃陪葬墓背后望昭陵)但这个山却是真真不同的——它就是中国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陵园所在地。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4)

来到烟霞镇,无需抬头,毋须踮脚,更不用望远镜,就会被北边的一座突兀的山头吸引,随着越来越靠近,你会明显感受到一种博大的气质,即使千年了,还依然如此贴切和清新。昭陵,南为渭水,跨河而望,是太白和终南,背靠黄土高原,左右低,中间高,象笔架,所以当地人又称其“笔架山”。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5)

​(陵山东侧)
众多山头里,昭陵是最高的,周围小山如众星托月般簇拥着中间的陵山,而实际上,这些山头也几乎都埋着一个大臣。从空中看,昭陵是圆形,象龙嘴里的珠子,左右是龙的身体,这是最佳的风水之地。但这个风水地也存在瑕疵——东边的龙脉被泾河划断了,后世会有“断代”之嫌。这也是汉武帝放弃这块风水宝地的原因。但李靖建议李世民可选此为陵,至于风水的问题,可以通过具体陵址的选择和人为制造风水的方法改变,比如,起名“昭陵”。“昭”字左边为“日”,右边为“召”,是阳,是新生和蒸蒸日上的寓意。“昭”又是对功德的一种褒奖,所以“昭陵”名字诞生。后,武周“篡”唐又归还于唐,也和此风水相对应。

(主要遗址图)事实证明,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个贤惠知礼的女人,一个家族的兴旺,不光要有一个贤惠知礼的女人还得有个开明而听老婆话的男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结合就是这么一件无缝的天衣。大唐王朝很多关键的事件,都和这个皇后有关,李世民依次荡平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和王世充时,长孙皇后在后宫竭尽全力为李世民在李渊面前争取支持,竭力为李世民树立威信并培养势力!在李世民正式为皇上后又多次纠正李世民的错误。这个皇后真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6)

​(陵山北侧李世民雕塑)
可造化中,“完美”的东西,往往总不会长久,越是看似普通平常的,越能活的久远。这个贤良的皇后,在36岁时就去世了,本命年的坎,看起来自古代已有了呀。皇后去世前,嘱咐李世民“薄葬,不置金银”。可以说,凡是长孙皇后说的事情,李世民基本会“无条件”听从!这不仅仅是13岁即嫁给李世民为妻后同甘共苦磨砺的结果,我相信,还有一种深深的爱。李世民在万分悲痛之下,在九嵕山凿临时山洞进行安葬,并修栈道直通玄宫位置,栈道旁修建宫殿供守灵宫女居住。“奉死如生”是要求!此后决定正式开始在九嵕山大规模营建陵墓。13年后,李世民驾崩,遂与文德皇后同葬九嵕山。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7)

​​(左右边碑文)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8)

昭陵是根据虞世南(了解他是从他临摹的《兰亭序》开始的)的建议修建的,前朝多置金银,墓址宏大,其后被挖掘,横尸荒野,惨不忍睹。作为一代仁主,陪葬务必从简,并树碑,告诉后人,无金无银。结果,李世民从了!只是给里边陪葬了大量“非金属”的陪葬品,比如字画了,书籍了,陶瓷,木偶等。但这还是无法保证陵墓的安全——黄巢毁去陵墓周边建筑及里边的财宝。《旧五代史》又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另宋代的《江南余载》记载 “进士舒雅,尝从郑元素学。元素为雅言: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发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发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锺、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所。”玄素是温韬的外甥,随舅舅一同进入李世民昭陵,发现李世民身体腐烂,头掉骨散,旁有钟王之书法名作。民国时1916年至1917年间,昭陵六骏中的两骏被盗运至美国,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去过这个大学的应该都熟悉。另四骏在被盗运途中被百姓发现并拦截,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9)

​​昭陵陵山高1188米,周围再无比它高的地方,孤零零直冲云霄,因而一年四级多风,夏季气温很少上30°c,九嵕山南边入山口的村子名:山底村。北方近代革命大儒“刘古愚”就曾在此设“烟霞学堂”,曾教出“于右任、李仪祉”等高徒,现古愚学堂仍在,但大门紧闭,荒草遍地。昭陵这片风水宝地,也同古愚学堂一样,处处被一种稍显随意和马虎的开发态度萦绕。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0)

(清陕西巡抚立的碑子)​
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帝王陵园,自武德长孙皇后埋葬这里后,这座陵园连续修建100多年,周长60公里,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大臣及皇亲国戚均以陪葬昭陵为荣。因而,昭陵陪葬墓达200多座,这些陪葬墓,有明确的等级及亲疏关系:1.越靠近李世民的墓,地位越重要,关系越密切,比如,陪享大臣魏征。2.以山为陵的陵墓,级别比较高,比如东南边的韦贵妃。3.类似霍去病和卫青墓“象形”山形的墓,表彰意义最大比如、李靖,李绩等。4.不树冢的比如高士廉(高士廉是特殊,其它冢的地位都比较低)。5.山下平原中的比如,程咬金、尉迟敬德等(有锥形和覆斗形)。从近到远也是先后死亡的一种表征。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1)

​​(陵园内左右两侧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2)

昭陵的设计及建造由阎立本和阎立德兄弟完成,整个陵园就是长安城的缩小版,由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四门相守,山峰底下建地下宫殿,陵山上建房舍、游殿,供墓主人灵魂游乐 ,由于山路崎岖无法攀爬,遂建400米栈道,栈道盘旋而上,直通玄宫。后,为防盗,于李治时期拆除,李治是个大孝子,不能再见亲人,曾为此痛哭。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3)

​昭陵南边,建有高大的阙楼、城墙、寝宫和献殿,但南边山势实在太过崎岖,地方狭小,很多大的祭祀就慢慢搬到北司马门一带。要说的是在唐代,昭陵是严禁随便进入的!《资治通鉴》记载,曾有大臣误砍昭陵一颗柏树差点被问斩。大唐帝国的一些大的庆典都在昭陵进行,李治曾多次在陵前庆典战争胜利和国家的昌盛。后历朝历代都有大规模官方祭奠,比如明的祭奠和宋的祭奠,于是北司马门祭坛慢慢形成,至今,旁边仍留有数十通各朝祭碑。其实,我们中国人从骨子里会有一种强烈的认祖意识,这个绝对是有别于世界上其它民族的。这种认祖的核心就是对祖先强大的认可和学习,这源于影响我们民族的《易经》思想。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4)

(历代官方祭祀碑文)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5)


​于是,北司马门的献殿两侧就有了七大配享大臣的雕像。配享制度,是对臣子最高的认可!这些臣子和皇帝一起被供奉在太庙,并且永远享受继位皇帝的香火太牢。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6)

(七大配享功臣像)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7)

​​唐朝时享受太宗庙配享的有:房玄龄、魏征、杜如晦、李靖、高士廉、曲突通、长孙无忌。一个王朝的兴盛,需要大量充满正气和豪气的臣子,看着这些大臣的画像,读着他们的简介,体味着他们人格,不由肃然起敬!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现在很多贪官污吏。读者的您,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8)

(七大配享功臣)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19)

(司马门下)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0)

(东阙门上列戟廊遗址)
北司马门遗址是2003年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司马门前,左右为列戟廊,专门陈列守卫者兵器或者武官携带的武器。祭祀的人(级别要相当高)在此放置兵器及器物,整理衣装,然后进入北司马门,然后从两侧(皇帝从中间)进入享殿,享殿的左右是昭陵六骏和十四藩国的国王雕像,站在享殿遗址上,看着站在昭陵两边的十四个附属国国王雕像的底座,有一种极其豪迈而复杂的感受,似乎平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变小了……不知各位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1)

(站在司马门遗址上,唐朝,能站在这里,是无上的荣耀)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2)

(六骏安置的地方现为复制品)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3)

在享殿,给太宗叩头,鞠躬后,和儿子开始爬陵山。享殿的背面,即为上之路,路崎岖,水沟交错,这是比较平缓的北坡,安葬太宗时应该是从更加陡峭的南坡上山的,可想建陵时的艰难程度。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4)

山底几十米为树林,之上,眼前豁然开阔,由于昭陵四周再无比其高的山脉遮挡,陵山上四季刮风,能长的只有一些高原植物​。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5)

草萋萋,虫振振,路崎岖,太宗当年也如此?​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6)

回望司马门,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沧桑,时间是残酷的,后代是无畏的,被残酷加持过的无畏,似乎对于古的,旧的有一种天生的蔑视。我们以自己的思想,改造着大地,看似先进,看似高效,看似回报丰盈,可这仅仅是当下的“丰盈”​,未来呢?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7)

陵山上的石头非常特别,类似“青石”​,但又不是纯粹的青石,中间夹杂着核桃大小的其它石头,类似和面时没有和均匀一样。不懂地质的我,只能抱着很多猜测,石头方方正正,是否人为?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8)

​大约半小时后,来到山顶神游宫遗址位置,请看图: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29)

​这是供帝后灵魂游览远眺的地方。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0)

登上陵山,江山在胸!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1)

陵墓南边的沟,几乎每座山头沟梁都会有遗迹,只是千年之后,尽数被毁罢了,试想当年阎立德、阎立本的设计是如何和自然融合的?​
​又如何巧妙的达到各自的功能?各种一级二级注册建造师们可以探究一下,在我这么一个文史爱好者看来,这就是一种气质,一种博大、坚毅、无畏的中华气质。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2)

远处左前方的村子就是陵光村,也是长乐公主墓所在的地方,长乐公主墓地宫已经开发;最左靠近画面边缘的地方,那个白色的建筑是韦贵妃的陵墓,目前地宫已开,这两个,今后有时间,会做专题。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3)

陵山上,总会发现残砖碎瓦,平时,地上的碎瓦破砖是最普通不过的建筑废料,但在这座非常崎岖的陵山上,总会有不同的光芒出现​,想起王阳明的“格物”又想到两个字“识人”,格了昭陵一寸瓦,识得祖先千古难!

想再拍拍脚下的这几平方米山顶,但是,请看看: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4)

​再仔细看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5)

​摄影水平很差,竭力想给大家避开那些塑料袋和矿泉水瓶,但这些垃圾总会出现在图片里。不拍了,不拍了,罢罢罢……就此结束吧!

实拍李世民昭陵:天下名陵李世民昭陵(36)

​“爸爸我们把这些瓶子捡下去吧”儿子说。“好哇!”上小学的儿子在我眼中就是“二、傻、顽皮、不开窍”的二愣子!他妈管不住,全得由我来,我是真真被气的够呛,可这时,我竟有了一点豁然开朗的感觉——看来我得改变自己观念了。

是的,得改变了,李泉昭陵景区,近200平方公里,九嵕山山头,几乎个个有陪葬墓,九嵕山绿茵覆盖下,有很多非常不错的历史古村庄(比如,东坪村,陵光村),山下又有历代的“御杏园”和“御桃园”,但不得不说的是:开发态度很不认真!非常差!真正是抱着金饭碗在要饭!如此大的陵山,建设施工粗糙,周围村庄没有开发互动,文物保护很差,根本无法和茂陵相比!所以,得改变了,当外地游客花20元钱登上陵山时,不要仅仅认为是登山。祝福昭陵!

昭陵博物馆在烟霞镇,距离陵山还有十几公里,最好自驾上山,上山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多了解一些昭陵的知识,否则,它在你心中就只是一座很特别的山!昭陵陵山没有导游,不做好功课,看不出门道!本人摄影水平有限,第1、5、6、10幅照片来自网络,感谢网络朋友的支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