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平民玩家被氪金玩家瞧不起:不买皮肤就受欺负

平民玩家被氪金玩家瞧不起:不买皮肤就受欺负“菜鸟”这个词总是出现在孩子与家长间的对话中。孩子管家长要钱买皮肤,因为他们不想在别人面前看起来像个萌新。推特上一名家长认为,这个标签把孩子们变成了被欺负的“目标”。Guy Diep是一个8岁男孩的父亲,他告诉Polygon,当他的孩子问他要钱买《堡垒之夜》装扮以免受“默认”之耻时,他总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更加令人痛心的滋味。这种侮辱并未在“辱骂”止步。穿戴默认皮肤的玩家甚至会被其他同学排挤。上七年级的Libby告诉Polygon,在她的中学,“默认”同学会被取笑;并且这种嘲弄还会因为“默认”同学在移动端玩游戏这一事实加深,因为大家都觉得移动端的游戏体验更差。你第一次打开《堡垒之夜》的时候,游戏会给你一个配有简单装备的人物。这些人物能用是能用,但也让玩家在人群中格外“出挑”。也许别人会以为你是个新手,一顿饿虎扑食之后你就被淘汰了。又或许更糟,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连好皮肤都买不起的玩家。这些皮肤的

文丨wholeagain@bigfun社区

在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里,学生们能因为衣服、鞋的牌子、手机或者电子游戏这些东西攀比争执。Paul Towler在一所中学里向七、八年级的学生教授英语。他说:“有些孩子只是零花钱够用,但也有些孩子的家长是全国连锁餐饮帝国的老总。”在现实世界,Towler已经对于这种贫富差距见怪不怪了。但在大逃杀游戏《堡垒之夜》爆红之后,学生们之间又展开了新的战争。《堡垒之夜》中的虚拟服饰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Towler的一些学生已经开始监督其他同学的游戏人物皮肤了。

冲突可能会愈演愈烈。Towler班里的一个学生曾央求家长掏钱给他买皮肤,因为他没有皮肤的话就没人和他一起玩。然而,这种霸凌并不是总针对《堡垒之夜》,Towler回忆道:“这让那些坏孩子多出了一条来欺负同学的途径。”即使境况能够好转,但当你圈子里的人都在玩《堡垒之夜》时,没人跟你一起玩游戏就等同于被宣判了死亡。

所有人都能在《堡垒之夜》的小岛上一展身手:游戏免费,在主机、电脑、手机上之类的设备都能玩。虽然游戏的主旨是在百人逃杀中存活并夺冠,但《堡垒之夜》的文化氛围并不是那么充满敌意。对于玩这款游戏的孩子而言,《堡垒之夜》更像是一个卡通幻想乡,他们可以在这里朋友们激情互射,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存竞技游戏。随着游戏内容的扩展与额外模式的加入,建造天马行空的事物、在游戏世界有一席之地、以及探索世界的机会就多了起来。2019年,与其说《堡垒之夜》是一款射击游戏,不如说它是玩家们的游乐场。

你第一次打开《堡垒之夜》的时候,游戏会给你一个配有简单装备的人物。这些人物能用是能用,但也让玩家在人群中格外“出挑”。也许别人会以为你是个新手,一顿饿虎扑食之后你就被淘汰了。又或许更糟,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连好皮肤都买不起的玩家。这些皮肤的价格因稀有度而异,最贵的售价20美元。部分皮肤可以通过购买“战斗通行证”来获得,售价约为10美元/赛季;也有些皮肤可以通过将账号和第三方网站(比如亚马逊付费会员)绑定来获得。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直接购买自己喜欢的装扮。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好皮,《堡垒之夜》也不例外。

如此一来,“默认”一词就成了《堡垒之夜》玩家群体中的笑柄,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菜鸡”的属性。

Towler提起之前在学校里无意中听到的事:“不止一次我听到有学生叫别的同学‘默认’,他们曾一度把这个词当做一般性侮辱词,还带出了课堂。”

这种侮辱并未在“辱骂”止步。穿戴默认皮肤的玩家甚至会被其他同学排挤。上七年级的Libby告诉Polygon,在她的中学,“默认”同学会被取笑;并且这种嘲弄还会因为“默认”同学在移动端玩游戏这一事实加深,因为大家都觉得移动端的游戏体验更差。

“菜鸟”这个词总是出现在孩子与家长间的对话中。孩子管家长要钱买皮肤,因为他们不想在别人面前看起来像个萌新。推特上一名家长认为,这个标签把孩子们变成了被欺负的“目标”。Guy Diep是一个8岁男孩的父亲,他告诉Polygon,当他的孩子问他要钱买《堡垒之夜》装扮以免受“默认”之耻时,他总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更加令人痛心的滋味。

Diep说:“换句话说,我的儿子其实是在表达‘我很需要这个皮肤,因为我缺乏自尊和自信。’”很多孩子最终还是在免费游戏里花钱,仅仅是为了跟随大家的步伐。

我9岁的儿子们都不叫彼此废柴了,他们都这么说:“他就是个默认角色。”这个词用于形容《堡垒之夜》中那些尚未拥有更好皮肤的玩家。就像那些还在使用蛋图案默认头像的推特账户一样。

——Downtown Josh Brown (@ReformedBroker) 2019年2月15日

推特用户Travis Manley告诉Polygon:“我家10岁熊孩子沉迷买皮无法自拔。”就算是Manley身体力行穿着基础服饰玩游戏向儿子展示有没有皮肤与游戏技巧好不好根本没关系,小家伙仍然真心相信皮肤是可以反映技术水平的。通过听取无数孩子们与家长的对话,我们得知孩子们对“皮肤反映技术”这一坊间谣言就是很买账。Manley的小孩如是说:“那些有酷酷皮肤的人肯定超厉害惹。”

平民玩家被氪金玩家瞧不起:不买皮肤就受欺负(1)

这一流言广为人信,导致玩家们不敢在穿戴着默认装备进入《堡垒之夜》的比赛,以免显得格格不入。在一支有1600万播放量的视频中,一名油管UP主身穿默认皮肤进入《堡垒之夜》游戏,不料却立即成为活靶,并且被其他玩家言语侮辱。《堡垒之夜》玩家们对“默认”的要求很简单:要么证明操作骚,要么滚粗免挨刀。“默认”玩家的尴尬集锦视频已经成为油管上的一个分类了。在另一支有2700万播放量的油管视频中,你能看到其他玩家嘲讽、玩弄“默认”玩家们,不为别的,就是想将他们羞辱一把。

在竞技模式中,技术好的玩家会故意把好枪留给“默认”,反正这些玩家也能在“默认”们开始有所行动前就干掉他们。而在建造模式里,玩家目的不为赢得游戏,他们会找到大多还是孩子的“豹子头零充”,紧接着极尽能事地向其挑衅。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录下默认玩家的尖叫、嘶喊和泪水。“为什么你要毁了这个游戏,你考虑大家的感受了吗”,一个男孩在油管某支尴尬集锦视频里这样问道。之后该油管主在视频里依然坚持己见,就是觉得这些搞笑瞬间看起来开心罢了。

据那些经常给孩子支付《堡垒之夜》游戏费用的家长所言,霸凌已经逐渐成为大家需要关注的话题。

“我问过我儿子为什么他一直想要《堡垒之夜》的皮肤什么的,他说游戏里鄙视链就是有皮玩家会嘲讽默认玩家,这个鄙视链就促使孩子们买装扮,还让孩子们变得弱小可怜又无助”,推特用户Monkenstien在“关于人们为什么在游戏里花钱买装扮的讨论”中这样说道。

玩家们对彼此的恶毒并非只在《堡垒之夜》游戏里表现。有时候,霸凌会渗透进现实生活。在一支300万播放的视频中,一个孩子叙述了自己是如何因为没有《堡垒之夜》皮肤且没赢过几局游戏而被班里同学殴打的。该视频的油管主The Dragod被这个故事所感动,最后自掏腰包让这个孩子去买皮肤。推特上讲述自己遭遇的自称是小孩儿的账号数不胜数,这些账号基本上都是为了在各个大佬的推特下面乞求施舍免费皮肤而存在的。他们不是想变酷。他们只是不想再受欺负了。

平民玩家被氪金玩家瞧不起:不买皮肤就受欺负(2)

如果你玩《堡垒之夜》就会发现,那些逼迫你买皮肤的压力无处不在,想不动摇实在是强人锁男。加载界面上排满了需要付费的炫酷人物形象;登录时,游戏会通知你商店又上新了。预购必须从速,因为每个新物品在商店里存在的时间有限,下次再出现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你要是现在不买的话,那件物品也许在几个月内都不会再有了。为了回馈《堡垒之夜》玩家的游戏通行证也包含了很多绝无仅有的装扮。

像Tfue这样有数百万粉丝的大博主总是会叫粉丝去买《堡垒之夜》里的东西,因为“支持创造者”计划使得每一笔游戏内交易金额的一部分都能使内容创作者受益。如果你身在一支队伍中,朋友间有时也喜欢穿成套的队服出动。

多亏了Epic Games的开发人员,《堡垒之夜》的服装道具设计目具有业内顶尖的水准。像卡通香蕉君(划掉)香蕉人、狼人、海盗和忍者这样的角色给玩家一种身处玩具宝箱式的沉浸体验。宠物、背包等物品的出现为游戏注入了更多活力,也帮助玩家能使自己的人物更加独特。这还能让人们觉得那些价值20美元的高级装扮物有所值,毕竟它们风格各异,还有华丽的动画特效。只要你想,你就能骑喷火龙飞入《堡垒之夜》的战场。这谁顶得住啊?

平民玩家被氪金玩家瞧不起:不买皮肤就受欺负(3)

玩家们认为,装扮是《堡垒之夜》的文化核心。你穿什么样的皮肤就代表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也许你是个有些难缠的狠角色,那么杀神John Wick就是你的皮肤首选。又可能你是个自认的“怪胎”,那你肯定喜欢穿着鱼干皮到处乱窜。玩家们围绕着皮肤编出了完整的背景故事,这很合理,毕竟《堡垒之夜》没有自己的故事线,而是由皮肤来创造更多的游戏故事。地图中的某个角落里,一只老番茄(不是)没准正在圣坛献祭人类呢。如果你穿的是英雄皮,那岛上的反派老巢设置就很对你的胃口。《堡垒之夜》文化和经济的生杀大权以多种方式被装扮握于手中。

Polygon尝试与那些因为在《堡垒之夜》中穿默认皮肤而被霸凌的孩子沟通,有一部分孩子的经历已经在本文中出现过,但大部分家长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公开发声。有些孩子在分享经历时因为自己因为这等琐事被欺负而尴尬或羞愧,而另一些孩子则不希望让自己的家长知道自己的遭遇。一个孩子说自己曾被霸凌到退出《堡垒之夜》,但之后又回归游戏立志要在游戏中变得更强,想要证明那些关于“默认”的说法是错的。

青少年和孩童之间的被霸凌频率数据由于数据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为数据建立全依赖于调查对象的自述。已经询问了超过2万所初高中学生的网络霸凌研究中心表示,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有过被网络霸凌的经历。典型的网络霸凌形式多为言语中伤、散播谣言、人身威胁、发送色情照片等。据皮尤研究中心表明,家境平凡的孩子被霸凌的几率要高于家境殷实的孩子。根据皮尤中心的调查数据来看,来自年薪低于30000美元家的孩子占了被霸凌人数的24%,他们大多有在网上被威胁要挨揍的经历,而被霸凌的孩子中来自年薪高于75000美元家庭的只占12%。

虽然关于欺负“默认”们的理由都围绕着技术,然而皮肤并不能代表你的技术。Tfue,最具影响力的竞技玩家之一,为了抵制谣言穿着默认皮玩了很久《堡垒之夜》,人家照样还是赢了那么多局游戏。这是事实,然而水平一般的玩家却无法证实这一点,《堡垒之夜》的阶级问题还在继续。在此之前,《堡垒之夜》的粉丝惯于嘲弄买不起更昂贵的游戏机和电脑而使用移动端的玩家。尽管《堡垒之夜》是个免费游戏,玩家们还是很在意其中的金钱交易,以及那些没钱的人。

FAU(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犯罪学教授、网络霸凌研究中心主任Sameer Hinduja博士说:“当一个个体的身份无法在现实中建立时,他就会倾向于在虚拟世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她还表示:“《堡垒之夜》现象牵扯了太多软妹币软货币,想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理智十分不易。每个人都想得到这种游戏通货,因而激烈的竞争就滋养了残酷的现实。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夺冠,不惜一切代价手刃敌人并踩着他们的尸体前进。”

平民玩家被氪金玩家瞧不起:不买皮肤就受欺负(4)

《堡垒之夜》的“默认”问题是有可能随时间流逝而有所缓解的,网络环境改善会让玩家们有更多途径获取皮肤。有段时间,Epic甚至放出免费的《堡垒之夜》通行证,只要玩家们完成一系列挑战就能得到。尽管如此,还是有人认为完成通行证任务也是需要花钱才行的。

令人称奇的是,《堡垒之夜》的文化冲击力已经让“默认”这个词在糖果色小岛之外的地方也扎了根。不管什么时候,你总能听到一个青少年毫无征兆地就叫另一个青少年“默认”,即便当时的语境与《堡垒之夜》根本无关,着实睿智。

在Towler的班里,学生们使用一种游戏化的程序,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们为程序中的角色购买着装和宠物。如果他们发现有人没在学习软件上买皮肤的话,他们就会相互戳脊梁骨。在这个学习软件上,孩子们之间也会相互监督各自的装扮,就像在《堡垒之夜》一样。

“我不只一次听到有人被叫做‘默认’,”Towler说,“这个词似乎已经在这些熊孩子的脑海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猜您喜欢: